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183>>本页

为了千百万癌症患者的生命

我爱祖国的蓝天2004-12-23

    最近,国内个别媒体和网站,对我国著名抗癌专家王振国在抗癌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治癌效果进行了质疑和否定。大有兴师问罪、置之死地而后快之势。那么,王振国抗癌是不是“神话”?事实胜于雄辩。

著名抗癌专家王振国

    王振国,主任医师、研究员、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国际癌病康复协会会长,北京振国肿瘤研究中心主任,吉林省通化长白山药物研究所所长,是国内医药学界集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于一身的著名专家。王振国从事抗癌药物研究和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对中晚期肿瘤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因发明抗癌中成药及“王振国冲击疗法”先后获得六项国际大奖,在第38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荣获“世界发明最高个人研究奖”,同时获“将军勋章”“骑士勋章”和“比利时王国荣誉奖牌”,为民族医药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到20多个国家作上百场中药抗癌学术报告。王振国是国家“七五”和“863计划”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切接见王振国,对其研究成果及在抗癌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将王振国载入《国际知识名流传略》。国内外上百家媒体多次报道了王振国教授攀登抗癌高峰挽救患者生命的感人事迹,人民日报出版社还专门出版了《雪飘无声—王振国的故事》一书。党和国家授予王振国崇高荣誉和所获得的奖项都是按照严格的评审程序和原则,逐级审评所取得的,其所得荣誉不容质疑和诋毁。为了广大读者进一步认识王振国及其抗癌研究成果,本报特发表专稿《为了千百万癌症患者的生命》一文,以飨读者。

  抗癌科研之路并不平坦

  1972年,王振国还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见习医生,只是因为一个偶然的事情,使他走上了抗癌药物研究的艰辛历程。1972年的一天,王振国刚踏进病房,一个小女孩突然跪倒在他面前,泣不成声地苦苦哀求:“大夫,求求你,救救我妈,救救我妈吧!”泪水,顺着她的双颊流淌,目光,充满着悲哀和渴望。这个可怜的12岁女孩的母亲,已经到了肝癌晚期,即使自己是一名正式医生,也拿不出什么特效药来挽救女孩母亲的生命,这是医学界的悲哀呀!王振国的心灵震撼了,他将女孩轻轻地扶起,默默地立下誓愿,一定要用长白山的中草药救助天下所有的癌症患者。正是从那时起,王振国在崎岖险峻的抗癌道路上,开始了勇敢艰难的跋涉。

  在接下来的岁月中,王振国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忘不了心中的宏愿,忘不了对抗癌中药的研究。

  他刻苦学习中医药理论,搜集了1200多种偏方、验方,查阅《本草纲目》等书籍,自己组方,自己买小白鼠在家试验,自己也吃配制的药,体验毒性。并把配制好的药物拿到天津药物研究所搞毒理、病理试验,试验结果很好,专家认为该药前途可为,这给王振国增强了勇气和信心。当时,王振国在党委机关工作,白天履行秘书工作职责,晚上加班搞抗癌药物研究,因为经费不足,研究难以为继。这时他听说国家科委来人,市委领导鼓励他向科委领导汇报,并得到了科委领导的支持。该研究成果首先在市、省进行临床试验,因为经费短缺,是省药监所组织人帮助搞的临床验证,由于疗效可靠,经过市、省科技部门推荐,国家科委批准“复方天仙胶囊”(天仙丸)被列入国家“七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当时×××医院两位专家说,长白山药物研究所是民营小科研单位,王振国资历浅,不能作为本项目负责人。国家科委主管立项工作的负责人征求王振国的意见。王振国当即表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我是该药的发明人,如果我不是该项目的负责人,我就退出。”这位负责人说:“你说的有道理,我去协调此事”。最后,王振国被确定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由国家科委拨30万元进行临床研究。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药物的检测和实验是由国家指定的药品实验和临床、研究单位实施的,个人行为都不能认作有效与否的可靠依据。该药物是国家指定的科研单位和临床机构进行试验,经国家药政部门批准的。“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复方天仙胶囊”的鉴定结果为:“缓解率为1.2%,好转率为2.0%,稳定率77.0%。”有效率、稳定率为80.2%。总有效率是缓解率+好转率+稳定率,有权威肿瘤专家和国家级权威杂志作佐证。

