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年均新发肿瘤患者16万 死亡11.5万人
2016年04月16日 金羊网-新快报
广东省癌症中心正式挂牌,旨在遏制癌症增长趋势
广东省年均新发肿瘤患者16.3万,死亡11.5万人。值得关注的是,广东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和23%以上。昨日,省癌症中心正式
在中大肿瘤防治中心挂牌。省癌症中心的中长期规划是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使高发地区重点癌症(如鼻咽癌、宫颈癌、乳腺癌、大肠癌、食管癌)的整体肿瘤早诊
率提高到50%以上,5年生存率提高10%,癌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30%以上。最终实现遏制广东省癌症不断增长的趋势,降低癌症负担的总体目标。(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黄金娟 余广彪 欧晓芳)
形势
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迅猛
近年来,广东省癌症发病率和死亡增长迅猛,肿瘤已经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专家的统计,全省年均新发肿瘤患者16.3万,死亡11.5万人。值得关注的是,广东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和23%以上。
为何广东省癌症增长迅猛?广东省癌症中心办公室主任曹素梅回应说,原因与城市化程度高有关,环境污染、不健康饮食、红肉消耗过多、高脂饮食、不健康生活方式、吸烟、酗酒、运动不足、精神压力和心理失衡、感染等因素相关。
肿瘤生存率中国不到美国一半
中美癌症治疗比较发现,一些早诊预后比较好的肿瘤中,如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前列腺癌等,中国的生存率是30.9%,但美国可达68%。
广东省癌症中心办公室主任曹素梅还透露,数据显示,1992-1997年,广东四会市17786人中,参加鼻咽癌筛查与未筛查人群检出鼻咽癌患者生存率比
较发现,筛查人群中鼻咽癌早诊率达55%,未筛查人群早诊率只有31%;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发现,筛查人群达6.7年,而未筛查人群的只有2.4年。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遏制肿瘤肆虐的重点在于预防。”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广东省癌症中心主任徐瑞华表示,我国的肿瘤防治模式需要从少数高发现场
开展重点防治的模式转变为建立全面的肿瘤防治体系,实施综合防治的模式上来,而广东省癌症中心正是承担了这一职责。他表示,临床中,有一些市民对肿瘤筛
查、早诊早治存在误解,甚至有恐惧、抵抗心理,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加强肿瘤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
建立癌症患者信息监测体系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李升平表示,省癌症中心成立后,其中一项任务是将承担加强全省癌症信息资源整合,建立癌症登记数据和癌症患者诊疗、预后信息监
测体系;为科学指导癌症规范化诊疗和综合防控工作提供基础;扩大癌症筛查覆盖面,推广适宜的筛查技术及早诊早治策略,提高早诊率。并在省内肿瘤高发地区,
对筛查手段成熟的癌症,如鼻咽癌、乳腺癌、宫颈癌、大肠癌、食管癌等,逐步扩大早诊早治项目覆盖面,提高早诊率达50%以上。
事实上,一些肿瘤筛查工作已经开展。曹素梅透露,目前广东主要在一些相关肿瘤高发地区设筛查点,比如在四会、中山、顺德已经开展了鼻咽癌的筛查,中山开展了肝癌筛查,梅州开展食管癌筛查,大肠癌则在广州市越秀区开展。
她透露,下一步以省癌症中心成立为契机,会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开展联合筛查,例如广州、深圳联合开展肺癌、食管癌、胃癌、肠癌、肝癌的联合筛查,并进一步扩大鼻咽癌、肝癌的筛查点,努力争取更多的资金、项目的支持,扩大癌症的筛查。
对于肿瘤登记工作,曹素梅则表示,最早登记点落户在中山、四会和广州,目前为止陆续已经有了7个点,下一步按照国家卫计委的要求,广东省会相应扩大登记点,整体肿瘤登记工作覆盖30%以上的人口。
知多D
萝岗将建肿瘤放疗中心
设有500张床位,计划2020年投入使用
为进一步提高肿瘤患者的接诊能力,昨日徐瑞华还透露,目前中大肿瘤防治中心正在积极进行萝岗中新知识城院区的建设,将新建骨与软组织肿瘤专科,引进或培养学科带头人,基本实现恶性肿瘤病种全覆盖。
据介绍,中大肿瘤防治中心萝岗院区今年8月动工,有500张床位,力争该院区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每年的门诊服务量达90万人次,住院服务量达10万人次,服务3.5万人次新发病例。
“萝岗院区将引进并建设质子治疗中心,利用新技术、新设备进一步提高放射治疗的水平,使放疗中心的病人服务量达全国第一的同时,治愈率达国际一流水平。”李升平介绍说,萝岗院区主要用途是作为肿瘤放疗中心。
浙江省“癌情”昨天公布 比例高于全国
2016-04-16 来源:杭州网
◎311个人里面有1人得癌症比例高于全国
◎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都是肺癌
◎45岁以上是肿瘤高危人群85岁以后发病率下降
每年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宣传防治周。昨天,浙江省癌症中心公布浙江省癌症发病情况,并将在近日出版《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2015》。
年报采集了2012年数据,经三年整理,是浙江首次出版且国内首本省级中英文年报。其显示:2012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癌症发病率每十万人中有321.46人,差不多311个人里面就有1个得癌症,比例高于全国;但死亡率低于全国。与往年相比,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实际变化不大。
不管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肺癌都是首位
年报还公布了浙江省2012年的肿瘤发病情况。
