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今天的话题与肿瘤有关,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为您服务》节目,为您送去更多防范肿瘤的常识。首先在“健康你我他”栏目中,肝病专家介绍防止肝病向肝硬化和肝癌恶化的方法;“医疗信息”栏目,向您介绍世界肿瘤学界最新的科研成果,您将能从中学到不少肿瘤防治的知识;“快乐厨房”栏目,我们向您介绍一款有着防癌功效的美食---鹅血山药汤;最后报道几例发生在中国的奇难肿瘤病例。
先请听“健康你我他”。
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一角
听众朋友,今天,有两位肝病专家参与我们的“健康你我他”栏目,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感染五科副主任赵平教授和该院感染七科的刘士敬博士,他们要和大家谈谈如何防止肝病向肝硬化和肝癌转化的有关知识。
中国肝病专家,解放军302医院副主任医师刘士敬
肝病是一种常见病。民间流行有肝病三步曲的说法: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确,肝炎、肝硬化、肝癌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调查,90%以上的肝硬化病人都是由病毒性肝炎发展来的;90%的肝癌病人也有病毒性肝炎的基础。但这种说法也不完全对。因为,得了肝炎并不一定就会得肝硬化;同样的,得了肝硬化并不一定就会得肝癌。如果及早发现,及早接受规范的治疗,肝炎可以全逾,肝硬化可以得到控制,肝癌也并不等于死亡。
最新医学调查显示,在肝炎病人中一般有30%的人发展为肝硬化,有5%的人转为肝癌。经过积极、规范的治疗,发展为肝硬化的比率可下降到11%,转化为肝癌的比率可减为2%。因此,得了肝炎后既不要不以为然,也不要过分恐慌,病急乱投医。而是要对病情重视,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既不要耽误病情,也不要随便相信什么偏方。
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感染五科副主任赵平首先强调指出:并不是所有的肝病病毒携带者都需要治疗,要不要治疗一定要听从大夫的意见,否则没病也会变大病。
“有些病人是不需要治疗的。如乙肝病毒携带者,他的转胺酶值正常,又没有什么症状,这样的人就不需要治疗。如果他的转胺酶升高到不正常的值,同时,查出乙肝病毒为阳性,临床上又有症状,如乏力、吃饭不好,肝区疼痛等,这种情况就需要积极治疗了。”
现在,我们先来关注这么一个问题:得了肝炎以后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阻止肝炎向肝硬化发展?两位专家指出,在这个阶段,关键是做好四项措施:一,控制好转胺酶;二,进行抗病毒治疗;三,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四,合理调整好饮食和不良生活习惯。
为什么把控制好转胺酶放在第一位?要知道,肝炎病人一般都有转胺酶高的症状。转胺酶是肝细胞内的一种物质,肝细胞受损、破裂,转胺酶就会跑出来。所以,转胺酶高就意味着肝脏有炎症。
肝细胞是一种能再生的细胞,它的再生周期为四周,如果肝脏炎症很历害,受损的速度超过它再生的速度,这时,肝细胞大量破坏,坏死,肝脏的受损疤痕,也就是肝脏纤维化就长出来了。经过多次反反复复的受损,肝脏上的疤痕越长越多,纤维化越来越严重,就会变成肝硬化了。
因此,预防肝炎向肝硬化转化,控制好转胺酶非常重要。
专家们还指出抗病毒治疗也很重要,因为不管是那一种病毒,都是肝病病人病情发展的罪魁祸首。因此,在肝病治疗上特别重视以抗病毒治疗主的综合性治疗。
谈到第三项措施:中西医结合抗纤维化治疗,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感染七科的刘士敬博士谈到,多年的临床实验证明,中国传统医学在抗肝纤维化方面有着它独有的优势。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转化的桥梁,要阻断肝炎向肝硬化发展,必须把这个桥梁破坏掉。如何能有效地破坏这个桥梁,得到当今中国医学界认可的就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西医主要是加强抗病毒,在最佳时间使用干扰素等抗病毒药。中医抗纤维化的药比较多,经过长期的临床和药理实验证实,丹参、鳖甲、冬虫夏草、桃仁等的有效成份可以有效地阻止纤维化组织的形成,可以阻断肝脏纤维化的进程。”
总之,如果肝炎病人转胺酶和病毒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进行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治疗,加上科学饮食,肝炎是能痊愈的。
下面我们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已经出现了肝硬化的病人怎样阻止病情向肝癌发展呢?刘士敬博士谈到,即使是肝硬化也不是不可逆转的,肝硬化不等于肝癌。现代医学有很多方法来治疗肝硬化,阻止它的发展。
