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移植是其它方法不能治疗的终末期肝病的最好方法。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病患者是全球其它国家肝病患者的总和。
目前,全国有2亿多人患有肝病,其中几百万病情很重,每年约有上万人需要肝移植。但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只有很少人能移植新肝。
全球每年有近万例肝病患者通过肝移植而得到了舒适而有活力的生活。
名人效应引来众多患者
傅彪手术的成功,在国内影响很大。昨天,记者在武警总医院肝移植中心就遇到了三四拨从外地赶来的咨询者,他们就是看到术后精神奕奕的傅彪,才下决心接受以前医生曾经建议过的高风险手术——肝移植。
据该中心主治医师、傅彪医疗组组长刘煜介绍,如今,不仅是该中心,各医院肝移植中心都出现比往常多的患者和家属,他们有的专程来咨询,有的要求手术。
对于年后出现的肝移植名人效应,该中心副主任陈经国说,患者和家属希望改变生存质量的心情他能理解,但是对于有些显然已经过了最佳移植时机的患者,他并不主张盲目移植,以免花费了高额的手术费却不能取得想象中的预期效果。
很多恶性肝病患者往往是在到处看病的过程中,因耽误了治疗而把病情拖到晚期,从而失去手术机会的。
傅彪每次复查都去鼓励病人
需要肝移植的病人多年受肝病折磨,生活质量很差,许多人对生活感到绝望。这个时候,他们不易听进医生的劝告。相反,有过亲身经历的病友的经验,对他们非常有说服力。
“傅彪每次回来复查,都会特意到病房来转一圈,去每个病房鼓励病友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武警总医院肝移植中心护士长王红介绍说,傅彪的现身说法,的确能帮助病人心态平稳地经历术前术后的几个关键阶段。
“傅彪本人术前的心态就很平和,术后也是乐观向上,所以他恢复的很好。”在刘煜记忆中,还有一位比傅彪更模范的病人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是一位做手术时已70岁的神五功臣。
刘煜说,这位学者病人未发现肿瘤时就查阅过国内外肝移植资料,对该手术的认识非常清晰。他在单位体检时偶然发现肿瘤后,马上决定做肝移植手术,此时的他正处于最佳手术时机的肝癌早期。
术后,这位理智的学者最早下地活动。刘煜说,一般的病人是在一周后由家属搀扶着下地在床边活动,而这位模范病人却在第4天就下地了,一周后就开始在走廊里溜达,第10天就自己去打开水了。
刘煜强调,病人术后恢复的状况与本人的心态关系很大。如果人人都能达到上述模范病人和傅彪的状态,术后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的时间也就快。
肝移植5年存活率达八成
“不仅病人和家属对肝移植的预后效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很多大医的医生也不认可这一手术。”刘煜说,这是因为我国的肝移植手术开展的时间短,许多非肝移植领域的医生对此技术的进展还不了解的缘故。
其实,现在我国已经有了很成熟的肝移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早已走出肝移植的摸索阶段,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都大幅度提高。其中,良性肝肿瘤、肝硬化、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移植后的一年生存率在90%左右,5年生存率达80%,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存活时间最长的肝移植患者还在世,已有“10岁”。刘煜说,国外存活最长的肝移植患者是在年轻时做手术,在术后第35年去世。与我国不同,国外患者大都是在年轻时实施手术,术后成活率基本上超过10年,他们往往死于其它疾病。
术后病人上班游泳不稀奇
过去,许多人都认为肝移植以后病人也基本上是个“废人”,只能赖赖巴巴地活着,不能工作和正常生活。刘煜认为,这是人们对肝移植最大的误区。现实情况是,只要遵医嘱恢复得好,许多人不但可上班,还可参加打球、游泳、爬山等运动。
病人术后存活率和生活质量之高,不仅使国内病人慕名而来,国外患者经口口相传,也来华接受肝移植手术以期获得重生。刘煜说,乙肝病人通过术后的长期抗乙肝病毒治疗,还可完全阻止乙肝再复发。
围手术期费用至少20万
目前,该中心的近50张病床已全部住满,基本上都是等待移植的患者。对于全身状况较好的普通肝病患者,从入院检查到进入手术,直至出院共需要20-25万元的费用。而重症患者的费用,依其病情的不同有的要远远高于此数。
术后头一年,患者服用的抗排斥费用需要七八万,如果还需服用抗乙肝药物,这一年的药费将在10万元以上。到第二年,由于用药减量,只需五六万元维持。到第三年,药物减多后费用更低,最后可能只需要1-3万元维持。
肝移植的适应症
没有禁忌症的终末期肝脏疾病疾患都视为肝移植的适应症,主要包括:暴发性及进行性肝功能衰竭;终末期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早期,无血管浸润及其它部位的转移);先天性代谢性肝病;先天性胆道闭锁症。
肝移植最佳手术时机
良性肝病终末期患者只要出现过一次消化道出血现象,在一年内随时有生命危险,应当尽早进行肝移植手术;如果出现过3次以上消化道出血,即使移植了新肝也很难活下去。
顽固性大量腹水患者和顽固性低蛋白血症,这样的病人靠自身系统已无法维持生命,因此需要立即移植新肝。
有免疫性疾病和胆汁性肝硬化等疾病的患者,也需要及时进行肝移植手术。
肝移植历史
40多年前,国外开始进行肝移植手术,期间也走了一些弯路。现在,肝移植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方法已取得很大进展,移植后一年存活率从20年前的1/3提高的现在的80%-90%。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也开始肝移植手术,由于当时手术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成熟,半数患者在术中就离开人世,有幸下了手术台的患者存活期也很短,最长的才2个月。于是,这项手术在80年代末停了下来。
1994年,当时年仅32岁的沈中阳带领4名20多岁的年轻人,在天津重新开启了我国肝移植手术之路。从1994年到199 9年,沈中阳等人先后开展了几十例肝移植手术。期间,通过向国外学习先进手术技术和成熟管理经验,我国也逐渐走出了肝移植的摸索阶段,病人的生存率大幅度提高。
目前,我国肝移植技术水平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有些达到国外技术水平。据悉,仅在沈中阳领导的东方器官移植中心的5个分中心,去年就做了700多例肝移植手术,创下年内肝移植数量世界第一的记录。去年,该中心还创下肾移植全国第一的最高记录。
这5个分中心在天津有3个,另两个分布在北京和山东。武警总医院肝移植中心即为其中的1/5,这里是北京地区最大的专门的肝移植中心,去年该院共做此类手术108例。2002年4月26日,武警总医院肝移植中心做了第一例肝移植手术,病人目前还在世。
据武警总医院肝移植中心主治医师刘煜介绍,2002年该中心做了34例肝移植手术。2003年,手术量增加到103例。2004年,手术量达到180例。2005年头两个月已做了52例,其中47例集中在1月,还有两例是肾移植。
链接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消化功能;产生凝血因子,酶;储存铁,维生素和能量;消除有毒物质。
肝脏疾病是由于遗传基因、酒精、药物性因素,病毒感染等引起的肝脏结构和功能损害。其中,进行性肝病最终会导致肝功能衰竭、肝硬化、肿瘤及其它器官病变,也可能会产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肝性脑病。此时,内科保守治疗及一般的外科治疗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肝移植是惟一的根本治疗方法。(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