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癌症发病率前五位:肺癌(发病率为57.63/10万)、结直肠癌(35.67/10万)、胃癌(33.07/10万)、甲状腺癌(27.57/10万)、肝癌(26.56/10万)。
死亡率前十位的癌症为肺癌(死亡率为53.91/10万)、肝癌(28.16/10万)、胃癌(24.70/10万)、结直肠癌(14.93/10万)、食管癌(10.54/10万)。
近年来,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快速变化,人口结构快速向老龄化转变,这导致我省肿瘤患者快速增长的同时,癌谱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浙江省癌症中心主任毛伟敏教授说:“对比全国的癌谱,肺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乳腺癌,仍是全省防治工作的重点;此外,甲状腺癌发病率激增,从2004年的第8位,现已排到女性发病的第2位,不容忽视。”
目前在发达国家,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是高升的;发展中国家,高发的是胃癌、肝癌、食管癌等。
杭州2015年恶性肿瘤情况——兼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癌谱特征,同时随着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列入杭州市体检推荐项目,发现率和报告发病率这3年都显著提高。
肺腺癌比例20年间上升10%
这可能和现在的空气质量有关
今年的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中,还首次收录了具体癌种的病理类型和好发部位。比如说,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而非小细胞肺癌中,主要包括鳞癌和腺癌。
肿瘤登记数据中,腺癌是肺癌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占全部肺癌的43.52%。
浙江省癌症中心副主任杜灵彬副研究员说:“20年前,腺癌在肺癌中的比例为30%左右,但近年来比例在逐年上升。从我们医院日常门诊来看,肺癌患者当中,明确有吸烟史的有所下降,没有明确症状的肺癌患者却呈上升趋势。”
通俗来说,鳞癌的发生和吸烟有密切关系,而腺癌大部分与环境影响等外界因素有密切联系。
“以前的香烟没有过滤嘴,吸入的颗粒物比较大,到主支气管就沉淀了,现在香烟有过滤嘴,颗粒很小,到肺的腺泡里面去了,导致肺腺癌高发。女性容易得的也是腺癌。另外,空气中的PM2.5颗粒被人体吸入,也会到达肺的腺泡,容易引发肺腺癌。”杜灵彬分析。
结直肠癌位列发病率第二位
和生活节奏、饮食有很大关系
在《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2015》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排名第二位,仅次于“老大哥”肺癌。
浙江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李德川主任医师说,这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饮食和环境改变有很大关联。
“年龄越大,得结肠癌的可能性随之增高。”李德川主任说,我国结肠癌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45-55岁这个阶段,比国外提早10年。40岁左右的人,也要警惕结直肠癌。
而甲状腺癌排名第四位,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葛明华教授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它检出率高。
诱发甲状腺癌的因素比较确定是电离辐射,比如核辐射、X射线辐射,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接受电离辐射的剂量和甲状腺癌的发生有明确的相关性,辐射剂量越大,危险度越高。但随着岁数增长,接受电离辐射导致甲状腺癌的危险性逐渐降低。
除了电离辐射,遗传因素也是诱发甲状腺癌的确定因素。
甲状腺结节等甲状腺疾病是甲状腺癌比较重要的因素,但极大部分甲状腺良性结节对人体几乎没有危害,治疗以观察为主,所以不用恐慌。
45岁之后的人群是肿瘤高危人群
从恶性肿瘤发生的年龄上来看,0-24岁时处于较低水平,25-29岁时快速上升,45-49岁上升急剧,在80-84岁发病率处于最高水平,85岁以后的发病率有所下降。
也就是说,25岁年龄组上升明显;45岁之后的人群是肿瘤高危人群,也是肿瘤预防重点人群,一定要注意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从地域上来看,发病率略有不同:男性,70岁以上年龄组,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女性,25-59岁年龄组,城市高于农村。
浙江省癌症中心主任毛伟敏教授说,一些癌症的发病率明显年轻化,如被称为40岁以上“专利”肺癌,现在25岁人群中就有了;乳腺癌和宫颈癌在20岁和30岁的人群中也多有发现,而甲状腺癌也是在年轻女性中较为多发。
河北省发布最新“人体癌症地图” 胃癌居五种最常见癌之首
2016-04-16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河北省肿瘤研究所肿瘤登记办公室昨天发布了全省最新的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统计数据,并发布了全省最新“人体癌症地图”。
数据显示,胃癌发病率高居榜首,在诸多恶性肿瘤里发病率最高。在死亡癌谱中肺癌位居首位。癌症中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男性患癌率高于女性
据了解,自2013年起,设在河北医大四院的河北省肿瘤研究所肿瘤登记办公室每年都会发布四年前我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统计数据。昨天上午,该办公室通过收集2012年整年我省9个国家级肿瘤登记处(保定、秦皇岛、沧州、磁县、涉县、迁西、武安、赞皇、丰宁)的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该年全年恶性肿瘤死亡的病例,整理并发布了全省最新“人体癌症地图”。
