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229>>本页

刘玉清院士谈我国肿瘤影像学的发展方向

我爱祖国的蓝天2005-9-15

  近年来,随着CT、MRI及各种影像设备的临床广泛应用以及广大医学影像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肿瘤影像学诊治水平取得了显著成就,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日渐缩小或在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从临床实际需求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在肿瘤影像诊治方面,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我国著名医学影像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上,指出了我国肿瘤影像学诊治的发展方向与面临的任务。

  紧跟医学模式转变步伐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疾病预防工作的日益重视,人们对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方向也在进行探索和研究。 

  刘玉清院士说,从医学发展的趋势来看,新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从19世纪末、20 世纪初以细胞病理学为基础的医学模式,向分子医学(以分子生物学、分子细胞学、分子药理学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等为基础 )模式转变,分子医学在今后一个阶段,将成为现代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二个特点是医疗实践以循证医学为主,并与现代经验医学相结合,这是医学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因此,人们首先要提高对分子医学的认识,应从基因、蛋白质等大分子水平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对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目的是向特异性诊断、个体化治疗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努力推动分子影像学和基因介入治疗技术向前发展,同时应积极倡导和开展预防医学,特别是无创伤或微创伤预防医学,如利用超声、磁共振等技术对重要疾患进行人群普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监测和干预治疗。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要在医学模式转变的基础上,在我国大力普及和提高农村地区的医学影像学服务。

  关注前沿医学发展

  刘玉清院士指出,我国肿瘤影像学领域,应关注相关前沿医学的发展。

  化疗、放疗和手术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三大技术,而肿瘤的介入治疗正在成为另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技术。对肿瘤的分期以前是采用TNM分期,现在有人提出应以肿瘤的分子学变化进行分期,即以基因诊断为基础,对肿瘤进行分期。刘玉清院士说,这些变化应该引起肿瘤影像专业人员的充分注意。例如,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分期的肿瘤,如何评价介入治疗的优势和不足,不但是介入治疗专家今后研究的方向,也是肿瘤影像学专家研究的方向。而以肿瘤的分子学变化对其进行分期,更涉及分子成像技术。与肿瘤前沿医学的紧密结合,将是肿瘤影像学今后研究的重点。

  面临四大发展任务

  目前,发现与诊断仍是肿瘤影像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和挑战。对此,刘玉清院士提出了我国肿瘤影像学界面临的四大任务。

  第一,加强基础实验研究,致力于开发新技术,新方法,拓展诊断新领域。刘玉清院士指出,不仅肿瘤影像专业,几乎我国所有医学影像专业的基础研究都比较滞后。加强基础研究将是我国医学影像学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二,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

  第三,正确处理肿瘤影像学的提高与普及的关系。这一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大规模的人群普查中,肿瘤影像学应该发挥重要作用,肿瘤影像专业人员应该积极参与这项工作,以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刘玉清院士说,我国的医学影像学,特别是肿瘤影像学至今仍侧重于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对预防研究重视不够。近年来,国外已经开展了低剂量螺旋CT的肺癌普查,收到良好效果。早年,北京肿瘤医院在社会中进行了乳腺癌普查,也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对此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另一方面,肿瘤影像学的诊断、治疗技术应该规范化,并在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第四,建立、健全现代肿瘤影像(包括介入)医师的培养体系。刘玉清院士说,我们应该培养一专多能的肿瘤影像学人才。作为影像学医生,对从事的专业要既精又专,同时要有广泛的知识面,要了解整个医学影像学的发展。除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之外,医学影像学医生还要了解其它医学专业知识,以及临床基础研究和社会、心理、人文科学,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来源: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