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294>>本页

香港科学家发现:查骨髓细胞有助于判断肝癌预后

我爱祖国的蓝天2006-10-8

    肝细胞癌是肝癌中进展很快的一种,确诊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并因此导致其预后极差。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骨髓来源的某种特定细胞有可能作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标记物。该研究发现,没有手术指征的肝癌患者其前体内皮祖细胞(EPCs)的水平比可手术者患者高。研究结果发表于2006年10月的《肝脏病杂志》上,该杂志是美国肝脏病研究协会(AASLD)的官方杂志。

    肝细胞癌其瘤体有广泛的新血管形成,因此需要大量的内皮细胞生长。最近的研究发现,可能肿瘤产生的某些蛋白激活了内皮祖细胞使其通过血流迁徙到肿瘤部位。尽管高水平的内皮祖细胞也与多种骨髓瘤的发生有关(骨髓来源的浆细胞瘤),但其与实体瘤的关系至今尚无人研究过。

    在香港大学Ronnie Poon教授的领导下,研究者们分析了80名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前的血样,并与16名肝硬化患者的血样以及14名健康者的血样作了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肝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内皮细胞集落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非手术指征的肝细胞癌患者的集落数又显著高于可手术的患者。作者认为,“结果提示,肿瘤的高度进展性与内皮祖细胞循环高水平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性”。监测手术后的肝细胞癌患者的集落生成单位得分有助于确定肿瘤复发时起内皮祖细胞的水平是否升高。 (丁香)
 

 


 

来源: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