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203>>本页

吉林省今年要治电磁污染

我爱祖国的蓝天2005-4-9

    电磁辐射成第四大污染源

    手机、电脑等无线通信、高频设施对环境进行的电磁辐射污染,已成为继水、空气、噪声之后的人类第四大污染。昨天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环保局决定开展电磁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

    我省关于电磁辐射污染的信访事件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大部分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在规划和建设时往往只考虑运行方便,信号清晰,而对人体电磁辐射防护方面考虑不足。许多发射塔、变电站被规划到人口稠密的居民区,且未经环境保护部门的监测、评价和验收就擅自建设和运行,给周围环境和公众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污染隐患。

    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在今年开展电磁环境污染源申报登记工作,吉林省是全国电磁环境污染源申报登记试点省份之一。本次电磁环境申报登记的行业和污染源主要有:广播电视类:广播电视信号类发射台和差转台;无线通信类:移动通信GSM网络,CDMA网络基站,各类无线通信、雷达及导航等无线发射设备;工业、科学、医疗应用类:电流在100安培、电压在10千伏以上的高频设备、核磁共振设备等;高压输变电类:变电站和100千伏以上的输电线及地下电缆;交通类:电车、轻轨和电气化铁路。治理电磁辐射是今年我省环保工作的重点,在此次对电磁环境污染源登记摸底后,对于不进行申报登记、自行建设的电磁辐射源单位及不进行影响环保评价的电磁单位,要依法进行查处。(记者 杨益 通讯员 刘苏霞 陈丽敏) 

    相关链接

    电磁污染:长期生活在高工频电磁场(高压输电线和家用电器)环境中的人群会产生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肿瘤发病率高、胎儿生长缓慢等症状。

    而CT、核磁共振等射频电磁辐射主要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有影响。手机等微波辐射可致头痛,恶心,眩晕,激动,失眠,辐射局部烧灼感,高血压,视力下降,心率和体温失常,皮疹,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下降等症状,也可有影响生化指标的波动,对神经系统、眼晶体、心血管系统、血液、免疫系统、消化系统都有影响。据调查显示,在电磁辐射环境下白内障等的发生率高达40%~48%。
 

 

 

来源:新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