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在不痛中与癌症抗争 谈癌痛患者生存质量 | |||||||||
|
|||||||||
我爱祖国的蓝天2005-1-1 |
|||||||||
癌症患者常被疼痛搞得痛不欲生,肿瘤细胞侵入周围的骨膜、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或是侵入身体某些对疼痛敏感的部位,造成炎症反应或组织坏死,就会发生难以忍受的疼痛。如果说治疗费用对家属而言是经济上的负担,那么疼痛则是精神上可怕的折磨,经常出现“一人癌症,全家痛苦”的情况。 尽管癌症剥夺了患者的健康,每一个患者和家属仍旧渴望能活得更好些,但疼痛明显降低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剥夺了他们继续与癌症抗争的决心,在疼痛面前,不少患者和家属都显得无所适从。 某个癌症病人,当癌性疼痛出现在他身上时,他先服用口服止痛药当口服药已经无法控制疼痛时,他因怕注射麻醉药成瘾而拒绝其他止痛方法。一天 24小时钻心的疼痛折磨着他,无法睡眠、无法进食,抵抗力极其低下,难以耐受化疗。最终,仅 3个月时间,这个患者就离开了人世。 其实,如果上面谈到的这个患者能采取比较积极的止痛方法,他的生命完全可以延长,利用目前的镇痛治疗,生活质量完全可以改善。有的晚期肿瘤患者,在疼痛得到缓解后,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继续接受原已放弃的各种抗肿瘤治疗,其家属的心理负担也因病人痛苦的缓解而有所减轻。 目前,在全世界每年新发的 1000万癌症患者中, 30%— 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在接受抗癌治疗的患者中, 50%以上的患者有疼痛感,在晚期癌症病人中,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超过 70%,有的患者甚至会由于不能忍受疼痛而出现自残行为。 医学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让病人远离疼痛,让癌症患者在不痛中与疾病抗争,每个人都有资格享有不痛的权力,过有质量的生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疼痛中心主任、留美博士后杜冬萍) 相关链接:癌痛治疗方法搜索 口服药物:最简单且最普遍的治疗方法,但由于随着病情发展,用药剂量会越来越大,各种副作用也越来越大。 静脉药物注射:维持时间短,使用不方便,全身副作用大。 硬膜外腔给药:直接在硬膜外腔内注射止痛药,用药量少,镇痛作用强,但是长期给药药物扩散和吸收差,影响镇痛效果。 蛛网膜下腔给药:将装有止痛药(如吗啡)的泵植入体内,直接将药物匀速注入蛛网膜下腔,安全,镇痛作用最佳,但费用较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