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虽说癌症已非不可治愈的疾病,但由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不承担巨额治疗费用,对英国普通百姓来说,癌症治疗成为可望不可及的待遇。“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成为这些遭遇人生双重窘境病患的感喟。
4万英镑
职员乔安妮·李去年8月接到要她立即入院的电话通知。她预想会听到坏消息,但万没想到实际情况更为可怕。
时年31岁的李被告之,她右侧乳房有肿瘤,而且正在迅速扩散,数周后必须做乳房切除手术。但是,还有更严峻情况等着她。
首先,她已有6个月身孕,只有在预产期前10周借助剖腹产生下婴儿,她才能接受手术和化疗。更糟的是,她26岁时已经因乳腺癌切除了左侧乳房,即使这次手术成功,她依然有高达81%的癌症复发可能。
正当李前景一片黯淡之际,护士的话为她带来一丝希望。临床试验初步证明,新药赫塞汀可以降低乳腺癌复发几率。
北斯塔福德郡肿瘤专家准备用这种药为李医治,但她和丈夫还要先解决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到哪里筹措4万英镑(约合7万美元)治疗费?
李属于工薪阶层,她仰仗的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却不承担这笔医疗费用。对此,她极为感慨:“我们只是普通家庭。极少有家庭买得起这种药。”
靠亲友帮助,李付了服用3周赫塞汀的钱。仅这笔钱就已经压得她透不过气来,“我不敢想将来”。
物有所值?
像李这样治不起病的英国人不在少数。为此,英国医学会打算在下周就抗癌技术巨大飞跃产生的影响展开辩论。届时,它将提出两个关键问题。首先,这些新医疗手段是否物有所值?
如今,医学成果不断涌现。比如上周公布的一项实验结果:一种新药对治疗子宫颈癌100%有效。更有各类癌症疫苗在研制之中。人们注射了这些疫苗后,会提高对癌症的免疫力。
除药物外,各种高科技设备的广泛使用,有助于医生更早、更准确诊断患病情况。比如,借助“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ET-CT),医生可以发现患者身体中的早期病变尤其是恶性肿瘤,从而攻克了以往早期肿瘤难以发现和确诊的难题。
但质疑随之而来。正如医学会制药研究部门负责人迈克尔·阿特金所说的那样:“21世纪癌症治疗技术为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希望。药品革新意味着治愈癌症成为可能。问题是,医疗系统能承担起这笔费用吗?”
纽约大学健康经济学教授艾伦·梅纳德说得更直接:“如果你权衡新技术的效果和由此带来的巨额费用,它是否物有所值就很难说了。”
他们的疑虑并非没有道理。以“PET-CT”为例。仅一台要价就达400万英镑(约合705万美元)。
谁来埋单
医学会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享受这些新医疗手段的确要花这么多钱,谁来承担这笔费用?
虽然研究人员发现某些治疗手段可能治愈癌症,但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却没有财力为民众掏这笔治疗费。
当前,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每年用于癌症治疗的费用已高达6.39亿英镑(约合11.27亿万美元),对癌症治疗逐年猛涨的费用不堪重负。尽管英国政府大幅增长医疗支出,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还是面临巨大预算压力。
因此,一些人认为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应该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不为新技术治疗癌症埋单,而是将钱花在更需要之处。梅纳德就指出,服用赫塞汀所花的4万英镑可以做7个心脏搭桥手术。
伦敦哈默史密斯医院顾问卡罗尔·西科拉给英国大众描绘了一幅悲喜交加的前景。一方面,随着医疗技术进步,癌症正在从绝症转为可控疾病:“20年内,癌症将像糖尿病那样被视为慢性疾病,有多种治疗手段供患者选择,且副作用较小。
另一方面,由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承担这些费用是不可能的。这位前世界卫生组织癌症课题负责人认为,英国将进一步两极分化:富人将享受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而穷人只能得到第二等待遇。
由此,他在相关报告中得出结论:“革新将导致健康方面更不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