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200>>本页

政协委员:广州亟待建立新型儿童医疗互助基金

我爱祖国的蓝天2005-3-24

  让孩子有笔救命钱

  孩子突得重疾,天文数字般的医疗费,拖垮多少家庭,多少孩子因无钱医治而夭折?!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和有制度保障的基金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今日上午,广州市政协委员黄南冰等联名递交提案,呼吁广州应参照上海经验,尽快建立以“低筹资,广覆盖,互助共济”为原则的儿童医疗互助基金!

  孩子病重家庭破产

  无法得到保险金,家长只好卖房募捐

  4岁男童颜昊恒去年8月在省人民医院确诊患有急性淋巴白血病,医生说,他需要进行两年的化疗,共需20多万元,如果化疗效果不好,还要进行骨髓移植,约30万元。小昊恒的化疗进行了半年,已经花费了十几万元,是这家三代人几十年的积蓄,再治疗下去,他们只能卖房子了!

  因付不起治疗费,数以万计的重病孩子不得不挣扎在死亡边缘,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甚至丢掉宝贵生命。全国白血病患儿的住院率仅为10%左右,约90%的家庭因为贫困而放弃为孩子治疗。广州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中,仅10%-15%的重型患儿能接受移植手术,大部分患儿只能靠定期输血来维持生命,多数患儿到十岁左右就会因肝硬化等病死去。

  中国的孩子是排除在社保体系之外的,而商业保险在考虑到重大疾病的巨大经营风险时,多把恶性肿瘤、各种肾病、血液病、精神病等拒之门外,至于先天性心脏病、地中海贫血这种先天性疾病连入保险的可能都没有。所有的风险无可避免地落到家长肩上。负担不了了就卖车卖房,卖完了就向社会求助、募捐。

  一年30元解决难题

  成立互助基金,得病每年可得10万元

  “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所有的家庭牵起手来,互助共济,就不同了!”黄南冰委员在提案中呼吁———参照上海的做法,建立“广州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基金”!每学年每个儿童只要交纳30-50元,参加者如患一般的疾病住院,可凭住院证明和基金医疗证明免交一定的医疗费用;一旦患上血液病、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医疗费即可由基金全额或大部分金额支付;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每人每年最高金额累计可达8-10万元。以小昊恒为例,他从出生起最多只需交纳200元,但从他3岁发病治疗的两年间最多可领到20万元的互助金,足以支付他的化疗费用。

  少儿住院互助金应以“低筹资、广覆盖”、“互助共济”为原则,面向广州每个0-19岁少年儿童,从机制上解决过去一家一户的局限性,实现全社会共同承担风险。为了确保基金的顺利运作,黄南冰委员还建议由广州市政府协同市红十字会、市教育局、市物价局、卫生局等部门成立专门机构,制定监督管理机制。

  此基金并非彼基金

  互助基金靠的不是爱心而是制度保障

  黄南冰委员在提案中呼吁建立的这个互助基金,与广州现有的针对儿童重病给予救助的基金会否重叠?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儿童若身染重病,可以获得救助的基金渠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根据《广州实施学生疾病扶助办法》向广州市教育基金会求助,另一个是向广州市妇联设立的“救治重症儿童基金”求助。但这两个基金与互助基金有很大不同。如这两个基金以“救助”为主要目的,主要针对个别家庭贫困人群,而非“互助基金”以“互助救济”为原则,惠泽每个参加者。另一不同在于,前两者的资金来源是社会个别单位人群的爱心募捐,缺乏制度的保障,在实际操作中,已频频告急,而后者来自每个家庭定期交纳,来源有保障,可以越滚越大进入良性循环。

