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药复方消癌根含药血清对小鼠肿瘤细胞H22的作用研究
纯中药复方消癌根由广东省化州市董草原医生提供。本研究组根据血清药理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对复方消癌根含药血清体外抑瘤的药理活性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
1.实验器材
小鼠肝癌细胞株H22购自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细胞培养基RPMI1640为GIBCO公司产品,噻唑蓝(MTT)、二甲亚砜(DMSO)等试剂为Sigma公司产品。新生牛血清为杭州四季青公司产品。纯中药复方消癌根药粉及其配药液均由化州市中医师董草原提供。
2.方法
2.1受试药制备:把用于溶解药粉的附配中药液煮沸浓缩3倍,同时把消癌根药粉用80目筛网过筛。临用前把消癌根药粉混合在上述浓缩的附配药液中。
2.2含药血精帛备方法:取2只体重约400g的SD大鼠,眼眶取血各4ml,开盖置室温空气中放置15—30分钟,离心取血清作为空白对照血清。次日开始灌中药。根据大鼠与人的体表面积比例,按人每kg体重的临床日用量折算大鼠的等效剂量,大鼠每kg体重用药量应为人的6—8倍,本实验按8倍计算。因此每日需灌服大鼠1.33g/kg消癌根药品,混合在5mL浓缩3倍的附配药液中,连续灌胃6天。第6天灌药4小时后眼眶取血各4ml,同前法制备含药血清。
2.3血清药理学实验:小鼠肝癌细胞株H22用完全培养液(含RPMI1640培养基、10%小牛血清、1×105I鄄U/L青霉素及125mg/L链霉素在37℃、5%CO2中培养数天后传代,按每孔约5000个细胞分装在96孔板上继续培养,分为5组:(1)对照血清组A;(2)25%含药血清组;(3)对照血清组B;(4)50%%含药血清组(前两组与后两组在不同时间传代。每次传代设一血清对照组,故有两个血清对照组)。用RPMI1640完全培养基补足体积至每孔150微升,每组3个复孔。培养24小时后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含药血清和对应的对照血清。继续培养3天。检测指标:苔盼蓝计数法和MTT法测定细胞生相隔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拍照。
3.结果
用苔盼蓝计数法对各组细胞进行计数,结果见表1。光镜下可见空白组和对照血清组的肝癌细胞形态较圆、细胞膜比较完整光滑,含药血清组的细胞形态较为不规则,膜表面不平整,出现皱缩,胞浆内容物外泄,随着含药浓度的增加,圆形细胞密度数目不断减少,不规则及碎裂的细胞数目不断增加,细胞生长总体密度不断下降。
Vs对照组,apC0.05;bpC0.013.讨论
低浓度含药血清对癌细胞的杀伤率为16.8%,高浓度含药血清对癌细胞的杀伤率为32.8%;总的来说,本次实验所用中药的浓度总体上较临床实际用药量低,原因是供药者所供中药原料粉碎度低,颗粒粗糙,而且该药不能煮沸浓缩,造成动物灌胃困难;另外,细胞水平实验中给药培养只有三天,而且三天共给药一次,这些可能是对癌细胞杀伤率不够高的原因。尽管杀伤率不算很高,但细胞形态学检测中我们观察到,存留下来的细胞大部分已处于或趋向调亡,含药血清组与对照血清组相比有明显不同的形态。
(广州中医药大学生化教研室谭宇惠吴映雅等)
中药复方消癌根小鼠急性毒理实验报告Ⅰ
消癌根为董草原医生的经验方,据有关报道,该方对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等有一定疗效。但未经毒理实验检验。为了明确该方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我们对其进行了安全毒理学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
1.实验材料
1.1受试药物:消癌根由董草原先生提供,其药分为两部分,(1)用于浸泡药粉的附配中药液;(2)消癌根药粉(为主要成分)
1.2试验动物: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6—8周龄的昆明种小白鼠,体重在20±2克,20只,雌雄各半。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为Scxk粤2003-0001,合格证号为0005298。
1.3主要器材:灌胃器、烧杯、量筒、天平。2.方法