9个肿瘤登记地区共覆盖人口4986847人(其中城市地区2098547人,农村地区2888300人)。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2872例,死亡病例8210例。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258.12/10万(男性275.75/10万,女性239.78/10万),中标率(中国人口标化率)210.65/10万,世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208.50/10万。
统计同时发现,城市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256.99/10万,中标率211.32/10万;农村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258.94/10万,中标率209.99/10万。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164.63
/10万(男性201.85/10万,女性125.92 /10万)。农村地区死亡率(167.16/10万)
高于城市地区死亡率(161.16/10万)。
专家们分析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长期作用引起的,其中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男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所以高于女性,除遗传及环境的原因外,与吸烟、喝酒、暴饮暴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同时,劳动强度较大,职场的竞争激烈、自我保健意识差也是其中主要因素。
发病第一癌是胃癌
统计分析发现,胃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是河北省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新发病例的72.67%。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是威胁河北省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约占死亡病例的74.54%。由此专家们得到的结论是,胃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是河北省主要恶性肿瘤,有关部门及人们应加强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降低主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是河北省当前的重要任务。
河北省恶性肿瘤发病居第一位的是胃癌,其次是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子宫颈癌、脑癌、甲状腺癌和白血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2.30%。
就性别而言,胃癌居男性发病率的第1位,其次是肺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脑癌、白血病、肾癌和前列腺癌,男性前10位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8.00%;在女性中,居第1位的是乳腺癌,其次是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子宫颈癌、肝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和甲状腺癌,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3.96%。
死亡第一癌是肺癌
河北省恶性肿瘤死亡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是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白血病、乳腺癌、脑癌、胰腺和子宫颈癌,前10位恶性肿瘤死亡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6.21%。
就性别而言,肺癌同样居男性死亡率的第1位,其次是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白血病、胰腺癌、脑癌、淋巴癌和前列腺癌,前10位恶性肿瘤死亡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9.77%;在女性中,肺癌死亡也居第1位,其次是胃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颈癌、脑癌、白血病和胰腺癌,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3.72%。
乐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癌“良药”
省抗癌协会专家说,长期处于高压精神状态的人患癌机会大增。同时,焦虑、紧张、睡不好让都市“亚健康”人群更容易被肿瘤偷袭,因为心情、情绪不好直接影响人体免疫功能,而免疫监测失调就可能忽视肿瘤细胞的迅速扩张。鉴于此,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是预防癌症的主要法宝。建议人们,豁达处事,让身心不那么累,让癌症远离。其次人们还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远离烟草、不酗酒、不暴饮暴食、不熬夜、不偏食、不吃垃圾食品、加强体育锻炼等。再有就是人们应做到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除了40岁以上的重点人群外,以下高危人群需及早开始防癌检查:有癌症家族史;心理长期压抑;患有与癌症密切相关的感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人乳头状瘤病毒等;有不良生活习惯,如嗜烟酒、很少运动、喜爱高脂肪和高糖饮食等。
与癌症有关的因素
吸烟;超重、肥胖;缺乏锻炼;过量饮酒;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肝癌);性传播感染,如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癌)和艾滋病毒;职业中的致癌物质;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周围环境污染、城市空气污染;家庭使用固体燃料产生的室内烟雾等。
