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281>>本页

子宫颈癌前病变别大意

我爱祖国的蓝天2006-7-19

    子宫颈部可以发生很多病变,如发育畸形、炎症、肿瘤等,其中宫颈癌前病变,尤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宫颈癌已成为妇女的主要杀手,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46.6万,其中约13万在中国。上世纪70年代,我国宫颈癌发病率为10.28/10万,90年代为3.25/10万,下降了69%,应该说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虽然宫颈癌的发生率下降了,但是早期宫颈癌的发生,特别是年轻化的趋势却越来越明显,这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乳头瘤病毒是人类癌瘤发病中惟一可以完全确认的致癌病毒。研究证实,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就可以预防宫颈癌。但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并非少见,30岁以下(18-28)性生活活跃的妇女中感染的机会在4-15%,终身积累的概率为60%以上,而多数的感染是“一过性”的,只是一种“一过性人乳头瘤病毒携带状态”,即多数可自行清除,平均时间是8个月。只有持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才会发生子宫颈癌前病变,一般平均需要8-24个月。 

    以前,医学上认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只是一些条件或辅助因素,如过早性生活、多性伴、吸烟等,而目前研究发现关键在于:(1)人乳头瘤病毒的型别——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DNA的含量、第一次感染时间;(2)受感染者的免疫功能——产次、激素影响、营养等;(3)其他——性行为,STD及重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 

    其实,宫颈癌是感染性疾病,是可以预防、治疗和治愈的。子宫颈癌前病变(CIN)有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使得干预和治疗成为可能,普查并早发现、早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推出了宫颈癌筛查指南性建议,筛查起始时间为:经济发达地区在25-30岁,经济欠发达地区在35-40岁,而高危人群均应适当提前。终止时间为65岁。其间隔是1次/年,连续2次正常,延长至3年。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是最有希望的宫颈癌预防和治疗手段,早期临床试验证明,HPV16VIP疫苗诱发抗体可高于自然感染者的40倍。治疗性疫苗在完成10000例临床试验后推出,可用于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联合治疗。所以,我们可充满信心地认为,子宫颈病变及子宫颈癌是可能预防、治愈和消灭的人类癌瘤。 (第一医院杏林院区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张建果)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