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226>>本页

肝癌治疗综述

我爱祖国的蓝天2005-9-1

    肝癌的诊断与治疗

    【肝癌临床症状】 

    肝区疼痛、饭后胀痛尤甚,上腹肿块、恶心、厌油、呕吐、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消瘦、乏力、间断性发热、黄疸、甚至出现恶病质及出血倾向。 体征:肝肿大、脾肿大、黄疸、腹水、下肢肿胀、肝区血管杂音及肝硬化。 

    【肝癌检查方法】 

    1.甲胎蛋白;2.岩藻糖苷酶; 3.B超检查; 4.CT扫描; 5.肝血管造影; 6.腹腔镜及肝穿刺活检;7.磁共振显像(MRI)。 

    【治 疗】 

    1、手术疗法: 

    (1) 早期或中期肝癌,肝功能代偿较好,可进行手术探查,根据病情进行根治性切除或姑息性切除。 根治性切除肿瘤术后,如有复发或转移,可行再切除术。 

    (2) 姑息性切除肿瘤术后,必须进行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指抗癌增免中药联合化疗、放疗、插管化疗、免疫治疗等。 

    (3) 术前抗癌中药+化疗,其目的是对肝癌病人血中癌细胞和手术对癌肿刺激或挤压,使癌细胞移行或种植,起到抑制或杀灭作用,另外可在癌灶局部发挥抗癌作用,以减轻组织反应性水肿,从而使瘤体缩小,减轻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有利于手术的切除。术前给药可使癌细胞之间集合力加强,使癌细胞凝集成团,防止术后癌细胞的散失,减少术后扩散及种植转移,有利于手术完整切除和清扫。 

    (4) 术后抗癌增免中药(如博生癌宁)联合化疗清除微小病灶和转移扩散的癌细胞,控制以及减少术后复发和播散,防止肿瘤转移和复发。 

    2、非手术疗法: 肝功能失代偿期或晚期肝癌患者,可选用博生癌宁抗癌治疗和支持疗法,并联合放疗、肝动脉栓塞治疗、肝动脉插管化疗、全身化疗等。 

    3、中医抗癌疗法:中医药可用于肝癌病人的早、中、晚各期,术前术后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药也可作为放射、化学药物治疗的辅助治 疗,以提高抗肿瘤疗效,减轻毒副反应。 

    (1) 抗肿瘤透皮治疗:肝功能失代偿期或中晚期肝癌可采用中药抗肿瘤透皮治疗,由于是透皮给药,避免了口服药物经肝脏首过代谢加重肝脏负担的弊端,避开了胃肠道因素的干扰与降解作用,使药物保持最强的抗癌效应,以皮下毛细血管全身给药方法,控制肿瘤发展并保护脆弱的肝功能。如抗肿瘤透皮治疗代表药物:博生癌宁。 

    (2) 抗癌增免治疗:此疗法能起到扶正、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4、化学药物治疗:多采用联合化疗,即选择细胞增殖周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药物联合应用。常用化疗药物有:丝裂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5-氟脲嘧啶、顺铂、氨甲喋呤等。 

    5、酒精注射治疗:肝癌灶内注射无水酒精(纯度大于99.5%),使肿瘤内及瘤周组织脱水、固定,癌细胞蛋白质凝固及变性坏死,瘤周小血管闭塞,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包膜。对缩小、控制或延缓肝癌生长有一定的效果。 

    6、核素瘤内注射法:在B超引导下肝穿刺,向癌灶内注入放射性核素,如I-131,I-125,Y-90,Re-186等。对治疗肝癌也有一定的效果。 

    7.免疫治疗:单独应用免疫疗法治疗肝癌的疗效不理想,目前多与手术、放化疗及中医治疗联合应用。主要有主动免疫治疗(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被动免疫治疗、过继免疫治疗(如LAK细胞疗法)、导向治疗。 


