首页>>站长专栏>>本页

 

慈善募捐:白领不是“铁公鸡”募捐箱竟成垃圾筒

我爱祖国的蓝天 2003-6-14

    “说实话,我根本不在乎这几十元钱,但你总得给我个理由,总不至于说一个‘慈善事业’,我就捐钱……若是‘希望工程’,我会毫不犹豫……慈善募捐,白领不是‘铁公鸡’。”几句话,王先生非常明确的表明了他对慈善募捐的态度。

  和王先生谈慈善募捐,记者似乎找对了人。清楚记者的来意后,还未来得及介绍自己,王先生已经打开了话匣,向记者讲述起他的慈善观:

  那还是10年前,当时自己还在大学里读书,家里穷,根本没钱供我上学。因此,自己拿的奖学金要分成两份,一份用以生活费,一份要给家里人寄去。有一次,学校里组织为一个患了白血病的同学捐款,我二话没说,就把半个月的生活费给捐了出去,尽管数目很小,但那意味着自己本就有点寒碜的伙食又要减半。当然,身边的人都和我一样。那时的热情真的很高,那种感觉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在救人。

  10年后,募捐似乎成了自己的一种负担。希望工程、红十字会、慈善总会以及一些媒体和社区等等,各种形式的募捐活动铺天盖地,我不知道该捐给谁,也不知道这些钱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光是“慈善事业”似乎没有说服力。

  在如此多的募捐活动中,我比较信任希望工程,因为,我知道捐给他们的钱是用于教育事业、失学儿童的,至于别的募捐活动,我唯一支持的是媒体为某些困难的家庭发动的捐款活动。但这样的活动又未免过多,特别是朋友给我讲的一件事情让我的想法再次改变。

  朋友说他认识的一个人患了绝症,却“因祸得福”。这个人家里非常穷,媒体了解情况后,就组织了募捐活动,在媒体催人泪下的报道下,募了不少钱。最后,这个生病的人去世了,他的妻子却因此赚了一笔。

  不是我没有爱心,更不是我吝啬,我只是对自己的钱物负责,希望慈善部门在每次募捐活动时都能给我很好的理由,这样,我一定会“慷慨解囊”。(蔡玉高 王骏勇)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