“肝硬化并不是不治之症,如果早期正确治疗,完全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早期肝硬化在治疗上首先还是要加强抗病毒。病毒是罪魁祸首,不把它遏制住,纤维化就很难阻止;第二就是要抗纤维化。主要用一些中药,如冬虫夏草制剂等;第三就是免疫调节;第四步是综合保肝治疗。这四个环节都做好,那么,早期肝硬化是可逆的。到了肝硬化晚期,比如已出现并发症,反复出血、腹水、肝昏迷等,这时再把病情从肝硬化拉回来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即使这个时候也不要绝望,我们还有很多有效的办法。第一就是控制并发症、预防并发症。比如,我们用一些比较好的抗纤维化的保肝药,病人就可能不会出现腹水,出血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如果这些治法还不行,我们还有更好的办法,如一些新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如生物疗法,肝移植等。晚期肝硬化并有并发症,我们也有很多保肝、降黄胆、排腹水等办法,使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继,症状得到控制。”
最后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得了肝癌怎么办?赵平副主任指出,就目前中国的医疗水平来看,肝癌不等于死亡。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给肝癌患者带来了很多希望。比如一旦发现了肿瘤,早期是可以手术的。如果不能进行手术,还可以考虑介入疗法,比如肝动脉栓塞、微波照射、酒精注射等;还有一些局部疗法,如氩氦刀、伽马刀等。另外,还有生物疗法。这些综合治疗可以延缓病人的生命。另外,如果早期肝癌进行肝移植还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我们强调的还是早发现、早治疗。这样病人生的希望就大,留给大夫的机会大。”
好了,听众朋友,今天两位专家讲了不少,其实您只要记住一句话就行了:不管是得了肝炎、肝硬化还是肝癌都不可怕,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做到这一点并遵医嘱接受规范的治疗,生命仍旧可以有光彩。
抗癌杂谈
听众朋友,对于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十分重要。但要做到这一点,自己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是关键,因为,有了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才能对病情有所认识,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下面的“医疗信息”栏目,我们向您报道一组世界肿瘤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知识对您防病治病十分有用。
总部设在法国里昂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不久前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咀嚼烟草和吸鼻烟等习惯与吸烟一样,会增加患癌症的比率,原因是烟草中特有的致癌物也会进入人体。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说,世界上至少有近亿人有咀嚼烟草的习惯,而把烟叶放在鼻子下闻的吸鼻烟行为在一些地区也颇为流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咀嚼型和鼻烟型烟草产品越来越多。这些产品也都含有尼古丁和亚硝胺等有害成分。专家指出,烟叶在烘干过程中大量产生亚硝胺物质,它们来自于尼古丁等物质的亚硝化反应,其中的两种亚硝胺可导致身体多处部位发生癌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专家在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以及北欧国家进行的调查发现,咀嚼烟草和吸鼻烟最容易导致患口腔癌和胰腺癌的可能。
丹麦癌症学会的研究人员最近在美国的《内科学文献》上发表论文指出,绝经期前后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患卵巢癌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可能性的大小与她们摄入雌激素的多少有关。共有1487名年龄范围为35岁到79岁的妇女参加了这项研究,其中376人为未做子宫切除的卵巢癌患者,1111人为健康妇女。其中部分妇女接受了激素替代疗法,她们的雌激素日摄入量从0.04克到41.1克不等。研究期间发现,绝经期前后妇女雌激素的日摄入量每增加5克,患卵巢癌的风险就上升31%。研究还发现,如果这些妇女在激素替代疗法中减少雌激素的日摄入量,就大大降低了患卵巢癌的风险。在此之前,有关的医学研究已确认,激素替代疗法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都有一定联系。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明尼阿波利斯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在最近出版的美国《癌症流行病学与生物标记及预防》杂志上发表了他们完成的“艾奥瓦州妇女健康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发现,体重超标的老年妇女患急性脊髓性白血病的可能性比同龄人高一倍。艾奥瓦州妇女健康研究始于1986年,2001年结束,4万多名年龄在55岁到69岁之间的妇女参加了这项研究。研究期间,74名妇女患了急性脊髓性白血病,88人患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研究分析发现,与体重正常的妇女相比,肥胖和超重的老年妇女罹患急性脊髓性白血病的风险分别高140%和90%,这可能与体内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有关。
