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67>>本页

走进诸暨西大山上的神奇山洞

我爱祖国的蓝天 2003-7-9

    出诸暨市城区向南11公里,便是王家井镇十三房村了。该村有一座山,当地人称为西大山,西大山并不怎么高,表面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人惊讶的是,这山上布满了一个个神奇的山洞,洞内错综复杂,洞口冬暖夏凉,尤其是到了夏天,洞口呼呼地冒着冷气。近日,记者就慕名走上了西大山——

  A 洞口多寒风 熟肉变冻肉

    西大山上大小共有十多个山洞,其中被取上名字的就有七个,分别名为凉风洞、牛头洞、观音洞、无底洞、蝙蝠洞、向天洞、千金洞等。这些洞又以凉风洞的洞口风声最大,牛头洞的洞口风最寒。

    走近凉风洞洞口,便能听到“呼呼呼”的风声,在城区气温高达35℃的情况下,洞口温度却只有10℃左右。据了解,到高温季节,洞口温度则更低。在牛头洞洞口上,虽然听不到什么风声,却寒气逼人,离洞口很远处,就能感到手臂上的汗毛一根根竖了起来。据了解,夏天牛头洞洞口的温度总是保持在6℃左右。

    由于山洞口冒着冷气,使人爽快、舒服,村里很早就在洞口建起了两百平方米大小的房子,只要走进这些房子,马上就好像进了空调间,感到非常凉爽。开发西大山的顾汉根一家就住在这里,记者走进他们的二楼房间,发现床上放着厚厚的被子。原来这些房子整天就像开着空调,晚上睡觉不盖被子可真受不了。在牛头洞,记者还看到洞口放着不少盆子,里面盛放着熟猪肉等食品,只见许多肉都已冻得结结实实。原来,顾汉根一家人及其他山下的一些村民都把牛头洞当成了天然冰箱,每到夏天就将肉放到这里来,一般不到两个小时,肉就会被冻住。将牛头洞作冰箱,据说是解放前诸暨一个叫孙清良的财主想出来的。当年这个财主每天派人将猪肉送到两个洞口,冰冻完毕后再将整盆肉浸放在冰冷的溪水里,这样猪肉运到城关后依然是冻着的。在没有冰箱的年代里,财主老爷能在盛夏季节用冻猪肉招待客人,成为诸暨一绝。一位姓顾的中年人告诉记者,他们小时候来这里冻肉的人很多,小孩则齐聚这里,看管着自家的肉。

    这里的山洞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冷气,当地人初步分析认为这些洞都深不可测,所以形成了阵阵寒风。这种说法是否有依据尚不可知,据一些旅游部门的同志介绍,夏天比较凉快的山洞并不稀罕,但西大山山洞温度竟会如此之低却实属罕见。

  B 大洞套小洞 洞内如迷宫

    西大山上的这些山洞究竟有多大多深,当地人表示山洞里面千转百回,如同迷宫,又无穷无尽,深不可测。以凉风洞为例,进洞后不久便是只能猫着腰才能爬行的小山洞了,但爬行十余米,便见一个稍大的洞穴,该洞穴内又有多处通道,可以通往各处,沿其中一个通道进去,爬数十米,又可见一个大洞,该洞又有许多小通道,再进去自然又是这样大洞套小洞,小洞连大洞,无穷无尽。正因为这些山洞错综复杂,一般人进洞极易迷失方向。即使是当地人,稍进一段路程后,多半都不敢深入,否则就可能出不来了。十三房村曾有一位姓王的青年入洞探险,坚持向前走不回头,结果在里面摸索了七个多小时。由于一直出不了洞,他曾绝望地认为可能将困死在洞中。据这位王姓青年介绍,他当时抱定一个信念往上爬,最后竟在山顶上一个出口中爬出。但他此后再也不敢进洞探险了,因为实在太危险了。

    西大山上另一个名为无底洞的山洞也非常神奇,其洞垂直向下一眼望不到底,结构上也是大洞套小洞。当地人最深曾到过第六个大洞,据说深达几百米。即使到了这个大洞,下面还有四个难以容下身子的小洞,究竟有多深难以估计,称它为无底洞毫不过分。

