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是生是死都捐定了角膜18岁脑癌青年今天手术 | |||||||||
|
|||||||||
|
|||||||||
2003年12月10日晚,生命垂危的福建青年董斌让母亲替自己签下了角膜捐献书!3天后,他再次表达了要捐献肾、肝、心脏等其他器官的意愿。董斌由此成为深圳颁布全国第一部器官捐赠法以来第一个捐献器官的志愿者,也是最年轻的成人志愿者。12月22日,深圳人民医院组织专家为董斌进行了全面会诊,目前,董斌的脑癌治疗手术确定为今天进行。 母亲代他在捐献书上签字 去年4月12日,刚满18岁、脸上还满是稚气的董斌,住进了南山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2月10日下午,已经不能抬举手臂的他,让母亲代他在角膜捐献书上签了字。据介绍,在中国登记备案的角膜捐献记录中,董斌是最年轻的一位捐献者。 董母流着泪告诉记者,儿子才刚满18岁,就遭此不幸。一想到这,真是肝肠寸断。儿子告诉她,若将角膜捐献出来,为其他活着的人带来光明,也等于自己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深圳实习时突然发病 董斌家住福建省长乐市古樟镇,是福建省机械工业学校电工专业的学生,去年到位于南山区的深圳中铁租赁公司实习。11月份,董斌有次蹲下站起时,不慎后脑撞了一个包,虽然没多久好了,但几天之后开始头痛,继而走路出现摇晃不稳的状况。在南山区人民医院,董斌经CT及核磁共振检查,被诊断为患脑中枢肿瘤,无法手术。 三天时间做通母亲思想工作 董母告诉记者,董斌有一次醒来对她说,自己的病治不好了,但他有一个心愿,就是死后将角膜等器官捐献出来,也算是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点贡献。 董斌的父亲在3年前患脑溢血去世,董斌是母亲身边惟一的亲人。对一个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村妇女来说,捐献器官是一件闻所未闻的事情;而作为一个母亲,董母更不愿意儿子带着一个“不完整”的身体离开人世。在采访中,她告诉记者,是董斌用了3天时间做通她思想工作的。 董母还透露一个细节:在作出捐献器官的决定后,董斌不止一次地对她说,不要因为他的捐献去收取国家、单位、个人的一分钱。 手术定于今天进行 在医院病房里,记者看到,因为经济拮据,董斌的家人一度放弃了一切治疗、抢救措施。在董斌年轻的肌体上,没有危重病人惯常使用的氧气管、鼻饲管及监护仪器;身边也没有水果及营养品等食物。病床旁边只有一篮盛开的鲜花,映衬着病床上花季般的生命。 董斌已于2003年12月18日转入深圳人民医院住院部神经外科。12月22日,深圳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同北京天坛医院组织国内多位知名专家进行了网上会诊,就董斌目前病情的进展情况及治疗方案进行了研究。董斌的手术确定为今天进行。 据悉,董斌目前的精神状态及身体状况还较为稳定,可以交谈,记忆力很清晰,吃饭也正常。但从核磁共振片子上看,脑干肿瘤还在扩展,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手术是惟一挽救董斌生命的办法,但是风险系数很高。 治好了也要捐器官 12月23日,热心的深圳市民和院方一起布置了一间充满圣诞节日气息的病房,并取名为“圣诞病房”。 日前,记者来到这间病房,这里仍摆满了鲜花和各类圣诞礼品卡。躺在病床上的董斌醒来了,记者立即来到他的床前。只见他两眼无力地微微睁开,无神的眼光扫了一下床边的妈妈,又疲倦地合上眼。董母凑到孩子身旁,亲了亲他的脸颊。记者将相机的镜头对准这难忘的一刻,在闪光灯闪亮的刹那,董斌突然睁大眼睛,目光中充满了顽强的求生欲望。他告诉记者,如果手术成功了,病治好了,他会以健康人的身份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