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201>>本页

“徐州幸子”再次呼唤“学生大病救助基金”

我爱祖国的蓝天2005-3-29

    昨日,《新华日报》报道了徐州为一位患白血病少女捐款的感人情景,催人泪下。

    但是,记者注意到一个数字:各界人士踊跃捐款了2万多元,可是,为了给这位少女治病,她父母已花了近20万元,要想挽救她的生命,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还急需30多万元的医疗费。还有28万元的缺口如何解决?

  近几年来,此类事情不少。今年一月,南大一位被同学誉为“德语皇后”女生被诊断得了白血病,南大师生为她募集到25万元。据称,这在南京高校爱心募捐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可正当南大师生在期盼她能用这笔捐款战胜病魔时,该校又一位同学被查出患了癌症,急需救援。 

    除了应急的爱心捐款以外,我们还有其它更有效的办法吗? 

    江苏省红十字会刘洪祺常务副会长对记者说,对学生的大病救助要未雨绸缪,建立“学生大病救助基金”是一种好办法,但是,对这种基金的捐赠、管理和使用,都应该有章可循,得到法律、法规和制度的保障和支持。捐赠的范围也不要局限于学生之间的互助,社会各界平时都可以向此基金捐款,使其越来越多,作用更大。他举例说,美国癌症协会专门有一个“患癌学生基金会”,起先只是一个人捐了几万美元的“种子”善款,后来越长越大,现在支持着美国患癌学生上大学的费用。 

    南京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徐苹所长认为,目前,在国家财力尚无法大量承担所有学生大病救治费用的情况下,社会应急爱心捐赠是必不可少的,但采取互助救助的办法,既可以较好地解决大病学生的医疗费用问题,也可以有组织和有计划地吸纳民间善款,扶助贫困家庭患大病的学生。 

    据南京市江宁区教育部门介绍,该区在2002年开始由政府、教育局、红十字会、医保办和医院有关人员组成,成立了“江宁区中小学生重症住院医疗‘红十字会爱心互助金’审定小组”,出台了《南京市江宁区中小学生重症住院医疗“红十字爱心互助金”管理办法》,并决定收费标准为每学期5元,学生自愿参加,特困生可不参加。每学期收费一次。收费在物价局进行了登记。目前学校参加率达到100%,除2%的特困生免交,学生参加率已达到100%,免交的特困生同样享受此基金。自2002年来,平均每年有10万多人参加,总收入326万余元。互助金建立以来,共兑付711人,共计304万余元,其中兑付万元以上的92人,最多的一位学生已经享受8.3万的互助金救助。重点支持对象为患白血病和心脏病等大病的学生。 

    有关人士说,如果此法推广到整个南京市,仅学生互助金就能解决很大的问题。上海就有200多万学生参加“大病互助基金”,可用于救助的基金十分雄厚。 

    据悉,目前,南京一些大学也正在加紧研究“大学生重症救助基金”,将坚持自愿的原则设立此基金。如南大这样的高校,每年患白血病和癌症之类的重症大学生约3—5人,如果“大学生重症救助基金”每年能拿出100万元,患重病同学的医疗费基本可以无忧了。 

    有关人士都认为,建立“学生大病救助基金”是一件好事,但一定要与提升公民,特别是孩子们的公益意识和善良心态结合起来,不要流于形式,交钱就完事,如上海“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基金管理办公室”每年都要给家长写一封感谢信,进行价值观和公益意识的教育。(顾德宁)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