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260>>本页

15年夫妻情笃厚 丈夫患癌妻子流产捐肝

我爱祖国的蓝天2006-3-22

  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走廊人来人往。这是3月21日下午2时,华西附二院的白炽灯光打在38岁的何贤英身上。

  她低着头,坐在走廊上,等待人流手术。一切,源于一次伟大的挽救——为了身患肝癌的垂危丈夫,她决定捐出自己的肝,并且在此之前,狠下心终止腹中正在蓬勃生长的幼小生命。

  重病来袭 肝移植是最佳治疗手段

  等待手术的,除了何贤英,还有她那川大华西医院病床上的丈夫冯海平。病床上的冯海平由于长期干体力活,让他的身板看起来很壮实,1.76米的身高,71公斤重,一点不像肝癌病人。此刻,冯海平正在接受介入治疗。医生通过肝脏的血管,把药物打在肿瘤区域,控制肿瘤生长,希望他等得及妻子人流后的恢复。

  1998年,冯海平查出患乙肝大三阳。2000年吃了3个疗程的药不见好转。

  去年10月,在桂林打工的冯海平感觉肝脏隐隐作痛。那段时间他每天从早晨6时30分一直干到晚上12时。他一心想为家里多挣点钱,认为是自己劳累过度,休息休息就好了。

  今年正月十五,冯海平和何贤英一起到广西打工。那时他就感觉全身发软、酸痛,2月24日,冯海平到医院看病,次日医生拿着冯海平的CT片对他说:“你的肝脏出了毛病,长了一个肿块,要做手术切掉。”

  4万元的手术费让这对年收入不到5000元的夫妻望而止步。他们回到四川,3月8日冯海平住进了华西医院。经过检查,他肝脏上长了一个直径10厘米的肿瘤,切除困难,且容易复发。肝移植是最佳的治疗手段。

  真情流露 15年夫妻感情笃厚

  等待人流的时间似乎是漫长的。对丈夫的爱和对腹中孩子的不舍让何贤英的心情焦急而复杂。当说起和丈夫冯海平的感情,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少女般娇羞的笑容:“要是不爱他,我才不会给他捐肝。”

  结婚15年来,像乡间的许多夫妻一样,冯海平常年在外打工,何贤英在家操持家务,夫妻俩聚少离多。

  夫妻俩都是遂宁蓬溪人,1991年经人介绍他们相识。结婚第二年,大女儿出世了,很快小儿子也来到这个家。家庭经济更加困难了。冯海平选择了外出打工。

  除了冯海平的母亲患上肝癌的两年没有外出,多年来,冯海平只有春节或者是没有活路的时候才会回家。好在,还有冯海平的远方来信慰藉。尽管何贤英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不少字认不得,但收到丈夫的信她都很高兴,什么时候想起来,就从柜子里摸出来看看。“有些字认不到,又不好意思问人家,怕人家笑”。后来家里安了电话,冯海平又会不时打打电话,问问家里的情况。夫妻之间的爱和牵挂,全浓缩在了那根细细的电话线里。

  为夫捐肝 妻子做了流产手术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下午2时23分,何贤英量了体温,36.7℃,正常。在等待了半个多小时后,她进入半限制区,换上拖鞋,开始了再一次的等待。随后,何贤英在麻醉同意书上签字。此刻,她也许正想着肚子里的孩子。何贤英怀孕42天了。医生告知何贤英,如果做亲体肝移植的话,手术费用低一些。冯海平的两个弟弟都患有乙肝,父亲气管炎。唯一合适的捐赠者是何贤英。“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如果他倒下,我们全家都垮了。”何贤英没有犹豫。

  幸运的是妻子和丈夫一样都是O型血,各项检查合格。3月17日做B超检查,医生发现何贤英怀孕了!

  事情一下变得复杂起来。

  此时如果不做肝移植手术,冯海平肝脏的肿瘤将很快扩大,失去手术的最佳时机。最初医生决定先做肝移植手术,再流产。手术原定在前日进行,但上周日专家会诊认为,孕妇做肝移植手术的风险非常大。专家决定,先让何贤英进行人流手术,休息一个月,身体恢复以后再来做肝移植手术。

  下午3时许,医生为何贤英挂上吊针,她上了手术台。因为加了麻醉剂,何贤英慢慢睡着了。一觉醒来,手术已经完成。

  她推开手术室的大门,虚弱地一步步挪动着步子。此刻的她,头发披散着,两眼无神,脸色更加苍白了。这已是下午4时许。

  但她很快记起了做介入治疗的丈夫,问弟媳:“他出来没有?”“早都出来了”。她微微咧嘴,笑了一下,在弟媳的搀扶下,慢慢向华西医院病床上的丈夫走去……(记者刘瑶刘婷)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