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206>>本页

婚前打一针宫颈癌疫苗

——快报记者专访宫颈癌疫苗主创组专家徐爱娣

我爱祖国的蓝天2005-4-23

  卫生部召开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通报会上公布,我国首个癌症预防疫苗———宫颈癌疫苗现正在我国进行最后一期的临床试验,这一实验如果完全成功,标志着我国有望在未来彻底消除宫颈癌。

  记者电话连线了全国宫颈癌防治协会专家组成员,此次宫颈癌疫苗的研制人员之一,上海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的教授专家徐爱娣。徐教授告诉记者,此次实验已经进入到了临床三期,虽然距离人们使用这种疫苗还会有一段的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攻克宫颈癌的疫苗是可以顺利推出来的。

  我国首次预防癌症的疫苗就选择宫颈癌是有原因的。徐爱娣教授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只有宫颈癌的致病原因简单明确,它的发病机理完全是因为受到一种叫做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这种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必备条件。所以也就给我们提出了预备防治的机会,那就是找出HPV的克星。

  宫颈癌疫苗,结婚之前注射

  宫颈癌疫苗的适合人群,并不是已婚妇女。徐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宫颈癌低龄化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有的女性甚至在20岁出头,就被确诊为宫颈癌。“疫苗”的研制也是应景而生。所谓“疫苗”起到的完全是一种预防、防止的作用。所以女性在正式开始性生活之前,是最佳接种时间。徐爱娣教授告诉记者,疫苗一旦问世,18岁到20岁之间的年轻女性,为最好接种年龄。

  到目前为止,虽然攻克宫颈癌的疫苗已经进入了临床三期,但想知道疫苗的实验效果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徐爱娣教授介绍,参加疫苗的实验对象大多是年轻的女性,要想预知她们注射疫苗后的结果,其效果也要在二三十年后才能显示出来。因此专家建议,目前对宫颈癌还是要早诊早治。

  宫颈癌和“性乱”无关

  目前,我国每年的宫颈癌新发病例13.15万人,很多人甚至一些医生都认为这是一些“开放”女性自食其果。其实这种想法根本是无稽之谈。徐爱娣教授告诉记者,梅艳芳、李媛媛就是受到一种病毒名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而不治身亡的。这种病菌存在于70%~80%的成年女性体内,有90%的女性可以自己产生抗体,而不发病。另外那10%的女性极少部分会诱发宫颈癌。

  所以,导致宫颈癌的原因非常明确,它不是简单地通过不洁性生活传播。而女性的宫颈炎、宫颈糜烂等妇科炎症大都是一些良性炎症的感染,患者没有必要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它和癌症并没有最直接的关系。只要定期做好普查工作,坚持筛查各种妇科病的可能,就能降低癌症的病发几率。

  全球每年20多万妇女死于宫颈癌,宫颈癌是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2位的恶性肿瘤。

  全球每年约有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80%的病例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仍有新发病例约13.15万人,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8%。(见习记者蔡蒴)

 

 

来源:城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