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旅游签证只为专程来深圳看中医。据悉,“中医深圳游”最近已悄然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海外华人中兴起。
现代科技已经很发达了,建立在现代科技之上的现代医学,也对我们的生命形成了日益强大的庇护。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这样一种事实:一些现代医术无力解答的问题,中医或许可以完成。从神农氏尝百草开始,那些漫山遍野的寻常植物就以中药的名义,维系着我们的健康,维系着古典中国的日常生活。至今,在对付某些疑难杂症方面,中医仍然拥有无可质疑的发言权,前面那样的“中医深圳游”现象便是明证。有学者最近在一篇文章里就写道,其一名亲人在患癌而西医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加以中医调理却奇迹般逐渐好转。相信,许多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或体会。
有统计表明,来华的外国留学生中,以学习中医、针灸的人数为最。世界卫生组织设立在北京的国际针灸中心,每年为世界各地培养数百名针灸师,如今,全球已有20万针灸师,开展针灸治疗的国家已达142个。但是,不容回避的是,与此相反,中医在我国却面临日益萎缩的境地。
本来,中医在我国有着渊远流长的民间基础,造成中医萎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愿意学中医的人少了,而中医培养可能比西医更为艰难;比如,一些不法分子盗用中医名义四处行骗而败坏了中医声誉;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于中医药还缺少国际视野下的专利保护意识,削弱了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虽然我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拥有1万多种中药资源与4000多种中药制剂,在出口与专利申请上却不及日本甚至韩国。
不过,今天,在我们这个中医的故乡,中医的价值也慢慢回归,如我国拟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医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我们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文化如何在向后看的同时也向前看,如何达成与现代化的和解乃至融合?我们需要从“中医深圳游”现象中,进行这方面的叩问与思考。 (李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