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53岁,患有直肠癌,虽经手术但癌细胞已转移。面对病魔,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勇敢地当上“沈阳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并加入沈阳市抗癌协会,牵手其他强者共同与疾病抗争。9月26日,她找到记者,吐露一个愿望:想捐献眼角膜,并希望在临终前亲眼看到受体者。
领着女儿去捐遗
她叫寻文英,53岁,是一名癌症晚期患者,但从外表却很难看得出来。
“看,这是上午我去抗癌协会参加活动的联络名单!”寻文英抹了一把额上的汗水说。她从衣兜里摸出一片白色药剂,直接塞到嘴里,连水也没喝就咽下去。“没事,是止疼片!吃下它,我能多跟你聊一会儿!”
寻文英家住沈河区山东堡社区,有两个女儿。2000年,她和丈夫相继下岗;不久,她和大女儿又相继患病。到医院一查,自己患的是直肠癌,术后发现癌细胞已扩散;大女儿26岁了,时常头痛,相继去过几家医院,却查不出原因。二女儿今年读高三,正面临着高考。一家四口仅靠丈夫打工勉强维持。即使这样,寻文英从未在掉眼泪。2005年春,一个偶然机会,坚强乐观的她加入了“沈阳市红十字会捐遗志愿者工作部”,并把大女儿领去,母女俩同时进行遗体捐献公证。
抗癌明星写日记
由于家庭困难,寻文英术后只做了一个月的放化疗,之后,癌细胞很快扩散到肺、肝、脾等重要器官。为了止疼,她只能买最便宜的止疼片。有时全身阵痛,她只吞服一把药片,面含微笑地对待每一个人。
喜爱读书的她坚持定期去市图书馆,一本本搜集到许多治癌止痛偏方;拿着偏方再去药房抓药,回到家一遍遍地熬药、服药,记下感受与心得。就这样,她逐渐将这些偏方矫正成一份,还推荐给病友们。如今,她的这份偏方已成为“抗癌协会”的一张公开“大处方”。她的日记,也成为大家争阅的焦点。
想亲眼见见“那个人”
在寻文英家简陋的偏屋里,寻文英丈夫红着眼睛说:“时间不等人!这些道理我都明白,我也知道捐献眼角膜是高尚无私的行为,也知道(眼角膜)能够给盲人带来光明。如果得肝癌晚期的是我,也许我也会做出捐献眼角膜的决定;但为什么这事偏偏轮到她身上,我实在、实在……狠不下这个心啊!”“我要把眼角膜捐给那些最困难的人!”寻文英说,前不久,她读到本报关于捐献眼角膜的报道,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她现在已处于直癌症晚期,身体多器官相继衰竭,深知病痛的痛苦。“得病期间,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感到亲情与友情的可贵,人总是要死的,我想死得有意义一些,捐眼角膜就当是这短暂的一生中,为社会做的最后一件好事!”
寻文英借本报透露这样的心声:临终前,自己想亲眼见一下受体者,与他(她)拍一张照片。如有需求者,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88607000。她的愿望能实现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