  15年磨一剑,王振国凭着长白山汉子的钢铁意志,终于在抗癌药物研究上大获成功。1987年,由他历经15载、集数十种长白山中草药研制的“复方天仙胶囊”(天仙丸)通过国家级鉴定和国家卫生部的新药审评,成为我国实行《新药政法》以来第一个批准的中药抗癌药物。1989年12月,由国家科委组织,王振国参加了比利时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在会上王振国荣获了唯一的“世界个人发明最高研究奖”并同时获“将军勋章”、“骑士勋章”和“比利时王国荣誉奖牌”。王振国为中华民族争了光,这是国人的骄傲。回国后,国家科委和新华社组织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1989年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国家有关部门如此重视这一成果,这足以说明了,该奖项不仅本身具有科学价值,同时也有其政治意义。

  复方天仙胶囊的发明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外国人想用3000万美金买这个品种,王振国没有卖,,他认为这是中国人的发明,要为中国人的健康服务。上个世纪90年代,为了方便患者服用,王振国在“天仙丸”组方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天仙液”,经吉林省卫生厅批准用作出口产品。台湾一客商早就想引进“天仙液”这个产品,由于当时他们不太了解该产品的疗效,便于1996年由台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邱仲峰主任的推荐,透过台北FRC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专业与国际关系,分别委托美国BRI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研究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部门,将“中国1号天仙液”用代名FRC001,让参与研究者可在不了解产品名称的前提下,以“公正、客观”的原则来进行实验。因此,这些专家只知道FRC001而不知是“天仙液”是可以理解的。香港中日飞达(台商的公司)又把验证的结果转给了王振国 ,让在他写的《肿瘤防治与康复》中转载。

  由于政治因素,两岸不能直接进行贸易往来,药品在台湾销售,受到台湾当局的抵制,只能通过民间进行少量的交易。因此,在这个大的政治背景下,“天仙液”广告受到过处罚,但并没有打消台湾同胞将这个产品推向全世界的意志,目前在美国、日本、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菲律宾、台湾、香港等等国家和地区都有销售。

  抗癌中药走向世界是国人的光荣

  “天仙丸”面向市场后受到肿瘤患者的欢迎,为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存期,提高了生存质量,到现在还有成千上万因服用天仙丸而存活下来的患者,这是对王振国最大的安慰。虽然这些年来对王振国和他研制的“天仙丸”有些异论,给他在抗癌药物的研究上增加了压力,但是,每当王振国看到服用“天仙丸”而获得新生的癌症患者,便坚定了信念,继续在抗癌道路上不断探索。1995年,他在自己创办的长白山药物研究所的基础上,创办了生产抗癌中药的工厂,建起了防治肿瘤的医院,移植了一些品种,改进了用药方法,提高了有效率。近些年来,他又加大了科技创新的力度,研究开发国家二类中药抗癌新药“白花蛇舌草注射液”、“缝裂层孔菌深层发酵提取抗癌免疫增强剂PUS”,国家六类中药新药“麝蟾胶囊”和国家“863计划”引导项目“银甘黄(冻干粉针)”等项目。

  每当王振国接到国外的一些奖项时,他认为:“这不仅是对我研究中药抗癌药物的鼓励,也是对中华民族中医药的认定。”早在1986年,王振国和美国有关科研单位进行合作研发,并将部分产品出口到美国。王振国研发的抗癌中药不仅引起了美国癌症生物协会、美国癌症治疗协会等科研部门专家的极大关注,也得到了服用该药美国患者的认可。促进了中美之间的民间交流,为国药走出国门做出了一定贡献。

  荣誉是光荣更是责任

  1990年王振国被评为“中国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当他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没敢相信,怀疑是重名,想不到在偏僻小城搞科研、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获得这么高的荣誉。他到北京参加表彰会时,在团中央和全国青联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部分代表谈到了为什么投他票的原因时他才明白,认为他没有什么背景,是靠他自强不息,克服了重重困难,研制抗癌药物,为人类作贡献的精神,使全国民众投了他的票。

  每当提起此事,王振国都非常感谢全国人民对他的信任,在一次电视节目中说过:“我被评为中国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的最大好处是,一点坏事也不敢干,就怕辜负了全国人民的期望。我也感谢参加研究的各医院、研究单位和各位专家。没有他们的支持我王振国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不会又承担国家863计划科研项目。我心里从来没有忘记他们,在这里我要向这些老专家,老前辈表示最衷心地谢意。”

