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108>>本页

血管造影诊治肿瘤

我爱祖国的蓝天 2003-12-15

  有患者问:

  诊断肿瘤病人时,为什么既要查B超、X线、ECT、同位素扫描、计算机体层摄影(CT)、核磁共振原理成像(MRI),又要进行病理、生化检测,其中包括血管造影、血管数字化减影(DSA),等等

  市第一医院介入科副主任黄种文答:

  任何一种检查都存在着特异性和局限性,CTMRLECT对肿瘤的检测和定位有其独到之处,但对良恶性的定性和细胞学、病理类型上常存在难度,选择血管造影就可以得到互补性诊断。

  一、血管造影对良恶性肿瘤有分辨作用:恶性肿瘤常可见到不成熟的肿瘤新生血管和丰富的血窦且呈浸润性生长,常破坏正常组织造成血管中断、动静脉瘘形成,肿瘤染色明显;而良性肿瘤的新生血管和肿瘤染色均不明显,正常组织血管无侵蚀破坏性中断,正常血管以受压移位、环抱征改变。

  二、原发性恶性肿瘤与转移性肿瘤的区别:转移性肿瘤多数缺乏丰富的新生血管和血窦,瘤体不染色或仅轻度染色,病灶常为多发,无血管破坏及环抱征改变,与原发性恶性肿瘤不难区别。

  三、肿瘤与血管瘤的区别:血管瘤常见有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它们的特点都有粗大的供血动脉和回流静脉,以及与血管关系密切的单发或网状的膨大性血管,血流加速,血管瘤显影早、消失快,无肿瘤组织染色和血管破坏性改变,与肿瘤血管像有本质区别。

  四、血管造影对肿瘤有早期诊断价值:基于肿瘤组织的血管特性和虹吸作用,可通过血管造影发现1—2cm的瘤组织,其敏感性、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CTMR,对高度怀疑,造影不敏感的早期小肝癌可通过血管碘油造影CT检测,亦可达到早期诊断。

  五、肿瘤血管造影有细胞学和病理类型的意义:根据各种肿瘤的不同生长方式、组织和血管特性,血管造影可对其作出初步诊断。如肝癌的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肺癌的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在血管造影上就有不同的影像特征,细胞学和病理类型的检出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六、肿瘤血管造影可集诊断与治疗为一体:肿瘤在经血管造影确诊后可通过造影导管同时治疗。如恶性肿瘤可通过导管直接进行瘤体化疗和肿瘤血管栓塞,迫使肿瘤坏死、萎缩。血管瘤可直接通过导管进行栓塞、封堵治疗。非肿瘤性病变如肝脓肿、肺结核等亦可直接药物灌注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肿瘤的血管造影可谓是经典检查,它可做到定位、定性并集诊断与治疗为一体。

       

来源: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