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让大肠癌早现原形 | |||||||||
|
|||||||||
|
|||||||||
编者按:大肠癌在我国居肿瘤发病率的第 4~6位,居肿瘤死亡率的第5位。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一经发现已是晚期,并且有低龄化趋势。原先发病多在50~60岁,现在40岁居多,最年轻的是16岁。那么,怎样早期发现大肠癌呢?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医院胃肠外科肖刚副主任医师和解放军307医院外一科尉承泽主任医师。病因:不良生活习惯 大肠癌发病率上升的原因是什么?肖刚大夫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饮食习惯改变。现在人们对精细食品、动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取量增多,加上生活节奏加快、饮食时间缩短,导致身体无法吸取足够的纤维素,令有毒物质长时间地积聚在大肠内,滋生赘肉并转化为癌细胞。由于年轻人的临床生物学特征与中老年人不一样,所以,大肠癌的漏诊率比较高,一旦发现,通常就已是晚期。” 肖刚大夫提示,具有以下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对大肠癌应当高度警惕。 摄入高热量脂肪过多。大肠癌的发生与摄入高热量的脂肪过多有关,因此,在饮食上一定要讲究粗细粮搭配、干稀搭配、生熟搭配、荤素搭配。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深颜色新鲜的蔬菜水果不仅含有维生素 C、纤维素和矿物质,还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不仅通便,还可防癌抗癌。过多进食烧烤、油炸及腌制食品。要少吃烟熏、火烤及油炸食品,因烟熏火烤食物常会含有较强的致癌物苯并芘,肉食高温熏烤后,还会产生杂环胺类致癌物。还有,不吃或者少吃盐制品,因腌制食品含有亚硝胺致癌物,过多的食盐又有促进癌的发生作用。 饮水太少。体内代谢后的废料要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每天约耗水 2000毫升。所以每日应主动饮水。很多人主张清晨在活动前饮水200毫升,可冲洗胃肠和肾,有利于当天的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和大便的畅通,如不及时补偿失去的水分,就会影响到体内代谢所需的足够水分,发生便秘,而肠道内各种致癌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会增加大肠癌发病的危险性。不锻炼。增加体力活动对预防大肠癌十分重要,既可保持各脏器的良好功能,还能增进排便的动力。 检查:大便带血辨肠癌 由于大肠癌初期很多症状与痔疮极为相似,大便带血常被认为是痔疮,从而使病情延误。肖刚大夫告诉记者,其实大肠癌和痔疮有一个很简单的区别方法,即痔疮长在肛门,一般它出血都是鲜红的新鲜血液,在上厕所时使用手纸时可发现,而大肠癌则因发生在肠道中,故出血与大便混合,如大便中血液为暗红色或黑色则离肛门更远,不大可能是痔疮,要高度警惕大肠癌。 由于人们预防意识缺乏,目前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中绝大多数为晚期患者,所以专家强调早发现早治愈。早期直肠癌约有 70%-80%是可以在指头能触碰到的地方被发现的,医生只需行肛门指检就可以。预后:效果比较好 解放军 307医院外一科尉承泽主任医师向记者介绍:大肠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根据患者病情、肿瘤部位及其淋巴引流区,以下几种手术方案可供选择:1.Miles手术(经腹、会阴联合直肠肛管切除、永久性结肠造瘘术):适用于所有可根治的低位(距肛门7~8cm以下)直肠癌患者。无淋巴结转移者,术后5年生存率达65%~80%,有淋巴结转移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25%~35%。 2.Dixon手术:适用于高位(距肛门8~10cm)直肠癌患者,保留肛门排便机能。 3.乙状结肠切除术:适用于中下段乙状结肠癌。 4.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乙状结肠上段、降结肠、结肠脾曲癌。 5.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中段癌。 6.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升结肠、结肠肝曲癌。 尉大夫说:“大肠癌手术后,为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后还应进行进一步的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综合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时间有明确的促进作用。由于放疗、化疗以及生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实施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由专业医师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治疗剂量、密切观察治疗期间的反应,对症处理,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甚至终止治疗。” 尉大夫最后告诉记者:“大肠癌的预后,在消化道肿瘤中属于比较好的。经综合治疗后,其 5年生存率达50%左右,10年生存率也可达40%。”(本报记者 江南雪 特约记者 张国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