  作为一个医生,神圣的使命感和崇高的责任感,一次次地激励和鼓舞着王振国,不断同癌魔进行顽强的搏击,哪怕是倾毕生精力,也要努力去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这些年,王振国和他的同仁为很多晚期癌症患者治了病,虽然多数人开始用药和用药的一段时间内症状有所改善,但是后来还是因没有控制住而去世。对于这些人的治疗起到了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王振国的治疗活了下来,已生存了五年、十年以上,如北京的梁淑英、赵振符、伊波,黑龙江的孙玉晶,兰州的杨帆,河南的马冠仁、广东的唐怡枕等。他们能在癌症晚期的状况下活下来,应该说是中药的奇迹,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奇迹。王振国认为中医中药在治疗肿瘤方面,绝不只是起辅助作用,也起治疗作用,西医对中药到底能不能治疗癌症,至今还在怀疑。王振国认为这很正常,只有医学界的争论才能促进医学的发展。但把西医的观点强加给中医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我们要用科学的治癌观面对现实,联手攻克癌症。

  抗癌事业呼唤良好环境

  中药抗癌的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事业,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最近一些媒体和网站编发了违背事实,有失公正的一些所谓“质疑”王振国抗癌的文章。如作家杨某状告振国集团,事实并非像他说的那样,真实的情况是:2002年,杨某给王振国写信、打电话,称妻子患癌症已至晚期,医院不收了,现在家里没有什么办法,请帮助制定一个治疗方案,减轻她的痛苦。而且说要帮王振国写书,王振国应诺他的请求并谢绝了他帮王振国写书的热望,因为人民日报出版社已经出版了《雪飘无声—王振国的故事》,杨某说我还可以帮你改电视剧,王振国说,你爱人现在有病,还是先照顾好你爱人,写电视剧的事以后再说吧。尽管他们彼此没有见面,王振国还是按优惠价予以照顾。几个月后,杨某说妻子的病情比较稳定,感觉良好,希望王振国亲自继续指导用药,但经济上有困难,王振国又免费赠送他4000多元的药品。当时杨某很感动,于2003年6月给王振国写了一首“振国集团造福人民”的藏头诗,并托人写成字画送到通化,明确要求振国集团及时反馈王振国收到藏头诗字画的信息资料,证明王振国已收到。所以,振国集团按照杨某的要求举行了赠诗仪式,进行了拍照,并将其写的信和赠诗仪式的照片上了振国集团企业网站。杨某得知后欣然接受,没提出任何异议。2003年底杨某的妻子病逝(从用王振国的药到去世存活了14个月),振国集团总部并不知道这一情况。2004年2月下旬,王振国接到杨某来信,才得知杨某妻子于2003年12月已病故,要求振国集团网站撤下他的藏头诗的有关信息资料。振国集团接到杨某的书信,当即撤下了赠诗仪式的全部相关资料,并两次派人到杨某家慰问,王振国认为此事就此了结,可万没想到杨某竟然以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和著作权向振国集团索赔600万,并表示如果不答应索赔要求,就找记者朋友利用媒体让振国集团遭受灭顶之灾,像“三株”一样一夜之间倒闭,并见诸行动。对此,振国集团只能寻求法律解决。

  1988年“复方天仙胶囊”经卫生部批准投产后,国内外已有300多万人用过王振国的抗癌药。其中200万人是88年至98年10年间统计的数字,那时全国的肿瘤医院在手术后和放化疗时使用该药、也有失去放化疗机会单独使用该药的肿瘤患者。当时一个患者每月用药费用在200元左右,由于该产品由另一厂家生产,振国集团只得少量科研费。2000年以后,王振国发明“冲击疗法”,一些人用了这种方法,费用稍高一些,一年4—5万元,实际上大部分患者用药每月在500—1500元左右。有人说 “那种药每支成本几毛钱”这不切合实际。

  王振国认为癌症治疗是个综合的治疗过程,不仅需要西医西药的探索和努力,也需要中医中药的探索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如果“非典”没有全社会的预防,单靠防疫人员是不行的。医学发展到今天,应该消除“癌症是不治之症”的错误观点,树立包括中西医结合在内的综合治疗的正确观念,要普及防癌科学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开展癌病普查,早诊断,早治疗,要像防治“非典”和防治艾滋病那样防治癌症,为早日攻克癌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来源: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