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津医大总医院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神经肿瘤学家浦佩玉教授经过20年潜心研究,并主持的重大科研课题“脑胶质瘤基础与临床研究”,日前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在脑胶质瘤发病机理和基因治疗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脑胶质瘤的认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研究首次发现中国人脑胶质瘤基因表达与欧美人有不同之处,且不同恶性程度和不同类型肿瘤的基因表达有明显差异,这一发现将使中国人脑胶质瘤治疗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
脑胶质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由于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了,严重制约了对脑胶质瘤疗效的改进,目前临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患者在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后,生存期仅一年左右。因此该病一直是神经外科领域亟待解决的大难题。
浦佩玉教授曾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从事脑胶质瘤研究,1985年回国后率先组建了神经肿瘤研究室,开始重点进行脑胶质瘤的系列应用基础研究。该课题除对胶质瘤基因研究取得突破外,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脑胶质瘤染色体数目与传统经典化疗药物之间的敏感关系,同时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某些基因投递系统的研制,顺利将载药纳米微粒直接应用于胶质瘤基因治疗和化疗,这些都为脑胶质瘤治疗开拓了全新的基因治疗及聚合治疗优化策略。目前,该课题研究成果已投入临床应用,并显示出了非常良好的治疗前景。“脑胶质瘤基础与临床研究”中有10项子课题纳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为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市科委重点项目。目前该课题已发表研究论文180篇,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25名、硕士16名。(记者赵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