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大肠癌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分期 |
|||||||||
|
|||||||||
使用google站内搜索,可查我爱祖国的蓝天内与“大肠癌”有关的130篇文章 |
|||||||||
|
|||||||||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特点、治疗、预后与展望 大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我国有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在大肠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已有了一些新的进展。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在明确病因及癌变机理之前,有可能通过改进生活方式来预防大肠癌。在病理学上提出了更为合理的分期方案。诊断上纤维结肠镜是早期发现病人的可行方法。 手术治疗上强调肿瘤及区域性淋巴结的整块切除,在提高治愈率的前提下,改进手术方法,尽量保留肛门或重建肛门,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开展了手术与放疗的综合治疗,术前放疗可使病期“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远处转移率;术后放射可降低复发率;“三明治”式放射可提高生存率。5-氟尿嘧啶类药物仍为大肠癌的首选化疗药物。 临床表现与病理分期 临床表现 结肠癌在早期阶段没有明显特征,随着病情的逐步发展,会出现以下症状:便血或果酱状粪便,排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肠堵塞,恶心、呕吐,腹部膨胀,肠鸣,腹部疼痛,骨盆疼痛,贫血,体重下降,疲劳等。 病理分期 大肠癌发生部位以直肠为最多,占56%~70%,乙状结肠12%~14%,降结肠3%,脾曲0.6%~3%,横结肠2%~4%,肝曲0.7%~3%,升结肠2%~3%,盲肠4%~6%。 1982年全国大肠癌统一规范的大体分型标准如下: (1)早期大肠癌 早期癌是癌限于大肠粘膜及粘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早期癌可分4型:1 )扁平型:此型多为粘膜内癌。2 )息肉隆起型(I型):又可分为有蒂型(Ip),亚蒂型(Is)或广基型。此型也多为粘膜内癌。3 )扁平隆起型(Ⅱa):大体呈分币状。此型多累及粘膜下层。4 )扁平隆起溃疡型(Ⅱa+Ⅱc):大体如小盘状,边缘隆起,中心凹陷。此型累及粘膜下层。
( 2)中晚期大肠癌 中晚期大肠癌也可分为4型:1 )隆起型:肿瘤向肠腔突出呈结节状、息肉状或菜花状隆起,境界清楚,有蒂或广基。切面见肿瘤组织呈灰白或灰黄,均质,较硬,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浸润较为浅表,局限,肉眼可见浅肌层有癌浸润。此型癌肿一般发展较慢,治疗效果较好。2 )溃疡型:肿瘤表面形成较深的溃疡(一般深达肌层或超过之),边缘隆起。此型预后较差。3 )浸润型:癌组织向肠壁各层弥漫浸润,使局部肠壁增厚,但表面无明显溃疡和隆起。肿瘤常累及肠管全周,伴纤维组织增生,致肠壁变硬,肠管周径缩小,形成环状狭窄。4 )胶样型:肿瘤外形各异,可呈隆起、溃疡或弥漫浸润,但外观及切面均呈半透明胶冻状。目前,结、直肠癌的分期主要根据肿瘤及邻近肠系膜组织病理检查,即TNM分期TNM分期已取代1932年提出的Dukes分期及改良的Dukes分期。改良的Dukes分期注重疾病的预后,特别在辅助治疗中具有较大的价值,然而,Dukes分期名称繁多,应用时难以统一命名。TNM分期简洁,适用于所有结、直肠癌患者,并能获得诊断和治疗标准。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特点 1)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2 )低位大肠癌多见。3 )合并血吸虫病者多见。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长期饮酒、肥胖、动物脂肪摄入多、少食新鲜蔬菜、少食维生素及硒、年龄大于40~45岁、有肠腺瘤、精神刺激、肿瘤家属史等因素者患大肠癌危险性增加;而摄入粗纤维素、维生素A、C及新鲜蔬菜多的人群,大肠癌危险性减少。 动物实验证实,维生素A、C、亚硒酸盐与植物谷醇类等对大肠癌发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十字花科植物如卷心菜的摄入量呈反比关系。 饮食中钙摄入量增加可使癌症发病率下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