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的问题
当一个国家中畜养的牛得到血癌病毒之感染率(Bovine Leukemia Virus简称BLV,牛白血病病毒)达到50%—100%,这些国家的人类淋巴病毒(Human Lymphotrophic Virusl简称HTLV1)也会跟着流行。
牛群中血癌病毒流行率高的国家,包括美国及日本,居民患有血癌病毒的比例也高。这些病毒都存于牛奶、白血球中,可从小肠直接吸收进入血液里,病毒就躲在白血球中。
母奶中的白血球是抗体,喂给小婴儿吃,可从小肠通过到血液里,直接给小婴儿得到免疫球蛋白,可用来杀死外来的细菌。因为刚出生的小婴儿6个月以内没有自己的免疫力,必须倚靠母体直接喂食的免疫球蛋白抗体。
存在牛奶中的牛白血病病毒,同样也会通过肠子至血管里,而牛其他的免疫细胞、蛋白质,都会引起过敏;因为牛奶蛋白质对人体来说是外来的抗原。此外,还有乳糖的问题等,这些都会对吃牛奶的宝宝造成伤害。
BLV躲在牛奶和白血球里
根据医学期刊刺胳针(The Lancet)在1974年的报告,把患有血癌的牛产出牛奶喂给12只猿猴,其中1只猿猴也得血癌,另有1只得肺炎死了;肺炎病毒使免疫系统下降类似感染爱滋病毒的情形。喝牛奶不一定得血癌,可能得其他类的癌症。而9只羊注射了牛的血癌病毒,6年半内得淋巴癌。把含有牛血癌病毒的白血球注射到小羊身上,50%左右的小羊死于淋巴癌。
牛奶是使用巴斯特灭菌法消毒的,这个方法到底能不能够杀掉导致癌症的病毒呢?巴斯特灭菌法是使用急速的高低温度差来达到灭菌的效果;但并不能够把病毒除掉。因为牛奶公司一般都把牛奶加温到摄氏50度以上,最高到70、80多度后,就马上降低温度到0度;所以灭菌的能力有限,也没办法除去致癌的病毒。所以经过巴斯特灭菌法后的牛奶,每1c.c.细菌量只是少于20000个以下,而大肠杆菌每1c.c.在10个以下。那么,你看一杯250c.c.的牛奶有多少个细菌呢?
巴斯特灭菌法使用急速的高低温度差来达到灭菌效果;但并不能够把病毒除掉。
牛奶常见的问题
1. 细菌、病毒
2. 杀虫剂
3. 荷尔蒙
4. 抗生素(只供动物使用的,不能用在人身上,因为毒性很大)
5. 感染性蛋白质(Prion)
6. 多氯联苯(PCB)
7. 有机农药、除草剂等
很多人试过煮牛奶,牛奶中的脂肪在加热中会同质化,失去蛋白质膜、增加胆固醇的合成,增加变型脂肪酸。多喝牛奶还可能会导致骨松,在第8章骨质疏松症中有详述。
还记得戴奥辛吗?一种强力的致癌物。前几年欧洲进口的牛奶浓度都相当高,约0.73%。所以有一阵子,好几个欧洲国家的奶粉全部都回收;而纽西兰、澳洲的奶粉广告就特别标明不含戴奥辛的成分。
市面上有很多的奶粉,假如详细看里面的成分,就可以知道里面添加了许多不该有的东西,尤其是椰子油或棕榈油这一类的高饱和脂肪酸,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怪不得美国的小儿科报导说,8岁左右的儿童就已经开始有血管阻塞或硬化的现象了,这就是使用高饱和脂肪酸添加在各种食品中所造成的害处。牛奶本身中就有高饱和脂肪,还要再添加棕榈油或椰子油实在太不应该。
牛奶内含细菌
◆1c.c.特级牛奶有:750000个淋巴球、20000个细菌、不超过10个大肠杆菌。
◆1杯250c.c.的牛奶含有:500万个细菌、2500个大肠杆菌。
牛奶蛋白质和胰岛素细胞相似牛奶的蛋白质和胰岛素细胞(Islet Cell)相似,有些人喝了牛奶之后,体内就会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制造一种疑似抗胰岛素细胞的抗体。这种抗体分不清在体内的是牛奶的蛋白呢?还是胰岛素细胞?所以这种抗体会同时摧毁制造胰岛素的胰岛素细胞,就把第一型或第二型的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细胞也摧毁了。这一型的病人胰岛素细胞本来就少,可能只有正常人的30%至40%以下,在这样被摧毁后,可能只剩下不到两三成的胰岛素细胞了。
这可说明美国发现第一型糖尿病,也就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小孩发病年龄提前的原因,7、8岁左右就开始发病。以往在教科书中所提到的发病年龄应该是妙龄阶段,也就是十几岁左右才发病的。美国做了一项系列的研究,发现这种第一型糖尿病的孩童,完全停止喝牛奶或食用奶制品后,糖尿病的情况减轻了,胰岛素的使用量也跟着减少或停止。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糖尿病了,因为这是遗传性的,但这种做法可以延后他们发病的年龄。
同样的,当一些第二型糖尿病患减少或停止油脂、牛奶摄取和牛奶制品的食用后,糖尿病的情况也有改善,也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台安医院“新起点”就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经验,而且成效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