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嘉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教授 李佛保
手术是通过切除病变,保护健康组织的手段。但开放显露看清病变及周围关系需要大切口,这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要看清组织,可以通过放大镜、电视、显微镜、导航仪、术中CT等先进仪器,从小切口就能达到传统肉眼能看见的范围。微创的出现弥补传统手术的先天缺陷,使原来许多无法或难以手术治疗的疾病得到治疗。但微创手术是有适应症的,不能随意扩大,更不能盲目开展。
不可滥用微创手术
微创手术有时很神奇,比方软骨脱落到关节腔内,形成关节腔内的游离体(也称“关节鼠”)。这只“老鼠”可聪明了,它有时藏在滑膜里,有时躲到韧带后面。从前,用传统手术切开关节,创伤会很大。医生利用关节镜,轻而易举便“逮”到这只捣乱的“老鼠”。由于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受到不少医生和病患的追捧,然而,目前有部分微创脊柱外科医生出现“拿来主义”,不加思考地使用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患者甚至对其一无所知,只好听信于医生,有时后果事与愿违。
日前,50岁的蔡姨在家搞卫生,在搬东西的时候,不慎摔倒,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后被家人发现,赶紧送到附近的小医院。医生未查明是否爆裂性骨折,草率选择了微创骨水泥注入椎骨手术。结果因骨缝过大导致骨水泥漏到椎管,烧坏部分神经造成患者瘫痪。这个教训是永生难忘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医学之父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提出手术不要做得太多。李佛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微创具备伤口小、康复快等特点,使医生和患者乐于接受它。但国内近6年的经验显示,盲目地扩大适应症无疑是危险的。比如腰椎间盘突出,当中真正需要做手术的可能只有10%-25%左右。部分简单的可做微创手术,但复杂的还是开放性手术安全、彻底、有效。因此,任何情况都必须从病患的具体情况出发,切不可滥用微创手术技术。
根据多年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李佛保表示,微创技术虽好,但要避免不幸事件的发生,关键是要把握好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为了开展微创而微创。
微创不可代替开放手术
微创技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各有千秋。微创技术脱胎于传统开放手术,又高于传统开放手术,但不能代替传统开放手术。李佛保表示,微创虽然优点多多,但也有其局限性。微创是在极小范围内施行,因此要非常精细、准确,不可能什么病变都“微创”。否则,微创也会酿成巨创。比方说肿瘤体积很大,只有使其充分暴露,才能把肿瘤切除干净。倘若盲目选择微创手术的话,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而且无法把病变组织清除干净,最终很可能要重新采用传统手术才能把病灶清除干净。
有鉴于此,李佛保认为,医生要设身处地地为病患考虑值不值得做,用什么方法做和什么时候做。而病人也应相应提高对微创技术的客观认识。另外,微创需要在高科技设备和器械下操作,难度远高于传统手术,因此必须到有条件的医院做微创手术。 (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