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109>>本页

 
深山“仙草”写传奇

——金华艾克医院院长孙尚见与“金丝地甲”的故事

我爱祖国的蓝天 2003-12-18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金丝地甲”胶囊最近正式上市,该产品一上市就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科技产品。“金丝地甲”的问世,包含了浙江金华艾克医院许多肿瘤和肝硬化专家与浙江中医学院许多专家、教授的心血,谱写了一曲科技工作者友好合作和坚韧不拔的攀登与攻关的新篇章。

神奇“葫芦”濒临灭绝

  对于中草药“金丝吊葫芦”的作用,中华名医协会理事、金华艾克医院院长、浙江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委员会副会长、主任委员孙尚见在多年以前就深有体会。

  孙尚见的老家地处浙江磐安县大盘山区,那里海拔1000多米,崇山峻岭,交通不便。由于缺医少药,山民得了病,往往自行到深山老林里挖上一把草药煮吃了事。孙尚见小时候,外公后颈部长了一个奇大的硬块。为此,舅舅上山去挖了几个状似马铃薯的东西,放在其他一些草药里熬煮。孙尚见看到那几个圆圆的黄黄的“金蛋”,以为是什么好吃的,抢了一个放到嘴里,不料最宠他的外婆急忙打了一下他的手背,呵斥道:“不许吃,你知道外公为什么吃吗?”从那时起,孙尚见记住了这种小小的“金蛋”叫“金丝吊葫芦”。

  后来,孙尚见又发现,村里的人不管身上哪儿长了“包”,都要挖来这种药和其他草药一起煮着吃。“金丝吊葫芦”等中草药的神奇功效,使幼小的孙尚见萌发了从医的念头。长大后,他如愿以偿进入浙江中医学院学习。

  在学校里,孙尚见一头扎进祖国医学的宝库中,如饥似渴地吸取着营养。通过查找资料,他了解到,“金丝吊葫芦”是三叶崖爬藤的别称,性味苦、辛、凉,早在几百年前,就被人们称为“仙草”。“金丝吊葫芦”因地域不同而叫法有别,由于产地不同,药物的形态不同,功效也截然不同。产于浙江磐安等地的“金丝吊葫芦”,个头小,直径1.52.5公分,7个为一串,中间有一根茎相连,犹如金丝,表面呈金黄色。有关研究证明,这种葫芦之所以能够消除人身上的“包”,是因为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可作用于拓扑异构酶。

  孙尚见开始用“金丝吊葫芦”和其他一些中草药配成药方,试着让一些肿瘤患者服用。令他喜出望外的是,这种药方对许多患者都有效果。就连一名肝部长了巨型肿瘤、已无法手术的患者,在连服7个月后,也奇迹般地恢复了正常。

  闻讯前来求医的人越来越多,这使得孙尚见信心倍增。然而,他很快又陷入另一种烦恼之中棗配药用的“金丝吊葫芦”不够了。

  原来,“金丝吊葫芦”只在广西、江西、浙江的一些山区有少量分布,连《本草纲目》这样的医药大典都未见记载。它必须生长在海拔700米的深山密林和悬崖峭壁的背阴面。上面要有散射光,旁边要有细水渗出,下面要有树叶覆盖,常年气温保持在18度左右。它一年只长一寸,7年才长成7只“葫芦”,因此被称为“金丝”。对于当地药农们来说,发现“金丝吊葫芦”,就好像发现了黄金,尽管采挖十分困难,还是必欲取之。多少年来,在浙江磐安的一些小山村,总有人为采集“金丝吊葫芦”摔死在深山密林中。由于毫无节制的狂采滥挖,加上“金丝吊葫芦”对生长环境的苛刻要求,这种珍贵的草药已经濒临灭绝。

人工栽培大获成功

  自明代以来,磐安药农就不断尝试人工培植“金丝吊葫芦”,但都“无果而终”。“金丝吊葫芦”就是那么怪,将它随意扔在阴暗潮湿的灰土里,可以几个月不死;但要栽培它,却很难成活。香港一家生物科研单位曾用草木灰、珍珠岩、油灰土为基质培养“金丝吊葫芦”10多年,成活的“金丝吊葫芦”还不够科研用。有专家因此得出结论:人工模拟野生“金丝吊葫芦”的栽培思路很难奏效。

  1993年,孙尚见深入大盘山区,历经艰险,在崖边一处蓬松的泥土中找到了几丛野生的“金丝吊葫芦”。孙尚见小心翼翼地把它移植到老家的田里,然而,原本傲立的叶子不久就无力地垂下了头。第一次栽培失败了。孙尚见再去采,采了又栽。如此反复一年,孙尚见始终没能跨出“栽——死——栽——死”的怪圈。

  在向全国各地的专家求教,并钻研了大量医学专著后,1994年底,孙尚见把实验室搬到了离家10多里地、海拔700多米的山腰上。经过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改进,他试种的几百丛“金丝吊葫芦”终于培育成活。

  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中的第一步;能否小面积种植并收获,才是衡量成功与否的关键。孙尚见反复研究“金丝吊葫芦”生长所需的野生环境和自然条件,不断加以改进,把“金丝吊葫芦”种植在有宽叶树树叶腐殖的土壤里,并施用橡子树等植物的叶子的腐烂物做肥料。经过成百上千次实验,1997年,孙尚见栽种在高山密林的树荫下、沟壑旁、悬崖上的“金丝吊葫芦”终于小面积成活了。浙江省和香港有关科研部门对其进行检测,结果令人鼓舞:“人工完全仿天然绿色栽培的‘金丝吊葫芦’,其功效与野生‘金丝吊葫芦’完全相等。”

