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讯】鉴于内地鳗鱼产品被验出含有致癌化学物「孔雀石绿」,香港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周一岳昨日呼吁市民暂时不要进食鳗鱼,当局会跟进了解内地鳗鱼食品含有致癌物质「孔雀石绿」的情况。
周一岳昨日表示,当局会详细与中国内地,特别是质检总局跟进,暂时得知内地有三个省,外输的鳗鱼中对「孔雀石绿」超标,这三个省已停止向外输出鳗鱼。内地有关部门亦已交代所有省市关注有没有用「孔雀石绿」养鱼,并提醒他们注意,尽量不要输出鳗鱼。他说,广东省已回收了所有鳗鱼,但消息指广东省的鳗鱼没有含「孔雀石绿」,当局已要求广东省解释回收鳗鱼的理由。
周一岳又说,食环署亦会在香港有出售鳗鱼的地方进行抽检,如发现活的鳗鱼中含有这方面的物质,当局会禁止售卖甚至销毁。他呼吁市民暂时不要进食鳗鱼,等抽检情况清晰后,会向大家交代。他同时强调,政府今后会加强抽检市售鳗鱼产品,如果发现有问题将立刻回收。
资料﹕孔雀石绿可致癌
鳗鱼被验出有致癌物质「孔雀石绿」,令喜食鳗鱼的港人减少买来食用。曾有组织用动物作实验,显示「孔雀石绿」可能会令老鼠的肝脏出现肿瘤,但国际间就该物质会否令人致癌仍没有确实肯定。
鱼出口正处淡季
【大公报讯】鳗鱼的出口旺季是每年的二月到五月,现在正处于淡季,原来养殖的鳗鱼已经出口的差不多了,新鳗也还没上市,因此这次的暂停出口和回收事件,对广东的鳗鱼养殖户和加工企业的影响并不算很大,不会造成损失惨重。
由于这个季节烤鳗企业的产量并不多,主要的影响也是以养殖户为主,主要是增加了运费和部分订单的损失,另外对日本的出口增加了检验费也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大概是每公斤鳗鱼出口检验费增加了一百日圆左右。
粤鳗制品下月恢复外销
【大公报记者潘纳新广州十七日电】广东省工商联鳗鱼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沛锋今天接受大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广东省的鳗鱼从养殖到加工都没有出现问题,得到了国家商检总局的肯定,鳗鱼制品在下月中将先于其它省份率先允许恢复出口。他并透露,由于现在是国内的鳗鱼出口淡季,这次回收事件对鳗鱼养殖户和加工企业的影响不算很大,损失有限。
粤企业用生态养殖法
陈沛锋透露,这次回收事件的起因是省外一些鳗鱼养殖户误用了已被禁用的「孔雀石绿」药物,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杀虫和消毒。广东的鳗鱼养殖是使用生态养殖方式,养殖和生产企业一向都没有使用「孔雀石绿」,而且由于广东的水温较高,具有非常适合鳗鱼生长的环境,也根本无需使用这些药物。从二○○二年起,广东的鳗鱼养殖和加工企业就狠抓质量关,从培苗、养殖到加工、出口都很严格,质量有保证,得到了国家商检总局的肯定。即使在这次的鳗鱼回收事件中,广东的活鳗仍然被允许出口,是国内唯一允许出口的口岸。烤鳗和鳗鱼制品则是从大局出发,应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暂停出口而已。
出口香港比重占一成
据了解,目前广东有鳗鱼出口养殖户约一百三十家,活鳗出口企业和烤鳗企业各十多家,每周的鳗鱼出口量约八十吨左右,出口地区以日本、韩国、美国、欧盟和香港为主,其中对香港的出口比重约占了总量的一成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