    为看清洞内情况,记者对其中的一个凉风洞也进行了实地探险。与群众所讲的一样,起初是一段极小的通道,必须弯腰前行,个别路段甚至需要爬行才能前进。洞的两边则都是些怪异、破碎的石头,仿佛要掉下来似的。记者就这样爬了十多米,里面豁然开朗,原来是一个十余平方米的大洞,而其四周又有好几个小通道。由于小洞极其难爬,记者到此就没有深入下去了,这段经历证明当地人描述的洞内情况是真实的。

  C 洞内好空气治好老太病

    西大山这些山洞的神奇还在于他们能治顽疾,今年70岁的张菊香老太太就是在这里呆了一段时间才摆脱疾病的。

    原来,早在1998年5月,张菊香老人不幸患上了直肠癌,经检查已是晚期,经过住院治疗,多次开刀动手术,前后共花费了十多万元,但张老太的病情却依然不见好转。当时,有关医生明确表示此病已无法治疗,劝她出院。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张老太回到了家。

    回家以后,有人建议老人不妨到凉风洞洞口的那几间旧房子内居住。1999年年初,农历大年三十的晚上,张老太的儿子顾汉根背着母亲上了山,当晚一起陪伴张老太过夜的还有她的老伴顾大爷。

    这凉风洞果然是个好地方。冬天里凉风洞内却是温暖如春,再加上这里空气清新,没有污染与噪音,非常舒适。张老太自上山以后身子骨就渐渐地好了起来。此后,张老太每月下山去医院复查一次,每次,医生都发现老人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一年不到,老人的病就基本痊愈了。为张老太治病的几位医生曾上山进行过实地考察,他们一致认为是山洞里良好的环境拯救了老人。他们还告诉老人,其实洞穴治疗法在国外还真是一种治疗手段呢。

    D 洞口建间屋 人来不想回

    张老太意外痊愈后,儿子顾汉根感到十分高兴,与此同时,他忽然想到了一个新的思路——开发西大山。自1999年10月,在经得村委同意后,原本从事建筑生意的顾汉根准备投资数十万元进行建设。

    顾汉根说,四年前这里完全是一座荒山,当村民们听说他要投资几十万元开发这样一座荒山,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有的说他是疯了。但顾汉根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在这样神奇山洞的地方如果能够好好开发的话,一定能吸引大量游客,而旅游景点一旦开发成功,那收益将是无穷尽的。

    顾汉根首先在凉风洞口修建了一个大厅作为休闲室,由于凉风洞口吹出阵阵凉风,偌大的一个大厅内也是清凉异常,在外面温度高达35℃的情况下,这里也只有15℃左右,比开着空调还要凉快。

    顾汉根还修建了从山脚下到各山洞的道路,目前这些路还在修建之中,有些路还不是很好走,但当地人说这比以前的那种狭窄山道可要好多了。

    顾汉根还实施了封山育林政策。以前这座山是真正的荒山,仅有的一点小树苗也被山下人砍下来当柴火。经过村委同意,顾汉根劝阻村民上山砍柴,几年下来,这里已是绿树成荫,风景迷人。

    经过一番整理,西大山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魄力。尤其是像现在正处盛夏季节,顾汉根傍洞而建的房子发挥了作用。附近的人们纷纷来此休闲纳凉,一些人在屋内品茶、聊天、打牌,好不悠闲自得。一些远道而来的游客在此玩久了不想回去也不用愁,这里有许多房间供游客居住,只是在这里睡觉晚上需盖上厚厚的被子才行。

    由于山洞的特殊,目前来此游玩的人每天都络绎不绝,除本地人外,还包括一些省内外的游客,其中上海有个总工会俱乐部每个月都组织30个人来此参观,并在山上搭帐篷过夜。近段时间,一批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游客也慕名而来。当然,看看这里神奇的山洞,顾汉根要向参观者收取3元钱的参观费,并在上面出售各种饮料、食品,也算是一种回报。顾汉根表示,他将对西大山继续进行开发,但由于一个人资金有限,他借点外力,让更多的人分享神奇山洞的清凉,早日将西大山建成上档次的旅游胜地。(记者孙壮)

       

——摘自绍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