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15>>本页

有病没病,别瞎猜

 

  一对双胞胎中的弟弟,在患胃癌的哥哥去世不久,就出现了与哥哥一模一样的胃癌症状,往日的担心变成了可怕的现实,为推翻医生非癌的诊断,他不惜哀求医生剖腹探查,以求眼见为实。剖腹的结果自然不是胃癌,可患者胃癌的症状并未消失,反而更确信自我诊断无误,最终是心理医生治好了这位“胃癌”患者,这是典型的“疑病症”。疑病症是心理疾病———神经症之一,其主要表现:担心或确信自己患了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甚至有躯体的病状,如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胸闷、心率不齐、呼吸困难等,在人体的九大系统均能找到可发作的器官。

  由于患者在先占观念的强烈暗示下,身体一些本不存在的或偶发的不适被强化,弄假成真,成为真正的病症体验。这样,患者更加坚信自己得了某种重症,甚至是不治之症。虽然医生借助现代化手段都查无此症,但患者本人却深信不疑。

  “疑病症”产生的主要原因:首先,过度地关注自身的健康。健康长寿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永恒课题,关注健康、珍惜生命是天经地义的,问题出在“过度”二字上。其次,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如前述患者,在医院护理哥哥期间,目睹了哥哥发病的全过程,也“学习”了胃癌的全部症状。

  其实,常人也有类似“疑病症”的反应,当媒体报道某种疾病时,我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和自己类似的感觉对号,再加上浅薄的医学知识,当场就给自己确诊定性,接下来就是忧心忡忡,甚至不敢到医院去核实。笔者曾听医大一同行抱怨:“我的学生,你上什么课,他就得什么病,一下课就抱着教科书找你确诊,真是没辙。”常人没有医大学生的近水楼台,只好自行诊断,不知有多少人受自我诊断的折磨。

  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健康,关注生命,但要以科学为准,不能疑神疑鬼。对此,专家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识别是“心病”还是“身病”。躯体的各器官偶感不适属正常。尤其是在得不到医生和各种检查支持的情况下,就更不要固执己见,要相信医生、相信科学。

  第二,“心病尚要心药医”。“杯弓蛇影”是古人留给我们关于“疑病症”发病和治愈的精彩描述,这仍是今天心理保健的座右铭!

  第三,当好自己的心理医生。最好的心理医生是自己。我国心理医生少,而且对心理问题存有偏见,使得解决心理问题的难度较大。但再好的心理医生也只能起到向导的作用,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救自己。

  第四,切忌盲目对号入座。关注健康是人的本能。随着大众文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渠道的畅达、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会日益增强,但切忌盲目对号入座。人一遇身体不适,就可能产生得某种疾病的联想,有时还会翻医书找答案,对上号后开始焦虑、恐惧,又会因情绪诱发或强化躯体症状,进而造成恶性循环。有专家讲:“你想得什么病,就能得什么病。”现代医学模式已证明了专家的论断,心理、社会因素会成为躯体疾病的诱因。心理能致病,甚至能致命,当然亦能治病!我们应该以健康的心理乐观地生活,而不是以病态的心理把自己想象成某种疾病的患者,给自己的生活蒙上阴影。(刘彦)

——摘自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