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116>>本页

树突状细胞疗法治疗恶性黑色素瘤

我爱祖国的蓝天 2004-1-12

  56岁的刘先生,患晚期恶性黑色素瘤伴多发性肝、肺转移,被多家医院认为已无法可治。去年年初,解放军30 4医院肿瘤血液科采用目前国际上最新的肿瘤治疗技术---树突状细胞联合肿瘤抗原为其治疗,终于使其死里逃生。近日,患者在复查时主诉感觉良好,而且经检查发现,患者的肝弥漫性转移病灶已经消失,肺部转移病灶也明显减少或缩小。

  该患者于2001年初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左眼左上视野缺失、视物不清的症状,被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并接受了左眼底部肿瘤切除术。术后 6个月,患者的肿瘤复发并出现肝转移。随后患者相继接受了化疗、放疗和干扰素、白介素-2常规免疫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去年年初,患者慕名到304医院接受治疗。

  该院肿瘤血液科主任李留树博士、主治医师杜楠博士等,为患者作了全面检查:CT检查显示,患者两肺、肝脏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转移病灶,尤其是肝脏呈弥漫性转移。李留树等在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及其以往的治疗情况后认为,恶性黑色素瘤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常规的免疫疗法对其也无效,因此,对该肿瘤的治疗必须另辟蹊径。他们查阅了大量相 关资料,并多次对患者进行会诊,最终决定,采用目前国际上最新的肿瘤治疗方法---树突状细胞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他们首先从患者体内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特定的免疫环境中将其培养、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并用同种异体肿瘤抗原对其进行激活培养,以提高其特异性抗原递呈能力。然后,他们对患者进行化疗,以保证树突状细胞的体内归巢空间,并分3次将激活后的树突状细胞回输患者体内。治疗后,患者的精神逐渐好转。3个月后的CT检查显示,患者 的肝、肺转移灶明显缩小,达到部分缓解。

  杜楠博士在介绍该疗法的原理时指出,免疫细胞不能直接识别和杀死肿瘤细胞,必须通过一个特异的抗原递呈细胞将其激活,才能使其对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反应。其中,树突状细胞是至今发现的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它能摄取己死亡或正在死亡的肿瘤细胞抗原,并将其传递给患者体内处于静止状态的T淋巴细胞,使T淋巴细胞激活并与肿瘤细胞发生 免疫反应,从而将肿瘤消灭。这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有效的肿瘤生物免疫疗法。国外临床研究证实,树突状细胞疗法对治疗耐药或常规放、化疗无效的肿瘤具有较好疗效,尤其是对黑色素瘤、前列腺癌、淋巴瘤、肾癌等疗效明显。目前,树突状细胞疗法已经成为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并有望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最主要手段。(张献怀)

  

来源: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