    肝癌综合治疗概述 

    一、现代医学肿瘤综合治疗概念 

    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这一概念由我国肿瘤学前辈于40年前提出,并在近年有更进一步发展,强调重视病人机体和疾病两个方面,不排斥任何有效的方法,目的明确,提高治愈率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的指导思想和我国在这一方面的传统、提高综合治疗的水平,从而对世界医学做出贡献是大有可为的。 

    二、现代医学肿瘤综合治疗模式举例 

    1、手术加中医治疗 如对Ⅰ期肝癌手术后长期中医抗转移复发治疗。 

    2、手术、化疗、放疗相结合 如对Ⅱ期肝癌化疗加放疗加手术治疗。 

    3 、放疗加中医治疗 如对有骨转移、体能状态差的晚期肝癌患者,中医综合治疗加局部姑息性放疗 

    4、生物治疗加中医综合治疗 如对晚期(Ⅲ期)肝癌用干扰素和(或)白介素一二加中医药综合治疗。 

    三、存在的问题 

    1、目前西医各科(外科、内科、放疗科、介人治疗科等)医生对肿瘤的治疗,除在少数肿瘤专科医院外,仍多各自为政,只重视自己掌握的治疗手段的应用,很难做到有计划地、合理地运用现有的所有治疗手段。不管病情和疗效,盲目采用介入性治疗的,也不少见。 

    2、与中医的结合尚停留在表面,未达到有机的结合。主要表现在随意性太强,多数患者自己寻找中医甚至游医治疗;未强调正规中医治疗的全程性;西医肿瘤医生往往在肿瘤晚期束手无策时才想到中医,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解决这些问题,要求临床医生应严格按照肝癌临床指引规范治疗,中医药治疗也要按规范,虽然目前尚无中医治疗肿瘤的临床指引问世,但力争客观地评述各种中医肝癌的方法和疗效,并提出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规范性治疗方案,为临床一线医生提供可靠的治疗方法。

    肝癌中医食疗原则 

    (一)调理阴阳营养观

    分析历代食养与食疗著作不难看出,掌握阴阳变化规律,围绕调理阴阳进行食疗活动,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乃是传统营养学理论核心所在。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明阳之所在,以平为期”。中医理论认为,机体发生疾病,究其原因,皆由于阴阳失调之故。因此,饮食养生、治疗与康复手段,和药物疗法、针灸、气功、按摩、导引等一样,都将调理阴阳作为基本原则。《素问·骨空论》说;“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对饮食的宜与忌,中医也以阴阳平衡作为出发点的,有利于阴平阳秘则为宜,反之为忌。例如痰湿质人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忌食辛辣;阴不足阳有余的老年人则忌食大热峻补之品;某些患者,如皮肤病。哮喘病人应忌食虾鱼等海产品发物;胃寒患者忌食生冷食物等。总之,体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另外,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制备方面,中医也是注重调和阴阳的,使所用膳食无偏寒、偏热、偏升、偏降等缺陷。例如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总要配以姜、葱、酒、醋类温性的调料,以防止性偏寒凉,食后有损脾胃之弊。又如食用非菜助阳类蔬菜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也是为了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二)食药一体营养观 

    药食同源,食物与药物的性能都具有形、色、气、味、质等特性。因此,中医使用食物或(和)药物来进行营养保健或治疗康复的情况是极其普遍的。食与药同用,主要基于食物和药物的应用皆由同一理论指导,也就是食药同理。正如金代《寿亲养老书》所说:“水陆之物为饮食者不下千百品,其五气五味冷热补泻之性,亦皆属于阴阳五行,与药无殊……人若知其食性,调而用之,则倍胜于药也……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数千年来,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食药同路、食药同理、食药同用已经成为民间常识,这也是中医饮食营养学的一大特点。如乌鸡、羊肉、驴皮、猪肤、鸟卵、葱、姜、枣等皆有补益阴阳气血之用或调补胃气之功,与药同用可取得相得益彰的作用。而大量食谱、菜谱、茶谱中也含有不少可以作为药物的食物,如枸杞子、淮山药、黄芪、当归、肉桂等,从而提高了食品保健强身和防治疾病的功效。

