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著名作家毕淑敏推出新长篇《拯救乳房》,还没看到内容,这个书名就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女性读者在咋舌于书名之大胆的同时,更觉得难以理解:乳房,还需要特别“拯救”吗?专家们的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沈坤炜教授在接受女性周刊记者专访时指出,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迅猛上升态势,这在大中城市如上海,尤为突出。今年年底,一项声势浩大的“百万妇女乳腺癌普查工程”将在国内全面展开。而在这场“乳房保卫战”前夕,让女性读者认识一下乳腺癌的相关常识,澄清一下她们的认识误区,是非常必要的。
“拯救乳房”之数据篇
1人/13分钟
据权威医学资料统计,全球每13分钟,就有一人死于乳腺癌,乳腺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随着发病增加,死亡率也在明显上升。
13.1%VS4-7%
乳腺癌跟人体内的雌性激素有关。专家们指出,乳腺癌的发病,与患者的遗传基因、生活习惯、常用食物、生育状况等紧密相关,不同人种、地域的乳腺癌发病率有着明显的区别。乳腺癌的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北美、北欧和大洋洲,尤其白种女性居多;中发地区,集中在南美、南欧和以色列;亚洲则是低发地区。
举例来说,美国白种女性一生乳腺癌发病率为13.1%,即平均每8-9名的这一人群,就有1人可能会患上乳腺癌;而亚洲女性的乳腺癌可能发病率为4-7%。
56.2/10万
有关肿瘤权威人士已经发出警告,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迅速上升态势。
以上海为例,1972年,上海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17人,1992年上升到每10万人中有34人,2000年,则迅速上升至每10万人中有56.2人。
也就是说,从1992-2000年8年间的上升幅度,超过了1972-1992年20年间的上升幅度。
40-45岁VS50-55岁
相关资料显示,西方妇女乳腺癌的发病人数高峰期为50-55岁,而且随着年龄越长,发病率越高。但中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年龄,要比西方女性小10岁左右。
从以上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上海女性乳腺癌患者最集中的年龄为40-45岁,发病率高峰期则集中在50-55岁。
1次/1-2年
谈乳腺癌色变是大可不必的。据沈教授介绍,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并相应节省医疗费用,但也要督促女性自身认识定期做乳腺癌检查的必要性。
对成年女性来说,尤其是45岁以上的女性,每1-2年做一次正式的乳腺癌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160-180元
很多女性都宁愿去买高级化妆品或大量保健食品,但却不愿意去做一次正式的乳腺癌检查。
据沈教授介绍,目前最重要的乳腺癌检查方式是钅目靶,即通过X线照相来检查乳腺。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做一次钅目靶的费用,只需要160-180元,远比化妆品或保健品来得便宜实用。
月经正常的妇女,月经来潮后的第3-5天是体检的最佳时间,此时雌激素对乳腺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阶段,容易发现病变。
80-90%
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高达80-90%,到晚期就只有40%左右。正是由于乳腺癌的可预防性,“百万妇女乳腺癌普查工程”才有其更为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拯救乳房”之认知篇
中国女性的乳腺癌普查势在必行,但沈教授告诉记者,他在临床和做医疗咨询时都发现,很多女性对乳腺癌都存在似是而非、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固定看法。因此,澄清女性对乳腺癌的错误和模糊观念,让更多的女性加入“关爱自己,关爱乳房”的行列中来,更具有长远意义。
误区一
乳腺癌不是传染病,它是不会遗传的。
乳腺癌虽然不是传染病,但它确实有遗传性。有乳腺癌家族史,若直系亲属中有一人以上患过乳腺癌,那么本人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比一般女性大。乳腺癌约有10%是来自遗传。
误区二
乳腺癌患者在治愈之后,就不必担心再次患病了。
以前患过乳腺癌或有良性乳腺肿瘤史的患者,有可能新发乳腺癌。虽然早期乳腺癌在治愈5年后,即进入稳定期,复发可能性不大,但不能排除新发乳腺癌。一侧乳房曾患乳腺癌的患者,对侧乳房生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5-7倍。据初步统计,乳腺癌患者在治愈10年后,新发乳腺癌的几率为6%,20年后则为12%。
误区三
随着女性年龄增大,特别是绝经之后,就不会患乳腺癌了。
绝经之后的妇女,仍有患乳腺癌的可能。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诊断出来的乳腺癌患者,年龄从17岁至92岁都有。
误区四
为提高生活质量,很多女性应用雌性激素控制更年期症状。
现在市场上的很多女性保健品,都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雌激素是一把“双刃剑”,确能延长女性的“青春期”,但也带来了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甚至癌变。应用雌激素多年的女性,短期内可能并无异常,但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误区五
男性不会得乳腺癌。乳腺癌并不是女性的“专利”。凡有乳腺组织的部位都可能发生乳腺癌,男性也有乳腺导管上皮组织,也可能癌变。
不过男性乳腺癌的发生概率很低,约是女性乳腺癌发生率的1%左右。
应该知道 1.生育子女和人工哺乳,有利于预防乳腺癌。
乳房有如植物,经历春华秋实、花开花谢的全部过程,才会让它生长得更为健康,而生育和哺乳,就是乳房的花开花谢,会促进乳房的自我调节,增强乳房的免疫能力。有生育经历,尤其是多次生育经历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远小于未生育过的女性。我国目前提倡独生子女制度,对女性来说,母乳喂养,对婴儿和妈妈双方都有好处。 2.10多岁的小女孩也有可能患乳腺癌。
雌激素是导致乳腺癌的主要原因。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国内儿童普遍出现性早熟,因此乳腺癌患者也开始表现出低龄化趋势。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或停经年龄在55岁以后的女性,因其身体长期暴露于雌性激素的控制之下,患乳腺癌的几率相对也比较高。 3.吃油腻食品过多、肥胖女性易患乳腺癌。
医学专家认为,乳腺癌的产生,与人体对热量的摄入直接相关。建议女性少吃油腻食品,特别是尽量少进食动物脂肪,保持正常体重。如以70公斤为标准体重,每增加10公斤,乳腺癌的发生率提高20%,而60岁左右的女性体重每增加10公斤,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将增加80%。
小贴士
乳腺癌高危人群
1.以前患过乳腺癌或有良性乳腺肿瘤史的患者;
2.有乳腺癌家族史,若直系一族亲属中有一人以上患过乳腺癌,那么本人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较大;
3.第一次妊娠年龄大于30岁的妇女,及从未生育过的妇女;
4.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绝经后体重超重的妇女;
5.患某些慢性乳腺疾病(如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乳头状瘤病等)的妇女;
6.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或停经在55岁之后的妇女;
7.长期应用雌激素以控制更年期症状的妇女,在许多年后,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中度增加;
8.一侧乳腺癌患者,对侧乳房生癌的机会也比正常人高5-7倍。(记者孙立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