湖北省癌症发病率上升 这种癌患者竟增多了
2016-04-16 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昨从我省的第二十二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发布会上获悉,我省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肺癌高居榜首,5名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患肺癌。
宣传周启动仪式在省肿瘤医院举行,该院当天进行了义诊和科普讲座。
我省肿瘤整体发病率、死亡率均上升
由省肿瘤医院牵头设立的省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我省最新的肿瘤整体发病率294.15/10万,上一年是279.72/10万,最新死亡率是175.88/10万,上一年是164.49/10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省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专家张克亮介绍,我省肿瘤发病趋势与世界范围是一致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2012年,全球肿瘤发病和死亡病例都在不断增加,其中肝、食道、胃和肺等4种恶性肿瘤中,中国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居世界首位。
他表示,中国不是肿瘤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但死亡病例却高居榜首,这与将有限的卫生资源过度集中于肿瘤的治疗,对肿瘤的早期预防重视不够有关,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往往发展到中、晚期,错过治疗最佳时期。他呼吁全社会更加重视肿瘤疾病的预防。
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排在我省首位
据介绍,2011年至2012年,我省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分别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白血病、膀胱癌和胰腺癌,其中男性前五位癌症分别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女性前五位癌症分别为: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宫颈癌。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首位的是肺癌,占据全部恶性肿瘤的20%,即每5位癌症患者中就有一名肺癌患者。
省肿瘤医院胸体外科主任熊飞介绍,十几年前临床上肺癌患者几乎都是吸烟者,如今不吸烟的患者,特别是女性不吸烟肺癌患者越来越多。
该院去年上半年统计显示:368位住院肺癌患者中,260名为男性,其中吸烟者192人,比例为73.8%;108名为女性,吸烟者仅11人,比例为10.3%。熊飞认为,不吸烟的肺癌女患者增多,与大气污染以及长期受到“二手烟”、厨房油烟污染有关。
提醒>>> 预防肿瘤 需要注意这些
省肿瘤医院院长,省抗癌协会理事长魏少忠教授表示,恶性肿瘤是内外因相互促进造成的,目前已成了一种慢性病、多发病,不良的生活方式对癌症的致病因素占到了70%。
以肺癌为例,他建议,防范肿瘤要改变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远离种种致癌的危险因素,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脂肪性、油脂含量高的食物,戒烟,适量饮酒,注意锻炼,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等。
对于有家族史、长期吸烟(二手烟)和接触污染物的高危人群来说,超过40岁应每年做一次低剂量的螺旋CT检查。如果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排查肺癌。
山东癌症地图:全省一年14万人死于癌,肺癌占三成
2016-04-16 来源: 生活日报
2015年4月,山东省疾控中心曾发布《2013年山东省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报告》,据统计,2013年,恶性肿瘤在我省的发病率约为267/10万,全年山东省死亡大约60万人,14万人死于恶性肿瘤,癌症在我省居民死因顺位中居第二位,其中肺癌普遍高发且最致命。
根据该报告,死亡率居前10位的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瘤、膀胱癌。其中,前5位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75%。我省2013年死亡大约60万人,恶性肿瘤报告死亡数共14万例,其中死于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的,就有10万例。因肺癌死亡的,能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近30%。
肺癌上升最明显,据分析,和吸烟、二手烟有很大关系;但更大的因素在空气污染和室内微小环境污染。“近几年频发雾霾,也被认为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因素。”省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长郭晓雷介绍,近几年肺癌在女性中发病率上升,吸入二手烟是主要诱因。也有专家指出,70%左右女性肺癌患者跟长期接触厨房油烟相关。
山东省死亡居前10位的恶性肿瘤,除了肺癌,其余9种死亡率均明显下降。在之前流传的全国癌症地图上,山东被称为“甲状腺癌高发地区”,而从2013年监测结果看,甲状腺癌死亡率并未排进前10位。
济南癌症地图:济南居民死因 癌症排第三
据记者之前从济南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的情况,恶性肿瘤在济南居民死因中居第三位,发病率最高的10种恶性肿瘤,和全省死亡率居前10位的恶性肿瘤略有不同。据济南市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所副所长韩京介绍,济南市居民死因居前五位的分别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