    晚期肝癌患者宜移植肝脏 

    据健康报消息:(记者罗刚)从日前举行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科研年会上获悉,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移植治疗效果比较好。这是由该院普外科主任张同琳教授等完成的一项比较研究证实的,他们希望以此能对我国目前肝癌与非肝癌病人行肝移植治疗的风险和长期生存效果进行评价。 

    在对行肝移植手术的原发性肝癌和非肝癌病人的密切随访中,研究人员发现:从移植手术的安全度上看,晚期肝癌病人尽管病情恶化很快,但与肝功能衰竭并不等同,且由于肝癌组的病人凝血功能明显好于非肝癌组,术中失血、需要输血量及输液总量均较少,因出血导致的低血压时间短,术中过程平稳,术后恢复明显好于非肝癌组,围手术期病死率也较低。 

    从移植后的生存状况上看,尽管肿瘤复发所致的远期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肝癌病人,但总生存率与非肝癌病人无明显区别,部分病人还可长期无瘤生存,同时肝癌病人肝移植后生活质量均有满意的改善,并恢复了相应程度的工作。 

    因此,研究人员提出,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对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和预计生存时间为2~3个月的肝癌病人,肝移植仍是一种值得选择的治疗方法。

    肝癌病人饮食原则 

    1、平衡饮食:肝癌病人消耗较大,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营养。衡量病人的营养状况的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能否维持体重。而要使体重能维持正常的水平,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保持平衡膳食,要求病人还应多食新鲜蔬菜,而且一半应是绿叶蔬菜。 

    2、脂肪与蛋白质:高脂肪饮食会影响和加重病情,而低脂肪饮食可以减轻肝癌病人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肝癌患者食欲差,进食量少,如果没有足够量的平衡膳食,必须提高膳食的热量和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脂肪、甜食,如蜂蜜、蜂王浆。蔗糖以及植物油、奶油等。肝癌病人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尤其是优质蛋白质,如瘦肉、蛋类、豆类、奶类等,以防止白蛋白减少。但是在肝癌晚期,肝功能不好时,要控制蛋白质的摄人,以免过多进食蛋白质诱发肝性脑病。 

    3、维生素:维生素A、C、E、K等都有一定的辅助抗肿瘤作用。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所以肝癌病人者应多吃动物肝脏、胡萝卜、菜花、黄花莱、白菜、无花果、大枣等。同时还应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萝卜、南瓜、竹笋、芦笋、苹果、乌梅、猕猴桃等。 

    4、无机盐:即矿物质。营养学家把无机盐分为两类:常量元素,如钙、钠、钾、磷、铁等;微量元素,如硒、锌、碘、铜、锰、锗等。科学家发现,硒、镁、铜、镁、铁等矿物质具有抗癌作用。肝癌患者应多吃含有抗癌作用微量元素的食物,如大蒜、香菇、芦笋、玉米、海藻、海带、紫菜、蛤、海鱼、蛋黄、糙米、豆类、全麦面、坚果、南瓜、大白莱、大头菜和动物的肝、肾以及人参、枸杞子、山药、灵芝等。 

    5、进食易消化食物为主:肝癌病人多有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故应进食易消化食物,如酸梅汤、鲜橘汁、果汁、姜糖水、面条汤、新鲜小米粥等,以助消化而止痛,进食切勿过凉、过热、过饱。肝癌病人常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宜食开胃降逆的清淡食物,如杏仁露、藕粉、玉米糊、金橘饼、山渣糕等易于消化的食物,忌食重油肥腻。 

    6、以益气养血为主:肝癌术后患者多因伤及气血而致全身乏力、四肢酸软、纳差自汗,应以益气养血为主。可食用鲫鱼汤、乌鸡汤、人参茶、桂圆、银耳、甲鱼,忌食坚硬生冷食物。 

