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江苏省部分地区不宜食用含碘盐 | |||||||||
|
|||||||||
|
|||||||||
昨天,记者从江苏省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获悉,与其他地区普遍提倡食用碘盐不同,江苏省有部分地区已被发现是高碘地区,不能食用含碘盐。为了提醒市民重视,我省正准备制定一张高低碘的地区分布图。 据省疾控中心慢性传染病预防科赵科长介绍,经过长时间的跟踪调研,他们发现,江苏的高碘地区主要分布在丰县、沛县、铜山县的柳新、黄集、郑集、刘集、大彭、何桥、马坡等七个乡镇、睢宁的王集、双沟两个乡、邳州的宿羊山、碾庄、八集、土山、八路、议堂等六个乡镇。这些地区的浅层地下水中碘的含量高于正常水平,受此影响,这一带的居住人群普遍体内碘含量过高。与缺碘一样,高碘也容易导致甲状腺肿大、甲状腺亢进、低下、甲状腺癌等多种疾病,也就是常说的“大脖子病”。据统计,这些高碘地区人群中甲状腺肿大率10%以上。专家建议,这些地区的居民不仅不能食用碘盐,更不能采取食用海带等任何补碘措施。万一出现“大脖子病”,这些地区的居民应当向医生说明高碘情况,以免被误作缺碘型“大脖子病”治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