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下简称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肝癌治疗由单一外科手术变为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由不治变为部分可治,5年生存率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5%左右提高到目前的45%以上。
手术是肝癌治疗的基石,适用于:①小肝癌,尤其是直径小于5厘米的单个肝癌,②手术切除根治后复发,但瘤灶小,数目不超过2-3个,③经其他方法治疗后,瘤灶缩小到可切除的水平。手术治疗包括肿瘤切除和肝移植。
对于不能切除性肝癌,可采取综合治疗,其目的是使癌肿从不能根治变为有根治可能。这些治疗方法包括:肝动脉化学栓塞;经皮局部消融治疗,如应用冷冻、射频、微波、高功率激光、无水酒精注射等技术。按我们的实践和经验,下列两种序贯治疗应列为首选:
1.经皮肝冷消融-经肝动脉化学栓塞序贯治疗:正常肝脏主要由门静脉供血;肝癌血液的95%—99%则来自肝动脉。栓塞肝动脉后,肝癌血供量减少90%,而正常肝血流量减少不多。如果向肝动脉内注入栓塞剂,则可引起癌组织缺血坏死,而对正常肝组织影响甚微。若同时输注化疗药,则其在肝癌组织内浓度可较正常组织内高5—20倍。
对不能手术切除的大肝癌,肝动脉化学栓塞是最常用和首选治疗方法。但目前公认肝动脉化学栓塞仅是一姑息性手段,或作为过渡到其他治疗的“桥梁”,其本身不能治愈肝癌。在肝内瘤块缩小后,应争取手术切除或冷消融治疗。冷消融可直接破坏癌组织;或使血管闭塞引起细胞缺血缺氧,间接引起癌组织破坏。目前可通过经皮途径而达到消融目的,因此对病人的创伤很小。
先作化学栓塞再作冷消融,对进展性肝癌可能起到相当于化学栓塞-手术切除的效果。2001年3月到2004年6月期内,我们共有565例肝癌入本院接受治疗,其中360例不能手术切除,经化学栓塞-冷消融序贯治疗后,在6-36个月内,71%的肿瘤消失或缩小,生存率半年90.6%,1年70.0%,2年52.1%,3年41.1%。
2.经皮冷消融-酒精注射序贯治疗:冷消融形成的“冰球”内,以中心区冷却速度最快,温度最低,对癌细胞的破坏也最严重;而周边区冷却速度相对慢,温度也相对较高,以致可能存在活存的癌细胞。活存的癌细胞可引起癌肿复发。酒精可弥散入癌细胞内,引起癌细胞蛋白变性和细胞脱水,进而引起凝固性坏死;冷冻引起的小血管闭塞也可导致癌细胞死亡。因此,在冷消融破坏绝大部分癌瘤后,在癌瘤的周边部注射无水酒精,可破坏残存的癌组织,预防复发。我们在2001年3月到2003年1月期内,共有65例肝癌接受了经皮冷消融和酒精注射序贯治疗。36例瘤块直径大于6厘米的患者在冷消融后1-2周,接受酒精注射治疗。结果在21个月内,50.8%癌瘤消失,32.3%瘤癌虽存在,但患者生存,78.0%已生存2年以上。治疗前血清甲胎蛋白升高的病例中,91.3%在治疗后下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有17例肝内肿瘤复发,但仅有3例复发发生于原先冷冻部位,显然与酒精注射治疗有关。(徐克成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