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离奇死亡,新生儿出现千奇百怪的畸形,成年人莫名其妙地患癌症……记者最近来到有“制鞋乡”之称的沈阳市东陵区东陵乡,发现一些村民的生活因这些怪现象蒙上了阴影,生命健康正受到潜在威胁。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实,从对东陵乡个体制鞋作坊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数据来看,苯浓度严重超标,初步断定为慢性苯中毒,苯成了“罪魁祸首”。
司空见惯的“怪病”
前一段时间,记者接到举报,反映沈阳市东陵区东陵乡一部分村民在家加工鞋,所用胶水有毒,冬天烧做鞋剩的边角料,污染了环境。记者驱车赶往这个距市中心约有半个小时车程的“制鞋乡”。手工做鞋是东陵乡一些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制鞋业也是当地的税源之一。
记者刚一进入东陵乡的汪北村,碰到村民王树艳和刘淑娟。37岁的刘淑娟说:“我给别人加工鞋干了十来年了,几年前我怀过一次孕,可一个月就流产了。”王树艳证实自己曾生下过一个死胎。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东陵乡的上佰、下佰、汪南、汪北等几个村子近年癌症患者增多,病死者的年龄普遍在45岁左右。上佰村卫生所大夫曹菊疑掰着手指头向记者证实:下佰村47岁的姚静红做鞋好多年,去年春天诊断出血癌,没挺几个月就死了;去年6月村里有一个叫魏文龙的43岁农民,得了肺癌,癌细胞后来转移到头上死了,魏文龙一直加工鞋;2003年一个叫赵家喜的农民,45岁,也是做鞋的,得肺癌死了……
记者从上佰、下佰、汪家等几个大的卫生室得到证实,这几年“制鞋乡”患癌症死亡的每年都有十来例,而且多是制鞋户,死者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
东陵乡汪家卫生院妇科医生李春芝说:“我们这儿有的村子80%左右的农户做鞋,新生儿的畸形率高,还逐年在增多,有的患先天性心脏病,有的肛门闭锁,有的是一个耳朵无耳廓。”
沈阳市东陵区妇幼保健所所长赵凤芝还提供了一组数据:2003年东陵乡的出生缺陷比例占全区的14%,到了2004年上半年其缺陷比例占全区的28%。
科学检测揪出“苯”元凶
去年5月,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了东陵区有关部门的请求,先后两次来到东陵乡的上佰、下佰等制鞋户集中地区,对制鞋点进行现场有毒物质测试和流行病调查,科学检测揪出了元凶“苯”。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评价与职业卫生科科长徐汀说,从对下佰村一个体制鞋作坊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数据来看,苯浓度为每立方米21.7毫克,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3倍多,初步断定为慢性苯中毒。徐汀认为,苯的毒害性特别大,出生缺陷与苯有很大关系。
据徐汀介绍,这些村子制鞋者主要是女工,普遍使用在国外早已淘汰的胶黏剂,大多数胶黏剂中含有机溶剂苯,鞋需要烘干,一加热苯便挥发。女性对苯及其同系物危害较男性更为敏感,育龄妇女如果长期吸入苯,后果严重。
加工一双鞋一般能挣1.5元,加工鞋每年也就有五六千元的收入。遗憾的是,女工们对加工鞋的危害既漠然又无奈。
一位做鞋的女工反问记者:“我们知道做鞋对身体有害,也知道胶有毒,可是我们上班没厂子,种地没地,不干这个,靠什么养家糊口?”
发展经济不能漠视生命
“新生儿畸形多,成年人易患癌症”。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尽管“制鞋乡”的村干部与妇保人员多次将这种异常情况向上级汇报,但因存在着主观上不够重视、有些部门相互扯皮,以及客观上群众不配合等障碍,始终未得到真正解决。
东陵乡政府一位负责人表示,大多数的鞋业制造加工点都是私人开办的,根本不需要经过有关部门同意,经营状况好就生存下去,不好则立即停止,基本上属于自生自灭,政府部门很难掌握他们的具体数据,所以管理起来比较难。
徐汀说,村子周围有一些商店卖制鞋原料,我们想在那儿采样受到阻挠。我们只负责技术检测,治理权限太小。
1月28日,记者先后与东陵区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中队、东陵区安全生产管理局取得联系。东陵区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中队的一位负责人说:“制鞋村的事我们知道,也去过,但管不了。”东陵区安全生产管理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我们重视东陵乡苯中毒这件事,要求个体制鞋点整改,还发了很多宣传品,但因为牵扯多个部门,我们的执行范围也有限。”
饱受制鞋毒害的汪北村农妇王树艳、刘淑娟抱怨说,没有哪个部门对我们这些失地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鞋老板”和附近的“鞋园”赚取大头儿利润,每年要交很多税,所以上级只希望他们发展壮大,别的都不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