“死亡人数居前五位的因素,占全部死亡人数的91.59%。”韩京介绍,恶性肿瘤发病,济南市居前十位的分别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乳房癌、甲状腺癌、子宫癌、胰腺癌、脑及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其中,发病率排在前五位的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发病总数的一半以上。”韩京介绍,男性恶性肿瘤中,肺癌发病居首,女性恶性肿瘤中,乳房癌居首,这里面包括乳腺癌、乳头癌、乳腺导管癌、副乳癌等。(记者
董昊骞 张鹏)
上海最新癌症监测数据:日增169名患者,大肠癌增速最快
2016年04月16日 来源:澎湃新闻网
上海市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全年诊断新发癌症病例6.1万例,平均年龄约65岁,每天新增169名癌症患者,每100个上海人里就有两个癌症,但去除人口老龄化因素影响,因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监测数据同时显示,上海居民常见恶性肿瘤中,肺癌、大肠癌和胃癌位列前三位,其中大肠癌发病增速最为显著。
这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4月15日从上海市健康大讲堂暨第29届解放健康讲坛获得的消息。
同日,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表示,2016年上海市政府将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列为实事工程,计划为30万居民免费提供筛查服务,达到退休年龄并参加该市各类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障的常住人口均可免费参加。
男性癌症发病略高于女性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防所肿瘤防治科主任、主任医师郑莹透露,根据最新癌情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市全年诊断新发癌症病例6.1万例,平均年龄约65岁,发病率为434/10万,较2015年发布的418/10万发病率略有上升,为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的2/3。其中,癌症新发病例中,男性高于女性,100人中53名是男性,47人是女性。全年因恶性肿瘤死亡3.7万人,死亡率为261/10万,较2015年发布的254/10万死亡率略有上升。
“上海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与老龄化有着密切联系。”郑莹表示,目前上海每天新增169名癌症患者,现在每100个上海人里就有两个癌症,在每100个新发的癌症病人当中,男性有23个得肺癌,13个大肠癌,12个胃癌,8个肝癌,7个前列腺癌;在女性当中,有17个是得乳腺癌,13个肺癌,12个大肠癌。
郑莹说:“事实上去除本市人口老龄化因素影响,因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在总体人口数中癌症患者的增加其实也是因为老年人口增多,以及癌症患者生存(状况)改善。”
监测结果同时显示,在上海居民常见恶性肿瘤中,肺癌、大肠癌和胃癌位列前三位,其中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增速最为显著,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第6位上升到如今的第2位。
“大肠癌发病增多和我们的生活方式相关,包括多肉食、少谷物、少蔬果、高蛋白、高脂肪、少纤维的不合理膳食习惯,身体活动时间和强度不足,超重肥胖增多等因素。”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彭俊杰表示。
已有13万名居民前往医院接受肠镜检查
居高不下的癌症风险,如何躲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郭小毛教授表示,预防肿瘤,除了改善生活方式,避免和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接受针对性的肿瘤筛查,可有效阻断恶性肿瘤的发生,或在疾病早期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阻断癌变过程,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粪便隐血试验结合肠镜检查是目前最有效的大肠癌早期筛查手段。上海市自2011年在全国率先将“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列入市政府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截至2015年底,上海市为239万符合条件的居民免费提供大肠癌危险度评估、粪便隐血试验检测和相关防治教育咨询等服务,累计发现46万名大肠癌高危对象。其中,已有13万名居民前往医院接受肠镜检查,累计已检查出2750例大肠癌。
专家表示,大肠癌是由各种癌前期病变,如息肉尤其是腺瘤样息肉和不典型增生等发展而来,癌前期病变的5年恶变率高达42%至70%。如接受规范的随访和有效治疗,可逆转未来大量大肠癌病例的发生,最终降低大肠癌发病率。
郭小毛指出,数十年来,肿瘤治疗在诊断技术、手术方式、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方面均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不但提高了长期疗效,而且降低了治疗引起的后期毒副反应,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的局部治疗中已经占据重要作用,至少70%以上患者的治疗需要放疗的参与。
而在精准医学时代中,粒子精准放疗近年来得到大众关注。郭小毛教授对此表示,质子重离子具有优良的放射物理学特性,可形成“尖锐”的物理能量峰,能够很好地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同时它还有优良的放射生物学特性,与光子和质子放疗相比较,重离子射线的能量更高,疗程更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