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96>>本页

发布虚假广告 "攻坚胶囊"害死我妻!

我爱祖国的蓝天 2003-10-28

  福州消费者李立志控诉虚假广告,省工商局商广处立案调查

  “你瞧,就是这些虚假广告坑苦了我。” 10 20日下午,福州李立志先生来到本报,手里拿着一大叠某省级娱乐性周报。

  9张报纸上《科技在线》版刊登的全是一种叫作“攻坚”的保健食品广告,广告是以新闻的形式刊发的,图文并茂,有编者按,有采访记,有后记,还有署名,但没有广告的标志,也没有保健食品的标志。

  这些广告文的标题都很醒目:《抗肿瘤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癌细胞消失了……》、《肿瘤为什么会缩小、消失?》、《肿瘤真的能缩小、消失》、《追踪肿瘤缩小消失真相》、《走近登上报纸的肿瘤康复者》、《肿瘤是怎么缩小消失的》、《癌症新免疫疗法轰动福建》……

  文章中,许多癌症患者纷纷现身说法,讲述自己服用“攻坚”胶囊后神奇康复的动人故事。

  但,李立志却说:“我的妻子就是让这‘攻坚’胶囊给害死的。”

  ■“攻坚”害死我妻子

  李立志说, 2003 6月,他的妻子经省立医院确诊为肝癌。后经福州市一医院肿瘤科主任潘明继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癌症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病人精神状况良好。

  8月初,他惊喜地发现在某报《科技在线》专版大篇幅报道科技新成果——癌症治疗专家、中科院教授唐家骏先生研制成功癌症新免疫疗法的核心成果,并由北京天赐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治癌特效药“攻坚”胶囊。一方面有国家正规省报的大力推荐,另一方面有中科院的金字招牌,令他对药的疗效深信不疑。

  8 6日,按报纸上的地址,他们找到设在福州市图书馆内的福州攻坚服务中心,购买了“攻坚”胶囊。该服务中心身穿白大褂的咨询医生提出了服用“攻坚”的指导:预防为每天一粒,治疗为每天 20粒。每粒胶囊售价为 10.90元,这样算来,每天就要吃掉 218元钱的药。虽然此药昂贵,但他们仍满怀希望,停用了其它药品,并每天坚持服用 20粒“攻坚”。他相信,只要按此坚持下去,那么报纸上所列举的癌症病患康复的奇迹也会发生在自己妻子的身上,就算不能痊愈,至少病情也会得到控制,并且好转。但他妻子在服用此药 10天后,体力就明显下降。他打电话询问服务中心医生时,被告知只要继续服用 510个周期( 1周期为 200粒),就会有显著效果。当妻子继续服用“攻坚”近 20天时,身体状态却每况愈下,连在室内移动都需要人用力搀扶。 2003 9 6日上午,李立志的妻子终经抢救无效,在省立医院住院部肿瘤科不治身亡。

  李立志认为,福州攻坚服务中心以新闻形式刊登广告,将保健食品当作药品宣传,这些做法明显欺骗和误导了消费者,延误了病人治疗,并违反了《药品管理法》、《广告法》的规定。

  ■记者暗访“攻坚”

  10 20日下午,接到投诉后,记者经向工商部门查询得知,福州并不存在名为福州攻坚服务中心的经营主体。

  随即,记者来到福州攻坚服务中心,一进门,就看见一个医生模样的中年妇女正在给两个年轻人做宣传。来咨询的一个男的说,我们知道这癌病没法治,但是老人得了这病,做子女的总要尽一点孝心,只要有一线希望都要试试看,实在没法治了也没办法。那中年妇立即正色说,癌病是有办法治的。她列举了谁谁谁吃了攻坚胶囊后癌症没了,身体康复了,一个个都有名有姓的。

  轮到记者时,记者编了个谎言,声称家中伯父得了肝癌。那中年妇女按程序问了症状后,依旧推荐服用北京天赐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攻坚胶囊。

  那中年妇女自称姓周,是上海人,是个医生。当记者问她是哪一个医院的医生时,她有些恼怒:你不要问我是哪个医院的,你要相信就相信我,不相信也没办法。

  记者问:“你们宣传单上列举了这么多吃了攻坚胶囊治好癌症的例子,究竟治愈的成功率有多大?”

  坐堂的周医生说,我们都做过临床实验的,有效率达 92%。

  当记者要求看一看临床报告书时,周医生叫对面的一个小姐取。那小姐答说,临床报告书在一个姓许的抽屉里,姓许的不在,等一会儿才能回来。

  记者发现,这个广告中所谓的“福州攻坚服务中心”,营业执照名称叫福州台江区康尔健保健食品经营部,负责人姓钱。

  从工作人员提供的资料上,记者看到,攻坚胶囊审批的功能是“抗突变、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从“抗”和“保护”这两个措辞根本看不出它有治疗癌症的功能。

  记者问起李立志投诉的事,周医生认为,李立志妻子的死与服用攻坚胶囊无关。她说,广告是广告,看了广告,人来买了,不就知道是什么东西了吗?

  记者发现了一个可笑的逻辑:凡吃过攻坚胶囊的癌症患者,活得好的都是攻坚胶囊的功劳,而死了,都和攻坚胶囊无关。

  记者从省工商局了解到,商标广告处已立案调查这起攻坚胶囊涉嫌非法广告案。

 

来源:海峡消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