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214>>本页

白血病男孩病房里过“六一” 

我爱祖国的蓝天2005-6-1

  儿童节,是每个孩子都应该露出笑脸的日子。14岁的丁大胜呆在鼓楼医院的病房里,孤独地看着窗外。窗外,除了高楼只有高楼。丁大胜希望能有一只鸟儿飞过,告诉他:妈妈为什么带着妹妹离开自己,爸爸还会不会回来看自己。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丁大胜把医护人员的关心当成了寄托。昨天医护人员为他送来了他最想要的红领巾,为他过了一个儿童节。可是他还是想起了爸爸妈妈。他想着想着就哭了,他说自己不能哭的,自己是个小男子汉。可是这个小男子汉还是哭了。他昨天对记者说,“叔叔,我想在病好后找到我的妈妈。”一切,都是因为他得了白血病。在这个初夏,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日子,他一个人守着他的儿童节,等待着亲人的身影。记者来到鼓楼医院十一楼血液科病房,+5床上空无一人,床头上放着一本小学语文课本,柜子上放着一个刚削好的苹果。“是来找大胜的吧,一个人去洗头了,小家伙挺能干的”,一旁床上的病友这样说着。几分钟后,一个小脑袋从来回走动的人群中冒了出来,头上已经没有头发。小家伙很利落地放好脸盆,戴上口罩坐在了床沿上,不好意思地摸着头,“真不好意思,做了几次化疗,头发不停地掉,干脆全剪了,有点难看。”他的开场白让记者感觉,这是个懂事而开朗的孩子。

  几元钱治疗“腿疾”

  丁大胜是马鞍山当涂县新市镇联山村联山小学的五年级的学生。“生病前一点感觉都没有,就是腿突然疼起来了。”丁大胜告诉记者,今年1月初的一天,他的双腿突然一阵阵酸疼,起初不是很明显,他也就没有太在意。但随后的几天,情况迅速恶化,双腿走路都站不直,丁大胜这才告诉了父亲丁正财。“应该是感冒吧,休息几天就好了。”身为庄稼人,丁正财起初并没有将儿子和那可怕的病联系在一起,他也不敢那么想。“可能学习累着了,挂点水。”就这样,父亲带着儿子在村里的小医院配了几服药,前后不过几块钱。1月中下旬,大胜的“腿疾”已经到了不能正常走路的程度,脖子也鼓了起来。学校老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建议丁大胜家人带其到大医院看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丁大胜来到了县城里的医院,医生初步检查后当即给孩子做了骨穿刺。诊断的结果极其残酷,“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行字让丁大胜一家人目瞪口呆。“不会是真的吧。”丁正财想让医生再查一次,但得到唯一一句有用的话是“这里的医疗水平有限,还是到南京看看吧,或许能治好。”今年3月30日,丁大胜被父亲送入了鼓楼医院,报告证实了当涂医院诊断的病情。紧接下来的日子里,丁大胜做了几次化疗,情况有了好转。

  9口人挤在稻草屋里

  丁大胜一家都是务农为生,守着5亩稻田,外带着一个种着菜的小山头,奶奶、大伯、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大姑妈、大姑妈的儿子,一家9口人就挤在三间泥巴稻草砌成的屋子里。“我们都只靠这几亩地生活,种出来的稻子都不够自己吃的。”由于家里贫穷,丁大胜刚懂事的时候就帮忙打理家务了,饭后的锅碗清洗,帮着父亲抬水种菜,都一手“承包”下来。“我是哥哥啊,要照顾着弟弟妹妹们。”艰苦的生活让丁大胜早早担负起了生活的重担。由于长时间的劳动,丁大胜的个子要比普通孩子矮小许多,“我8岁时就不长个子了,到现在还是那么高,看上去和我实际年龄不一样吧。”大胜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由于生活的贫穷,丁大胜很少看到肉,“家里种的粮食都不够吃,还未到年关,口粮就没有了。”在大胜的记忆中,他家里是没有早饭这个概念的,一天只有两顿。过年时,父亲才从集市上称上点肉回来,每次这个时候他是最块乐的。“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鼓楼医院的阿姨们今天买了蛋糕给我过节了。”大胜抚摩着手中的一个蛋糕盒显得十分开心,“我还戴上了红领巾,也是他们给我的,好漂亮啊。”他开心地摸着红领巾。

  “妈妈跟别人跑了”

  在生病的日子里,丁大胜的衣食起居都由父亲一个人忙碌张罗。“妈妈没来吗?”有位病友的话立刻让小家伙的眼圈红了起来,“我不怪她,她是我的妈妈,家里穷,出门了。”大胜掰着自己的手指头,声音渐渐小了下去。得知了儿子的病情后,丁大胜的妈妈张彩霞(化名)突然不见了踪影,后来家人打听得知张彩霞和一个68岁的远房亲戚到河南去了,临走时带上了大胜年仅12岁的妹妹。“妈妈在4月初来了两天,是大姑妈把她从河南找回来的,妈妈坐在床边看着我,不停流泪,我知道妈妈也没有办法,她没有钱给我看病。”丁大胜的话成熟得很难与其实际年龄相称。两天后,张彩霞就走了,再也没有出现在儿子的床前。

  “爸爸回家农忙了”

  转眼已近两个月,丁大胜在医院精心治疗下已经有了很大的起色,在进医院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体重从28公斤增加到了31公斤,周围的病友都为丁大胜叫好。欣喜之余却满是忧愁。为治病,丁大胜已经花去了两万多元,“这些都是学校师生一角角攒给我的,还有姑妈的钱。”对于治疗费用,丁大胜算得非常仔细,“住医院的时候家里已没有了一分钱,都是从亲友那借的,病好了一定要还给他们。”丁大胜告诉记者,爸爸丁正财两天前就回家了,为的是抓紧时间多在5亩地上插好稻秧,早一天有收成,早一天好有钱看病,“5亩地的钱可以用一阵子吧。”丁大胜突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正当记者不知如何回答时,大胜的头又低了下来,沉默了一会,“那天我听到了,爸爸说家里实在是没有钱了。”两行泪水从湿润的眼睛中流了出来,转眼渗进口罩。“我不想死,能帮帮我吗,我会回报社会的。”丁大胜眼睛里求生的渴望让记者不忍再看一眼。

  经费充足三年可治愈

  “孩子的病应该还是有希望治愈的。”鼓楼医院血液科负责为丁大胜治疗的许景艳副主任医师介绍。据介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在青少年恶性肿瘤病中死亡率是比较高的,但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预后效果也是很好的。目前,丁大胜经过一个疗程的化疗,病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按照目前状态,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经过大约三年正规的放化疗,丁大胜的病很快可以康复。“现在主要是资金问题。”许医生告诉记者,三年下来的医疗费用至少要十几万,这对一个贫困的家庭是个不小的负担。记者手记:今天是儿童节。丁大胜儿童节的最大愿望是戴上“红领巾”,这个愿望昨天医院的医生已经满足了他。昨天,他在接受采访时一直摸着那条红领巾,说自己好希望爸爸妈妈在身边,好希望自己病好后去找妈妈。他在说到自己的未来时又那么充满渴望,他说他不想死。这么小的孩子却要承受如此生命之重,这让记者的心头也感觉沉重。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去看看他,帮帮他,好吗?(记者王国俊 陆陵)

来源: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