    7、以扶正为主:肝癌晚期病人多处于全身衰竭状态,进食困难,应以扶正为主,除增加营养外,常用西洋参或白人参泡水饮以增强其各脏器功能。

    肝癌,术后复发该咋办?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地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人类最常见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肝癌的诊断技术已日趋完善,亚临床期肝癌已可被诊断。早期发现,尽快切除,也给早、中期肝癌患者带来了生机。但是,尽管我国肝脏外科发展迅速,可仍未达到成熟的水平。 

    目前突出的问题是肝癌的远期疗效并不理想,像术后复出再切除再复发与转移的预防都存在问题。因此,当前提高肝癌治疗总体效果的关键在于对术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以及选择合理的综合治疗手段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而对于肝癌的治疗他首先谈到了常规方法。 

    1.手术治疗 毫无疑问,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肝癌最为有效的方法。早期肝癌手术切除后一年生存率达80%以上,五年生存率达50%以上。如在术后辅以综合性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2.肝动脉栓塞化疗 脉动脉栓恶化疗即是遇过导管向肿瘤营养血管内注入栓塞物和抗癌药使通过肿瘤的血流中断, 栓塞区域抗癌药浓度高,使肿瘤缩小或消失。日前甚至被视为非手术方法中的首选方案。 

    3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对原发发性肝癌有缩小癌块、缓解症状,延长生命的作用,主要适用于全身情况尚好、肝功正常、肿块局限又不能切除的病例。 

    4 化学药物治疗 联合化疗,可明显提高疗效.而寻找更有效力和更合理的联合化疗方法,也是今后肝癌治疗的研究课题之一。 

    5 肝动脉插管化疗 因为肝癌的血供90%来自肝动脉,肝动脉内灌注过化疗药物使肿瘤局部药物浓度更高,从而大大提高药物杀伤癌细胞的作用,而目全身副作用小。 

    此外还有生物治疗,冷冻治疗,微波治疗,激光治疗以及肝脏移植等治疗。 

    如何提高肝癌术后生存率 

    衡量肝癌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术后生存率的高低。对于如何提高术后生存率,孟院长谈道了四种方法: 

    (1)早期切除:早期切除无疑是提高无瘤生存的关键性因素,上海某医院三干多例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36.1%,而同期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709例术后5年生存率达79.0%,其中小于3厘米者达到83.3%。可见,早诊早治与提高术后生存率密切相关。 

    (2)术中预防:术中的预防措施对延长无瘤生存亦至关重要,最基本的注意点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尽量避免挤压肝脏和肿瘤。有报道称:瘤内压力增高是肝癌转移的重要原因。尽量减少术中失血和肝门阻断时间。对无法达到足够距离切缘者肝创面应作相应处理,如无水酒精注射,无水酒精或化疗药物海面包埋,肝切面做微波固化,冷冻等。对肉眼可见的癌栓应尽量吸除,血管内化疗药物灌注等。术中B超亦有助于根治性切除。门静脉或肝动脉内置药物灌注装置(DDS)也是一种可取的选择。 

    (3)术后综合治疗:术后综合治疗既往已研究较多,如免疫治疗、DDS、化疗及中医中药等也曾起到不同程度的疗效. 

    (4)复发的再手术:复发的再手术是延长用瘤生存的重要方法,肝癌再切除后5年生存率高数可达40%以上,国内外其他作者的报道亦证实再手术的优越性。因此,凡复发性肝癌有条件者应积极提倡再手术切除。 

    如何预测肝癌复发转移 

    一些准确的复发转移预测指标有益于进行早期预防。影响术后复发最为显著的相关性因素很多,如多发瘤、切面较大血管分支瘤栓、腹水、多结节性无包膜、主瘤旁子灶、镜下癌栓、术后腹水、术前术后是否作综合治疗等。今后如能建立临床和病理性因素综合分析的量化指标,如能发现更特异、敏感、简便易行的,尤其是术前即能通过检测做出判断的试验室指标,对指导临床工作颇有价值。

  

 

来源:新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