  5年育一草。这5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孙尚见不知掉了多少根头发,耗费了多少心血。人工栽培“金丝吊葫芦”技术的成功,使“金丝吊葫芦”这一瑰丽奇葩走出了深山,跻身中草药抗肿瘤的科学殿堂。

  孙尚见意识到,要想利用“金丝吊葫芦”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就必须组建一家专门防治肿瘤的医院,组建一支医学专家队伍,组建一个“金丝吊葫芦”的生产基地。他的这些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科研院校的大力支持。1999年,投资近数千万元的金华艾克医院拔地而起,与之配套的中医药科学研究机构和中成药开发生产基地也相继建成。浙江中医学院也成立了专家组,参与到以“金丝吊葫芦”为主药的新组方的研究工作中来。专家们为这种新组方取了个名字棗“金丝地甲”。

“金丝地甲”挑战医学前沿

  2000年10月,金华艾克医院的科研成果在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药理学实验、动物实验、安全性实验。浙江省疾控中心对“金丝地甲”先后进行大、小白鼠急性经口性实验、am e s实验,小鼠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大鼠30天喂养实验,以及净含量负偏差、砷、铅、多糖、菌落总数等药物含量检测,结果表明不但无毒,而且有调节免疫功能。更加令人激动的是,“金丝地甲”还有十分显著的抗突变功能,这与艾克医院原先的实验完全吻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的试验证实,“金丝地甲”对肺、肝、胃、结肠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00%、92%、96%、100%。

  现今世界的前沿科技棗基因学说认为,肿瘤是由于细胞中的DNA的PTT链条突变成了PGT链条。正是这“一点之差”,形成点位的突变,简称基因突变,形成第一个癌细胞。此后癌细胞通过克隆或亚克隆,不断增殖,迅速膨胀扩张形成局部癌变,生成肿瘤。因而,要防癌,就是要重修DNA,使其还原回正常细胞。既具有免疫调节(即修复)功能,又具有抗DNA突变功能,在这两方面,“金丝地甲”与基因学说不谋而合。

  中医中药真有如此神奇的治疗肿瘤功效吗?这个问题在许多人中,包括一些有名望的医学专家中,一直存在争议。不少人认为,中医只能治疗某些慢性病,要消除肿块是不可能的;肿块只能靠外科手术才能祛除。孙尚见则认为,西医强调肿瘤是一种细胞病变,是一种细胞的异常增生,强调的是组织解剖、细胞结构、基因变异等;在中医学看来,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肿瘤不仅是局部的有形肿块,而且是全身的气血运行受阻给排毒系统造成障碍,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对于肿瘤的形成,我国东汉末年医学家华佗已有比较深刻的闸述。他指出,“非独气血壅滞而致,更有脏腑蓄毒不流”。在临床上,局部肿块虽可切除得很干净,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肿块往往又会复发、转移甚至扩散。这也证明了肿瘤是一种全身的疾病,符合中医学的整体观。用外科手术祛除肿块确实是一些早中期肿瘤患者的首选,但许多肿瘤在早中期并无明显征兆,有的虽有征兆,而患者麻痹大意或因种种原因延误了治疗,临床经常可见到大量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肿瘤患者。也有患者因肿块生长的部位较特殊,如紧挨主动脉无法手术,或者虽然手术但只能切除一部分肿块,而残留着另一部分肿块。这些病人,许多因病致虚,胃口不好,进食减少,体质减弱,已经无法接受化疗或放疗;或者经过几次放疗、化疗后,由于白血球、血色素下降,也无法继续下去,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浙江省玉环县农民陈道福患肝肿瘤,经浙医二院检查诊断为:“肝肿大,巨块型(肿块约9.1×8.6cm),部分坏死”。2002年11月16日,陈道福前来金华艾克医院就诊。2002年12月17日去浙医二院复查,结果为:“肝内低回声占位(约5.1×6.3cm)”。2003年2月25日,再次去浙医二院复查,结果为:“肝偏大,肝内未见明显异常占位”。这说明,利用中医中药、中草药的独特优势,使一些患者的肿块得以消失,是完全可能的。实际上,西医所用的一些化学药物原本就是从某种单味中草药中提取的,如“红豆杉”即在红豆杉中提取。中医的治疗还可以纠正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在抗肿瘤的作用机理(中医认为是排毒)上,二者是一致的。

  金华艾克医院还创立了“癌毒”说:肿瘤由细胞组成,大量异常细胞不规则地过度增生繁殖分裂,即为恶性肿瘤,肿瘤是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气、血、痰、食等病理产物相互交结而成的恶果,这就是我们日常采用单一治疗气滞、血淤、痰凝、食积等方法来治疗肿瘤效果不明显的道理。在病邪破坏人体阴阳平衡后,会耗伤气血津液,从而降低人体抗肿瘤力,使体内产生致肿瘤物,这就是“癌毒”。要治肿瘤,只有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根除“癌毒”,二是增强身体的抗肿瘤力。现代医学告诉我们,在目前的医学条件下,彻底根除“癌毒”几无可能,最好的途径是增强身体的抗肿瘤力,即抗毒又排毒,此长彼消,没有了“癌毒”的生存空间,人就不会生肿瘤。(静洁)

“金丝吊葫芦”必须生长在海拔700米的深山密林和悬崖峭壁的背阴面。

孙尚见(左二)在为病人诊断。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