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小康”需要“健康” | |||||||||
|
|||||||||
|
|||||||||
在全国奔小康的今天,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慨叹:“眼瞅日子好起来了,身体咋越来越差了?” 这个问题得到了“两会”代表的密切关注,“小康”首先看“健康”日益成为大家的共识。 作为重要物质基础,国民平均健康水平制约着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是衡量综合国力的一个主要指标。然而,正如政协委员杨骥川等指出的那样:我国国民平均健康水平形势严峻,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数字很能说明问题—— 目前,七成左右中国人遭遇“亚健康”威胁,高血压患者人数高达1亿多,糖尿病患者有5000多万,北京的成人超重率已达37.5%,全国心脏血管病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数的34%,全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60万,包括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在内的慢性疾病患病人数快速攀升,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杀手”。 其实,提高个人和群体健康水准的原则并不复杂,良好的营养搭配,适当的体育锻炼,积极的心理状态这三条,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秘诀。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上世纪50年代,日本提出“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经过几十年努力,其国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99%的小学生饮用学生奶,我国11-14岁的少年身高平均比日本同龄少年矮2-3厘米;德国人口只有6000万左右,但正式注册的足球运动员数目竟高达200多万,足见其业余体育活动开展之广泛;美国社会的心理诊所多如牛毛,不少人拥有自己的心理治疗师。 物质基础是健康的重要保障,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无疑是推动社会物质发展的动力。中国社会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为大幅提高国民平均健康水平,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对于每个公民来说,维持健康体魄,绝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而应当成为每个人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要实现构筑未来健康社会的宏伟理想,除了做好宣传和科普工作之外,法律因素不可忽视,相关立法的必要性显得日益紧迫。(马越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