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252>>本页

鼓医多科室为绝症妈妈会诊

我爱祖国的蓝天2006-2-1

  昨日,针对绝症妈妈孙桂芳的病情,鼓楼医院在血管外科的专家会诊后,又组织了肿瘤科的专家会诊,前来会诊的肿瘤科专家称,目前孙桂芳还在出血期,血色素很低,并不适合肿瘤化疗。

  众多热心市民的关爱令绝症妈妈重拾自信,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的孙桂芳说,只要活着一天,她就会坚持一天。

  她梦见自己死了前晚,绝症妈妈孙桂芳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我梦见自己死了,我的骨灰盒放在一张桌子上,旁边还有我的一张照片,墓穴就像一个大宫殿,我在里面转呀转呀,就是找不到出口。”

  这个奇怪的梦被前来换药的护士惊醒。

  前晚,孙桂芳的病情稍稍稳定,身心疲惫不堪的她沉沉地睡了,丈夫吴云肚子疼得厉害,早早地吃了药躺下,这个时候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先垮掉,父亲孙和平和弟弟因为几天来的奔波也伏在床边睡着了。只有7岁的阳阳,一个人坐在妈妈的脚边,两眼紧盯着床头支架上的点滴瓶,快深夜12点了,瓶里的药水滴完了,阳阳一个人穿了鞋出去叫护士阿姨来给妈妈换药水。

  “当时我心里既悲又喜,我的阳阳多懂事呀,要是我能把他培养成人,看着他长到20岁该多好呀。”昨日一大早,孙桂芳突然改变了主意,叫弟弟把阳阳带回家。在此之前,也是她急急地要弟弟回去把阳阳接过来的。阳阳不肯走,他对妈妈说“妈妈,求求你,不要送我走,好不好。”孙桂芳狠着心硬是没答应,内心里她知道这或许就是和儿子的永别。

  “我多想多看阳阳几眼,我恨不得每分每秒都看着他,如果我还能站起来能走路,我想抱抱他,带他一起出去玩。可是现在我什么都不能做,让他看到妈妈这么痛苦,让他小小年纪就经受生离死别太残忍了,我想在他的心里多留下一些和妈妈在一起的美好记忆。”

  但是,阳阳真走了,孙桂芳的心又像被掏空一般难受。多个科室为孙桂芳会诊

  孙桂芳前日一到鼓楼医院,就有不少病友认出了她,有病友家属当场就拿出身上的钱塞到吴云手上。鼓楼医院对孙桂芳的病情也非常重视,昨日下午,医院当天的行政总值班孙蓉蓉主任听说此事后来到急诊中心,和医院当天的医疗总值班曹彬副主任医师一起商量孙桂芳的治疗方案。

  因为前日医院血管外科的相关医生刚刚为孙桂芳换过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孙桂芳的病情,孙蓉蓉专门找到了在外地的王炜医生。王炜医生告诉记者,孙桂芳右腋下的伤口已经溃烂到锁骨以下,溃烂完全是由恶性肿瘤病变引起的,病情相当严重。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血管外科还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案。

  考虑到孙桂芳此前已被诊断为皮肤癌,同时她的右腋下溃烂也是由癌变引起的,曹彬副主任医师又打电话给医院肿瘤科,请肿瘤科的医生来一起会诊。15分钟后,肿瘤科的许医生来到急诊中心,在询问了孙桂芳的病情、查看她的病历后,许医生指出,因为目前孙桂芳的身体比较弱,又处于出血期,血色素较低,不适合进行肿瘤化疗。只有等伤口处理好后,才能采取一些肿瘤的治疗方案。

  孙桂芳复杂的病情令医生们很是头疼,曹彬副主任医师最后决定,先给孙桂芳进行右腋下伤口的对症治疗,有需要时,再请相关专科的专家来会诊。

    要给阳阳建教育基金

  “阳阳,我知道你是个坚强、可爱的男孩,你也有自己的梦想,千万不要因为你的妈妈,你的梦想就破碎了,我捐的钱虽然少,却表达了我对你的一片心意。另外,我是一名小学二年级女生,如果你不嫌弃,我可以做你的妹妹或姐姐。最后,我祝你永远快乐!”

  这是南京一位名叫顾笑嫣的小朋友写给阳阳的信,信的背面是八颗红色的心。这几天,人们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着对绝症妈妈孙桂芳和阳阳的关爱与鼓励。

  昨日下午,一位10岁左右的小姑娘来到报社,拿着一个红色的小包包,“阿姨,这是我的200元压岁钱,请你交给阳阳妈妈,这是我给阳阳准备的东西。”记者一看,小姑娘妈妈递过来的塑料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有巧克力、旺旺饼干、肉脯,小姑娘说,这都是她爱吃的。

  小姑娘的妈妈告诉记者,女儿才9岁,这几天每天都要看绝症妈妈的报道,前几天就提出来要来捐款了。但无论记者如何问,小姑娘都不肯告诉记者她的姓名。6岁的唐习轩小朋友和8岁的莫梓越小朋友昨日也来到报社各捐出了200元压岁钱。

  昨日,一位姓王的先生来到医院,丢下200元钱和三本书就走了,他说希望孙桂芳感到疼痛的时候能看看书,变得更坚强些。市民秦先生昨日也给记者打来电话,他说看到绝症妈妈报道的第二天就想捐款,但因为离得远一直没来。他想今天就把钱寄到报社,秦先生说,他的钱是给阳阳今后教育用的,他甚至提出可以为阳阳建立一个教育基金,这个基金用于阳阳今后的教育支出,“孙桂芳最牵挂的就是儿子阳阳了,有了这个教育基金,她也不必那么担心了。”

  市民的热心让绝症妈妈孙桂芳再次感到生活的美好,再次激发了她对生命的渴望。昨日躺在病床上,孙桂芳眼睛亮闪闪地对记者开玩笑说,“我到鬼门关转了几趟都不收,可以说是阎王不收,玉帝不要,那我只能活了。我的第二次生命是南京的热心市民给的,只要有医院愿意接收我,有医生愿意帮我治,不管多疼多痛,我都会坚持到最后。”(记者陈艳萍)


 

来源: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