  几年间,这两个基金在广州重症儿童的救助上功不可没,但由于受资金的限制,提供的资金在一万元到几万元不等,对于动辄需要几十万元的白血病等疾病无异于杯水车薪。

  上海模式已经成功

  运作九年,已支付4亿多元住院费用

  记者从“上海市少年儿童住院互助基金”管理办公室了解到,从1996年,由上海市红十字会、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教委联合组建的该基金,经过9年的健康运作,至今先后为55.8万人次的患儿,支付了4.1亿多元的住院费用。目前上海已有95%以上的在校生和学龄前儿童参加了基金保障系统,该项基金有力地保障了上海市200多万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有效地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9年来,这项基金在不断地成熟,进入良性循环,从2004年9月1日起,0至5周岁儿童每人每年交费60元,6至18周岁每人每年交费50元,报销比例已经提高到总费用的50%,每人每年最高累计支付额由8万元上升为10万元。更可喜的是,去年9月,有6万多名外来人员的入学子女,被纳入少儿住院基金的覆盖范围。

  借鉴上海的成功经验,北京、青岛都已启动了少儿住院医疗互助金,武汉、成都、济南、苏州等城市也在积极筹备中。

这名患有白血病的小女孩是得到现有基金救助的幸运儿之一。郭晴/摄

专家们正为一名八个月大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做诊断。郭晴/摄

  记者调查

  广州两大儿童救命基金

  曾经救人无数如今捉襟见肘

  广州市儿童若身染重病,可以获得的救助渠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根据《广州实施学生疾病扶助办法》向广州市教育基金会求助,另一是向广州市妇联设立的“救治重症儿童基金”求助。这两大基金运作情况如何?记者了解后发现,这两大基金都是依赖社会募捐,均面临捉襟见肘、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资助幅度和资助范围无奈“缩水”。

  教育基金资助幅度悄然“缩水”

  广州市教育基金会通过两次扶困助疗专项资金募集活动和第四届“教育基金百万行”,共筹集到专项资金764万元。自1998年开始向广州重症学生提供资助起,截至去年底共投入专项基金659万元,帮助学生人数达205名。

  根据《广州实施学生疾病扶助办法》规定,凡是符合“广州户籍”、“家庭贫困家庭年总收入低于5万元人民币”、“在广州全日制学校就读”等条件,患有心肌梗塞、恶性肿瘤等9种重大疾病的学生,可向基金会一次性申请到最高2.8万元的资助,用于治疗。对于扶助为何设立如此多门槛,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一脸无奈,“看看我们有多少钱就知道原因了!”

  到今年初,这笔专项资金仅余100多万元!今年2月1日《办法》重新进行修订,将原来若购买任何保险,可额外获得2万元的资助额,下降为5000元,这条规定本来是鼓励家长为孩子购买健康保险,培养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但受资金面临枯竭危机,只能悄然“缩水”。

  基金会计划用这100万元坚持完今年,这期间再重新向社会募集资金,以续断炊。可记者从登记册上看到,从春节后的3月9日至22日,短短十几天里,已先后有11名符合条件的申请者登记,其中8人的申请得到批准,已经用去了近20万元。

  重症儿童基金无奈“挑肥拣瘦”

  广州市妇联设立的“广州市救治重症儿童基金”,是国内第一个用于资助重症儿童的专项基金,从2001年成立至2004年6月,基金会共筹集了1500多万元资金,分10批救助了200多名家庭贫困、广州户籍的重症儿童,其中近120名儿童治愈康复,对于挽救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广州重症儿童,起到了巨大作用,有“救命基金”的美誉。

  但并不是每个申请的重症患儿都能得到基金的救助,一些白血病、地中海贫血患儿在向基金申请救助中遇到困难。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重症儿童基金治疗专家组组长黄达德向记者介绍,重症儿童基金成立之初并没有对救治对象进行限制,但资金的捉襟见肘,只能优先考虑更有治疗价值的患儿。“救治一个白血病孩子的钱,可治10个先天性心脏病!资金有限,钱只能花在刀刃上!”

  这个旨在挽救孩子生命的救治基金,自身遭遇了严重的资金贫血,由于资金来源也主要是依赖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爱心捐助,资金有限、需求量大,频频发出告急讯号,一度账面上只剩下100多万元!

  基金会力不从心!递交了申请报告的重症儿童中,只有少数接受了救助治疗,更多的孩子只能在病痛的折磨中苦苦等待,一些人等不及专项基金的救助就夭折了……  (记者 陈辉 阮巍 实习生 徐靖)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