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创的这种治癌技术已治愈40例再障病人
造血和免疫功能障碍患者再也不用苦苦等待骨髓配型和捐赠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一项新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只要利用病人自身的血细胞,在体外经过科学处理后回输给病人,即可恢复造血和免疫功能,且费用仅仅是骨髓移植的1/10至1/2。
该技术世界首创
记者昨日获悉,广州军区总医院采用被列为广东省重点科研项目的细胞免疫治疗新技术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严重造血和免疫功能障碍获得重大突破,200多例病人中有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全部临床治愈,其余的肿瘤、白血病、红斑狼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硬化病等病人的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肿瘤缩小甚至消失。经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检索,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用该疗法治疗骨髓再生障碍性疾病的研究报道。
新疗法省钱省时
据广州军区总医院生物治疗中心杨德懋博士介绍,造血和免疫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病,目前国内外医学界治疗手段有限,疗效不理想。病情严重者需进行骨髓移植,但骨髓配型难找,费用高,危险性大。
2001年10月,广州军区总医院与广州市扬帆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合作,终于找到了一种独特的新方法--利用病人自身或他人的血细胞,在体外经过科学处理后,再回输给病人,即可达到恢复病人造血和免疫功能的目的。
这项科研成果经过近200例临床检验,不仅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而且成本低,比如,一个因苯中毒而成为再障的患者,最快一个月花1.6万元即可治好,而如果用骨髓移植则需要20万元以上。
杨德懋指出,平均每10万人中就有7.4人患上再障,在此之前要治疗再障,骨髓移植是唯一的办法,目前我国骨髓配型成功率不到1/3,平均每个病人花费在二三十万元以上,还不包括输血等其他费用,每年都有大量病人因找不到配型的骨髓,或难以承担高额的手术费用而死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40例患者全部治愈
自2001年以来,广州军区总医院对40例再障患者进行了生物治疗,经过最短4个星期、最长1年半的治疗,40位患者全部临床治愈,其中第一例病人已经健康存活了3年。
据悉,该科研项目部分研究成果先后在第二届世界临床免疫年会、第46届美国血液年会(2004年)及世界权威专业学术刊物《BLOOD(血液)》(2004年)等多个权威学术杂志发表。该科研项目将于明年结题,在经过足够的病例临床验证及专家鉴定后,该疗法才能正式向全国推广。
造血和免疫功能障碍
造血和免疫功能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肿瘤病人大剂量放、化疗后,造成骨髓严重抑制,造血功能不足,免疫力进一步下降;
白血病人骨髓移植过程中造成骨髓严重损伤;
某些药物毒副作用对骨髓造血功能造成破坏;
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等)引起骨髓造血细胞破坏,导致病人贫血、出血。(记者曾文琼 实习生吴扬莉 通讯员陈武强 周民伟 刘正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