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子宫长肌瘤 留还是不留? | |||||||||
|
|||||||||
我爱祖国的蓝天2005-3-16 |
|||||||||
据调查,在35岁以上的妇女中,至少有20%的人子宫长有肌瘤。由于发病率高,该病被称作“妇女第一瘤”。不少女性在得知自己子宫里长有瘤子时很紧张。她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得了子宫肌瘤哪种情况下需要治,哪些情况下不需要治?治是吃药好呢,还是通过手术切除好?就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们采访了华西协力医院的李建琼主任医师等专家。 肌瘤症状各不同 子宫肌瘤的典型症状为月经过多与继发性贫血,也有一些患者无自觉症状。肌瘤的症状一般与生长的部位、大小有密切关系。如粘膜下及肌壁间肌瘤就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引起流血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因雌激素作用使子宫内膜增生,肌瘤妨碍子宫收缩,并影响血循环而使内膜充血。由于长期流血,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当浆膜下或壁间肌瘤增大超越盆腔时,患者多能自己扪及包块而去医院就诊,可伴有下坠感。位于宫体下部及宫颈的肌瘤,如嵌于盆腔内,可压迫盆腔组织及神经,引起下腹坠痛及腰背部酸痛。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长,可压迫膀胱、尿道或直肠,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或便秘。当肌瘤向两侧生长,则形成阔韧带肌瘤,当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盂积水,如压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 因子宫肌瘤引发的疼痛比较少见,除因盆腔神经受压有疼痛外,带蒂的粘膜下肌瘤在宫腔内可引起宫缩而产生疼痛,当肌瘤阻塞宫颈管,妨碍经血外流,也可引起痛经。当带蒂的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或发生于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或感染时,可引起较剧烈的腹痛。 子宫肌瘤分类治 子宫肌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肌瘤大小、生育情况及全身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考虑后再作决定。不需治疗的情况应是:肌瘤较小,没有症状,或者是症状轻,又快面临绝经,等绝经之后肌瘤自会慢慢萎缩。多数情况下,肌瘤会逐渐长大,一旦有了症状就应积极治疗。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很多,有优点也有缺点。如药物治疗,中药只对3cm以下的肌瘤有一定效果,但疗程长,见效慢。一些西药,如GNRH激动剂可使肌瘤迅速缩小,但缺点是一停药又会很快恢复。在选择药物治疗时,患者尤其要警惕那些添加有西药的所谓“纯中药”,它们见效快又宣传说没有副作用,但见效快往往是西药成分在起作用,一旦停药又很快长回去了。手术剥除,其优点是可以保留子宫,但其复发率高,且肌瘤越多,复发率越高,另外其创伤和痛苦也大。目前临床上开展得最多的是利用微创技术,在腹腔镜、宫腔镜等设备的帮助下将肌瘤切除,该方法既可保留子宫,手术创伤又小,患者痛苦也轻,多数病人手术当天下午即可下地行走、进食,一般术后48小时就可出院。 需要提醒患者的是,即使是采用腹腔镜等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也应到设备好,技术力量强,讲信誉的正规医院治疗,以避免因手术引起的感染等并发症。 子宫长肌瘤不要随便切 过去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认为子宫只是生育的一个器官而已,在它完成生育任务之后,只要不发生病变则相安无事,一旦病变则一刀切了以绝后患。而发生于子宫的病变又特别多,子宫肌瘤之外还有宫颈炎(糜烂)、宫颈癌、子宫内膜异位等等,以致产生了生完孩子之后子宫就是祸根的错误认识。在这种错误认识的支配下,不少人轻率地失去了子宫,并因此使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受到了影响。 现代研究发现子宫作为女性最重要的器官,除具有众所周知的生育功能和月经功能外,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盆底结构支持功能和免疫功能等。1987年英国的研究资料发现,切除子宫但保留双侧卵巢的妇女较同龄未切除子宫的妇女早衰老4年,其原因是子宫和卵巢之间有血管相连,而且子宫可向卵巢提供50%-70%的血供,切除子宫会影响卵巢的内分泌功能。研究同时还发现子宫本身也分泌部分女性激素。在解剖上子宫位于盆底的中央,通过韧带与盆壁相连,起到固定盆底结构的作用。而良好的盆底结构是保证盆腔脏器固定在原位的重要因素。当盆底结构受到破坏时会出现内脏的脱垂,在女性最常见的是阴道松弛和因膀胱脱垂导致尿失禁。子宫切除对女性的影响还表现在心理上,因担心子宫切除后自己会男性化,与没有切除子宫的同性相比,很容易导致抑郁等心理疾患的发生。 专家们指出,对于像子宫肌瘤这样的子宫病变来说,只要它没有发生恶变,就要想办法保住它,不能随便切。(虹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