听众朋友,刚才,我们向您送去了防范肿瘤的有关知识,下面的“快乐厨房”栏目,我们还要向您介绍一款有着抗癌作用的美食---鹅血山药汤。
听众朋友,鹅在家禽中免疫机制比较完善,幼鹅的免疫器官--胸腺特别发达,成年鹅血中免疫球蛋白含量较高。所以,鹅血能升高人体白细胞数量,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对癌细胞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另外,鹅血中含有一种抗癌因子,在消化道中不会被酸、碱、酶等破坏,所以说,鹅血是一种很好的抗癌食物。
中药山药有健脾养胃、滋阴消食的功效。中医的滋阴健脾实际上就是提高人的免疫功能。
做鹅血山药汤之前,要准备山药30克,沙参15克,玉竹15克。把这些中药加水和50克鲜鹅血一齐煮熟,然后过滤只取汤水。再把100毫升鲜鹅血倒入煮沸的汤中,稍煮片刻后加上盐和你喜欢的佐料就可以食用。
这款汤最适合食道癌、胃癌患者及放化疗后感到口干、乏力、食欲差的病人。
听众朋友,最后,我们向您报道发生在中国的三个奇难肿瘤病例。
中国清华大学玉泉医院脊髓神经外科主任修波博士,前不久成功为一名出生仅两天的男婴切除了腰骶部先天性大囊肿,创造了中国治疗脊髓拴系年龄最小患儿开刀手术的纪录。
这名婴儿的腰骶部先天性大囊肿如椰子般大小,随时都有破裂的可能。由于肿囊与脑和脊髓相联,一旦破裂将导致婴儿死亡。医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不治之症。修波博士确诊后认为必须尽快手术治疗。但是,对刚出生2天的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国内尚无先例,手术风险很大。即使在中国专门治疗儿童疾病的医院,这种疾病也必须两岁以上才能手术。
据了解,新生儿体内血液少,术中出血如果超过15毫升,就会导致生命危险。此外,新生儿神经精细,容易感染,而且术中需全身麻醉,也都增加了手术难度。在玉泉医院其他医护人员的协助和北京儿童医院麻醉科主任张军的配合下,修波博士仅用了45分钟就成功做完了患儿腰骶部大囊肿切除手术,术中仅出血2毫升。十天后,孩子痊愈出院。二十二天后,修波博士对患儿进行了全面复查,婴儿身体各项指标正常,已看不到手术痕迹,体重由出生时的3公斤增加到7.2公斤。
中国天津市肿瘤医院肝胆科近日成功地为一名患者摘除了在腹部长了40多年、如蓝球般大小的巨大血管瘤。患者是今年52岁的刘先生,10岁时他就发现自己肚子比普通人大,并且时常感觉腹部胀满。近两个月,刘先生自觉腹胀加重,肚子体积急剧增大,看起来像怀胎十月的孕妇,行动不便,呼吸困难。
天津市肿瘤医院肝胆科医生经检查后诊断刘先生腹部有巨大肝血管瘤。由于肿瘤巨大,挤压了相邻器官,并进入了盆腔,致使内脏严重移位。由于血管瘤瘤体表面血管很多,而且瘤体蓬松巨大,又像豆腐一样软,整个手术视野都被占满,已经没有了手术空间,且无法显露肝门并予以保护,手术切除极易出现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专家们凭借着丰富的手术经验制定了最佳的治疗方案,最后成功地将一个篮球大小的肿瘤切除,病人获救。
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协作中心委员张清媛大夫根据她最近接诊的一个病例并联系她近年的研究结果指出,目前,“夫妻癌”发病率在中国呈不断上升趋势。
张清媛大夫不久前确诊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刘先生患有直肠癌,接着又发现他的妻子得了结肠癌,夫妻二人几乎同时发病。经询问病史,张清媛认为,“夫妻癌”的祸根在于夫妻俩相同的不良生活方式。原来刘先生夫妻俩人在饮食上都喜欢进食高脂、高蛋白食物,不喜欢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并经常吃西餐。
张清媛认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众多的环节有关,但大多数是缘于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污染程度。夫妻双方长期生活在一起,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室内环境使夫妻双方有机会接触相同的致癌因素;夫妻一方感染上肝炎病毒,另一方也会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染;丈夫或妻子得了癌症,其配偶也可能因此产生消极的心理,导致机体内环境的失衡,影响免疫功能,而引起心理性致病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