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老师在教功
依稀记得,那是1974年初夏的一个早上,我练完早功后,在东单公园东南角处听功友说郭林老师要给我们讲功了。汇集了20人左右,郭林老师穿着中式黑衫戴着墨镜。她开言道:练功者要注意遵循的几个原则,希望大家去实践、体验。
她首先讲:第一要上虚下实。即要把气沉下去,意念趋下(似守非守),重心自然也随着下沉。人站立着像松柏一样,根须深扎地下坚固不移,而枝叶却可摇曳翩跹,随风起舞。这和练武术的要求颇为相似。人处于这种状态正符合练功的需要,既稳健于定,又灵活于动;它即是练功前必要的准备,又是练功全过程中必须保持的主要态势。仔细地想一想多年练功的实践,不正反复证实了这一中肯的话语是何其真切、何其重要么?
其次讲:第二要松静自然。松即练功中不拿劲,静即练功中不想事儿。不拿劲是一种含蓄的气功态势,不等于松弛懈怠。不想事儿也是一种含蓄的气功态势,不可理解为“无息”。是一种“静息”状态,不是绝对的“断息”;功底深厚者练至最佳处,其极限状态可以趋近于“忘息”。这里深层含义不便详述。老师当时的意思是让学功者,要慢慢地减少“杂念”。为此她设拟“以一念代万念”的功法来帮助初学者减少杂念的干扰。老师是特别重视这点的,她说:在杂念纷至沓来下练功不仅无益,反而会练出难排解的偏差,即或并不那么严重,带着一些杂念练功也会事倍功半降低功效。所以老师经常告诫我们:带着杂念练功一个时辰,也比不上去掉杂念练一刻钟的效果。根据个人多年练功的感悟是:松静是一切气功的基础;松静本身就是气功的要素“松则脉通”、“静则伺控”。松静是修持的结果,是个漫长过程。调控松静的能动性和程度,也是没有止境的。功“法于自然”;一切功法的本质要求在于“顺乎自然”。老师说:初学者一招一式,一呼一吸,固然要受教于老师的指导,要有一个模仿适应过程,这当然不可能全是自然的。然而,一经入了门,通过体验、体察和体悟的反复实践,就要一步步地摸索出属于你自己练功的规律性:“自然”。
接着讲:第三要火候适宜。她说:“过犹不及。”记得老师当时强调的主要点是练功者不可任着性子,持强好胜。她还举了一个现实的例子,说东单有一位年长的武术高手,其剑术远近闻名。每当他练剑时,都有许多围观的人以羡慕的眼光看他的高超剑法,不时报以掌声。或许是由于互动效应,这位老人尽情地练,越练越来劲,却突然摔倒在地,经抢救无效而猝死……见此情景,人皆叹惋不已!老师接着说: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超越“限度”,这就是“火候适宜”。其实练功中时时处处也都有“火候”问题。功时的长短、步幅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呼吸的速率和强度……都有个“适宜”的问题。处理恰当功效就好,精进的就快,做起来也就容易松静自然。老师给学员讲的功法多为普遍性的要求,个人练功情况反馈给老师,老师再酌情给以具体的功法指导,并使之符合该学员的实际。这是特殊性的需要。最后,应实现练功者自我能动地驾驭和调控自己,使之处于火候适宜的最佳状态。
最后她讲:第四要意气合一。她说:这是练功者最高的层次,也是长期坚持练功的自然发展趋势,是不能突击来实现的。“欲速则不达”。什么叫“意气合一”呢?简单说就是练功者通过长期实践和积累,到达了能“运用自如”“从心所欲”的境界。老师说现在她还不太容易讲清楚这点,还是用练武的人常说的一句话:“意到、气到、力到”来比喻,即无论对内部(你的身心)抑或是对外部(你的周围一切的事情),你对它们的认识达到了了如指掌、心知其义的境地,你对他们的驾驭和调控实现了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程度。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的极限的境界,但它的确存在着比其初练时不可同日而语的一种质态上的飞跃。这是长期坚忍不拔修持的结果,是经历实践认识、认识实践无数次反复推移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老师预示我们要练上10年、20年之后方能有所领悟的原因。老师的这番话语,对当时已有一定练功经历的我来说,认知和感受还有些朦胧粗浅,但的的确确是在又经历了10年乃至20年之后的今天才逐步心知其义地印证了它的真谛和深邃的内涵。并在它的指引下继续去修持探索。
综合上述,“上虚下实”、“松静自然”、“火候适宜”、“意气合一”这四句话,对于指导我们练功是何其重要。练功要靠毅力和勤奋,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但练功也同样不能离开正确的理论指导。只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才有可能使我们少走弯路,避免偏差,比较顺利地抵达彼岸。(转自《健身抗癌》2006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