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103>>本页

脐血珍贵 北京20道工序把关救命脐血

我爱祖国的蓝天 2003-11-25

    日前,北京女孩孟晓晔为一位河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捐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从而有可能挽救一位“绝症”患者的生命。日前,在北京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记者亲身感受到了脐血的珍贵。

20多道关 脐血入库前先“体检”

    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脐血库中,记者目睹了造血干细胞从采集到保存的全过程。

    “从产房采集的脐带血,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检测、分型、分离、程控降温等20多道医学工序才能入库。”脐血库的工作人员介绍。

    在程控降温室,一台程控降温仪器正在工作,被处理好的造血干细胞存放在专用袋中,逐渐降温到零下80摄氏度。这是为了防止血液中的干细胞受到损害。

    降温完成后,脐血最终储存在液氮库。20多个密封合金大罐摆放成两排,在罐中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中,保存着300份处理好的血样。这里共保存了6000余份珍贵的脐血。

    经过分析,脐血的数据被存入电脑,静静地等待着合适的受者。

植活率83% 干细胞移植有优势

    在北京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资料室,记者见到了一份患者申请表。工作人员解释道:“当患者需要寻找造血干细胞的时候,一般通过医院填写这个表,向一些干细胞库进行查询,相互联网的干细胞库如果发现配型合适的,就可以从血库中把血样转到医院。”

    在十几本档案夹中,申请者的资料足有上千份。

    “目前,我们已经为30多例患者进行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了脐带血,植活率达到83%。”工作人员说,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抗原性弱,移入患者体内不容易产生排斥;它的配型较骨髓更为好找,配型成功率为万分之一,而骨髓库的配型成功率为十万分之一。“脐带血由于存有的干细胞较少,一般应用于体重在20公斤以下的患者,对小孩效果显著。”

拟建10家脐血库 资金、经营成问题

    目前,卫生部要求拟建10家脐血库,但是,资金和经营问题仍然困扰着不少脐血库。北京脐血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脐血库需要市场运作。患者从我们这里寻找配型,需要大量的基数。因此,让更多的人了解脐血库,拥有更多的脐血血样,是达到投资者、患者双赢的关键。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设有公共库和自体库两部分。公共库可为广大患者提供作为造血干细胞来源的脐带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库可为需要冻存脐带血的个人及家庭提供服务。因此,有人提出,保存一份脐血,就是为生命提供一份保险。

晨报资料

    脐带血是指新生婴儿脐带在被结扎后由脐带流出的血。脐带血中含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比如恶性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难治性免疫缺陷病、某些遗传性疾病、某些实体肿瘤等多种疾病。

    资料显示,中国每年大约有近百万人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而每年仅能开展几百例。其原因之一是造血干细胞供者来源缺乏。而成立造血干细胞库,提供大量的血样基数正是配型成功的保证。因此,成立骨髓库的同时,脐带血库的成立也极为必要。(记者 代小琳)

       

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