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226>>本页

傅彪辞世引发争议 肝癌晚期肝移植应该被叫停?

我爱祖国的蓝天2005-8-31

    昨天上午,两次接受肝移植手术的著名演员傅彪因肝癌在北京辞世。浙江省的一些肝病专家认为:肝移植并不能救治所有的肝病病人,尤其是对于有些显然已经过了最佳移植时机的患者,不应盲目移植,以免花费了高额的手术费却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肝癌晚期肝移植应该被叫停?

    工程院院士、浙医一院院长郑树森认为:“肝癌是否适宜采用肝移植治疗是全球移植界近年来最富争议的问题之一。”他认为对此类移植虽然不完全拒绝,但不建议,不提倡,更不优先施行肝移植治疗。

    据悉,一些主张移植者认为肝移植能够将整个病肝一并切除,消除癌细胞扩散或转移的隐患,达到常规手术所不能实现的根治性目的。持反对意见者则对肝移植术后的高复发率和有限的生存率忧心忡忡,因为复发和转移带来的心理压力及为此的手术、化疗、放疗等措施严重地影响患者后来的生存质量。

    浙江的一些肝病专家认为,肝移植只适合于小肝癌(即肿瘤直径小于5cm尤其是3cm)。肝移植并不适用于大肝癌。晚期肝癌尤其是大肝癌患者在接受肝移植后,大多数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其他地方,加上肝移植后要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而免疫功能降低对癌症病人来讲是大忌,会加速病情复发或是癌细胞的扩散。中国尤其是浙江的肝癌患者绝大多数具有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背景,其中能够耐受肝移植手术并获得根治者不到20%。

    另据报道,在今年上半年举行的一次国际性肝胆胰疾病研讨中,与会专家得出一致结论:肝癌晚期肝移植应该被叫停。

    是否需要肝移植要依病情而定

    专家介绍,肝脏移植手术有着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并不是对所有的肝病患者都适用。如太早期的肝病患者,由于其病症很轻,病情进展缓慢,可终身维持而无需移植新肝,一般医生会建议其在内科保守治疗;太晚期的恶性肿瘤病人也不适用肝移植,只有那些患慢性肝硬化或小肝癌(即癌细胞仅仅局限在肝脏本身)的慢性肝病患者才适合。

    肝移植也有最佳手术时机,专家认为,良性肝病终末期患者只要出现过一次消化道出血现象,在一年内随时有生命危险,应当尽早进行肝移植手术;如果出现过3次以上消化道出血,即使移植了新肝也很难活下去。顽固性大量腹水患者和顽固性低蛋白血症病人靠自身系统已无法维持生命,因此需要立即移植新肝。有免疫性疾病和胆汁性肝硬化等疾病的患者,也需要及时进行肝移植手术。

    肝移植的费用至少在20万以上。对于全身状况较好的普通肝病患者,从入院检查到进入手术,直至出院共需要20万-25万元的费用。而重症患者的费用,依其病情的不同有的要远远高于此数。术后头一年,患者服用的抗排斥药物费用需要七八万,如果还需服用抗乙肝药物,这一年的药费将在10万元以上。到第二年,由于用药减量,需五六万元维持。到第三年,药物再减,可能需要1万-3万元维持。

    肝移植已经成为常规治疗手段

    虽然肝移植并不适用于晚期肝癌病人,但在肝病的其他一些领域,肝移植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治疗手段,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都大幅度提高。浙江省也是全国肝移植的重要阵地。

    据介绍,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器官移植中心之一的浙医一院肝移植中心,目前已完成肝移植430例,患者一年存活率近9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包括全国最小年龄婴儿活体肝移植、国内首例成人扩大右半肝活体肝移植及高龄患者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存活时间创全国最长纪录,胰肾联合移植患者已存活10年余,创造并保持亚洲最长纪录。该院在肝移植的关键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缩短了手术时间,出血少、恢复快,大大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探索了肝移植术后感染、免疫耐受、排斥反应、乙肝病毒再感染和复发等规律,总结了一套有效的防治方法;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肝脏移植治疗晚期重型肝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等。该院院长郑树森院士现还作为主要专家之一,承担国际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中国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记者朱红欣实习生丁涵晰通讯员王其玲)   

 

来源: 每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