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31>>本页

通讯:姐弟俩患同病,两专家子承父业除顽疾

 

  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黄绳跃医师,今年十月份收治了一位患巨大脑膜瘤的莆田女患者翁金春,问病史时意外地发现其弟翁金鸿十四年前也患有同样疾病,从其颅内摘下的脑膜瘤至今还是省立医院有史以来最大的。更巧的是,翁金鸿的手术由黄绳跃的父亲、同是省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的黄克清主刀,术后效果非常好,十余年过去了,生活自如,还被评上了高级教师。

  十一月十九日,在翁金春术后出院一个多月时,黄家父子相约从福州驱车一百多公里专程到莆田的翁家随访。专家的到来,令翁家感到异常的兴奋,全家人早早就在家门口盼着等着。这天,翁金鸿再次见到了黄老主任,医生与患者之手在相隔十余年后又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为了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翁家专门请当地的书法家写了一条横幅。他们在大厅展开了这条上书“华佗再世”四个大字的横幅,当场赠送给了黄主任父子。

  黄绳跃为翁金春作了检查,详细了解她的饮食、起居情况,并再三叮嘱了有关保健的注意事项。翁金鸿则特意让黄克清摸摸头顶上几个凹陷的小窝窝,这些指甲盖大小的“小窝”是当年为了打开头盖骨摘除肿瘤时钻孔遗留下的。黄主任摸着熟悉的“小窝”,感慨万分。尽管相隔十多年了,他对着自己亲手施行过手术的刀口依然感慨不已。

  现已四十八岁的翁金鸿目前是莆田一所中学的高级教师,回想起十四年前患病做手术的情形,他记忆犹新。一九八八年作CT检查,发现额部颅内长了一个巨大的脑膜瘤,呈分叶状,一叶有拳头大小,一叶有鸭蛋大小。

  翁金鸿的手术由黄克清主任医师主刀,当时显微外科技术还不发达,手术完成是在肉眼下进行,黄克清主任稳住手术刀,在助手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沿肿瘤周围分离,一毫米一毫米地推进。经过八个小时的艰难手术,这一重达九两的脑膜瘤终于被完整地摘除下来。黄克清主任说,自己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从事脑外科工作,行医四十余年了,这是他切过的最大的脑膜瘤。

  翁金春是翁金鸿的姐姐,比翁金鸿大六岁,是一个小学的老师。十四年前,她陪伴着弟弟在省立医院熬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没想到今年同样的厄运也降临到自己头上。今年初以来,大家发现翁金春时常会从椅子摔下来,而且记忆力明显下降,有时甚至连回家的路都记不起来,连教室都会走错,还经常跌倒。CT检查后发现她的颅内长有一个鸭蛋大小的脑膜瘤。

  这一次,翁金鸿在福州陪伴他姐姐,医院还是那个医院,手术室也没有多大变化,专家依然那样的严谨、认真。但他也明显地看到了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显微手术的应用,给脑瘤患者开避了治疗的新天地。从手术时间上,弟弟手术进行八个多小时,姐姐不到三个小时,而且术后十分平静,几乎没有发烧。弟弟输了一千多毫升的血液,姐姐却不输血。

  黄绳跃副主任说,脑膜瘤虽然是脑瘤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因为脑膜瘤血管丰富,所处的位置又各不相同,要安全切除而治愈,仍是神经外科医生所面临的挑战。但由于近十年来中国不断发展进步的微创手术技术以及新的手术方式,使得脑膜瘤的手术更趋于成熟。 (作者:黄守勤 林宝霖

——摘自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