2.1急性毒性实验:(1)预实验:选用昆明种小白鼠6只,雌雄各半,体重20±2g。禁食、不禁水12—16小时。把中药附配药液煮沸浓缩3倍;消癌根药粉用100目筛网过筛。临用前把筛出的粗药粉用浓缩配药液泡浸12—16小时后,过滤后再把过筛的消癌根细药粉混合在配药液的滤出液中,形成最大浓度的混悬液,含生药437.5mg/ml因受消癌根药物浓度和体积的影响,一次给药以最大浓度、最大容量未测出LD50,故只做最大给药量实验。每只小鼠每次灌胃给予浓度为含生药437.5mg/ml的消癌根药液0.4ml/10g(体重),24h内灌胃1次。然后按常规饲养。观察小鼠外观、行为活动、呼吸、分泌物、排便、死亡等情况并称体重连续7天。7天后,小鼠称重,处死,解剖肉眼观察重要脏器(心、肝、脾、肺、肾),并计算小鼠1天内最大给药剂量(g/kg.d)。
2.2统计方法:SPSS软件包统计程序。3.结果
按上述方法测得消癌根组小鼠最大给药量17.5g/kg.d(折合生药计算),相当于人(体重按60kg计算)临床日用剂量105倍(D100倍)。说明该药无毒,临床用药安全。给药后小鼠饮食正常,活动自如,皮毛光滑,大小便正常,无异常分泌物,无任何不良反应,观察7天后,无死亡,脱颈椎处死。经大体解剖和病理检查,主要脏器无异常。(表1、表2已略)。
4.结论
以最大浓度、最大容量未测出LD50,故只做最大给药量实验。小鼠最大经药量为35g/kg.d(折合生药计算),相当于人(体重按60kg计算)临床日用剂量的105倍(D100倍)。所有给药小鼠未出现死亡,也没有发现其他与给药有关的临床表现。说明该药无毒,该药的临床用药量是一个安全的剂量。
中药复方消癌根小鼠急性毒理实验报告Ⅱ
消癌根为广东化州市丽岗肿瘤诊所中医师董草原先生的经验方,据有关报道,该方对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等有一定疗效。但未经毒理实验检验。为了明确该方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我们对其进行了安全毒理学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
1.实验材料
1.1受试药物:消癌根由董草原先生提供,其药分为两部分,(1)用于浸泡药粉的附配中药液;(2)消癌根药粉,为主要成分。
1.2试验动物: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6—8周龄的昆明种小白鼠,体重在20±2克,20只,雌雄各半。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为Scxk粤2003-0001,合格证号为0005298。
1.3主要器材:灌胃器、烧杯、量筒、天平。2.方法
2.1急性毒性实验:(1)预实验:选用昆明种小白鼠6只,雌雄各半,体重20±2g。禁食、不禁水12—16小时。把中药附配药液煮沸浓缩3倍;消癌根药粉用100目筛网过筛。临用前把筛出的粗药粉用浓缩配药液泡浸12—16小时后,过滤。再把过筛的消癌根细药粉混合在配药液的滤出液中,形成最大浓度的混悬液,含生药437.5mg/ml(以不堵塞灌胃器为限度)。每只小鼠每次灌胃给予浓度为含生药437.5mg/ml的消癌根药液0.5ml/20g(体重),24h内灌胃2次,间隔6小时。然后按常规饲养。观察小鼠外观、行为活动、呼吸、分泌物、排便、死亡等情况并称体重连续7天。因受消癌根药物浓度和体积的影响,一次给药以最大浓度、最大容量均未测出半数致死量(LD50),故只做最大给药量实验。(2)最大给药量实验:选用昆明种小白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20±2g。按预实验方法配药、灌胃、观察、检测。7天后,小鼠称重,处死,解剖,病理检查重要脏器(心、肝、脾、肺、肾),并计算小鼠1天内最大给药剂量(g/kg.d)。
2.2统计方法:SPSS软件包统计程序。
3.结果
按上述方法测得消癌根组小鼠最大给药量为21.875g/kg.d(折合生药计算),相当于人(体重按60kg计算)临床日用剂量131倍(D100倍)。说明该药无毒,临床用药安全。给药后实验组小鼠饮食正常,体重增加,活动自如,皮毛光滑,大小便正常,无异常分泌物,无任何不良反应,观察7天后,无死亡,脱颈椎处死。经大体解剖和病理检查,主要脏器无异常。详见表1、表2。
4.结论
以最大浓度、最大容量未测出中药复方消癌根半数致死量(LD50),故只做最大给药量实验。中药复方消癌根小鼠最大给药量为21.875g/kg.d(折合生药计算),相当于人(体重按60kg计算)临床日用剂量的131倍(D100倍)。所有给药小鼠未出现死亡,也没有发现其它与给药有关的临床表现。说明该药无毒,该药的临床用药量是一个安全的剂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生化研究室谭宇惠钟富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