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289>>本页

骗人医托月收入数万元 医院出台举措难根治

我爱祖国的蓝天2006-8-30

  核心提示:“我带你到另一家诊所,保证花钱少,还药到病除。”“我也得过这样的病,在那家医院一治就好了,我带你去试试。”……近来,多位市民反映在天津肿瘤医院看病时,经常有一些医托主动上前搭讪,诱骗病人到一些私人诊所就医。本报雷霆暗访小组根据反映情况全体出动,乔装改扮进行为期两周的暗访,不但亲身体验了医托的骗人伎俩,而且发现越是大医院医托越多。

  暗访中发现,医托一般选择外地来津求治的患者或者是农村的患者作为行骗对象,利用这些人对本市医院和环境的不熟悉,用套近乎等方式将慕名到大医院求治的患者拉到附近的小医院或者小诊所,一旦患者上钩,便不仅大肆开药,坑害患者钱财,还耽误患者时间,延误其及时治疗。

  医院门口自称同病相怜主动陪看“专家”

  在肿瘤医院门诊部大门前,暗访小组发现,大门口三四个并不是来就诊的男女正在徘徊,他们一看见外地人模样的求诊者,就走上前主动搭讪。暗访小组观察约1小时发现,这三四个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一小时之内,就把3名患者介绍到他们所谓的“专家”诊所去就诊了。

  见时机成熟,暗访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病例和X光片,佯装就诊,一名操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见状马上走到暗访小组跟前,满脸同情地问:“大哥怎么了?”“家里亲戚病了。”男子问道:“是不是癌症?”见暗访小组点头,该男子立即很严肃地说:“癌症可不好治呀,花钱又多,本人又痛苦。”接着,该男子又介绍说,他知道有家诊所治疗癌症的效果非常好,他老婆以前也得过癌症,就是在这家诊所治好的。见暗访小组有点动心,该男子马上吹嘘起来,说他说的这家诊所各类专家都有,各种癌症都可以治疗。

  附近诊所所有待诊患者全是被领来的

  见暗访小组急于求诊,该男子非常高兴,带暗访小组朝肿瘤医院对面的一个居民小区走去。在体院北九区的一幢居民楼前,该男子告诉暗访小组,该楼某单元就是专门治疗癌症的门诊,今天坐堂的是北京来的一个专家。说着,他领暗访小组走进一套不足100平方米的单元房。

  该房间除了一个橱柜外全是病床,床上坐着七八个外地农民打扮的男女,每人手里都拿着病历。一个穿白色护士服的女子坐在桌前看报纸,见有人进屋,该女子马上坐直身体,询问暗访小组看什么病。暗访小组称是为了亲戚的病过来咨询,该女子听后让暗访小组先交20元钱挂号,然后等着。而带暗访小组来的中年男子,从该女子手中接过一个纸条后,便悄无声息地走了。闲聊中,暗访小组得知,这七八个人都是河北省来津看病的农民,也和暗访小组一样,都是在肿瘤医院被“好心人”介绍过来的。

  坐堂“专家”提谁都称认识就是不会看片

  经过一个小时的等待,暗访小组终于见到了“专家”。这名六旬左右的“专家”操着外地口音热情地招呼暗访小组坐下,还接过暗访小组递过去的烟抽了起来。在大体看过暗访小组的病历后,他拿起了X光片反复地看了起来。暗访小组注意到,该“专家”在看片子的时候,竟然将片子拿倒了。“专家”自称姓吴,是北京协和医院的主任医生,属于享受国家补贴的专家,退休后被返聘到这里,每周来这里一次。

  暗访小组跟这名“专家”连续提了几名北京医学专家的名字,该“专家”都表示认识,“我们很熟”。接着,暗访小组又将自己同事的名字说了出来,该专家竟然如此回答:“他啊,哦,我们认识,也挺熟的。”

  看过病历和X光片后,该“专家”表示病人胃部的癌细胞已经开始扩散了,并且渗透到了淋巴组织,“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会有生命危险”。当暗访小组询问怎么治疗时,专家立即拿出一本处方,开了很多药,称要中医治疗,写完后让暗访小组到外屋抓药,“先喝一个疗程,就能杀死癌细胞”。暗访小组拿着所谓的处方,找到了穿护士服的女子,女子看后告诉暗访小组,这服药总共900元,一个疗程需要四服药,共计3600元。暗访小组借口没带够钱,离开了此地。

  医院门诊医托人数不少看见保安就跑

  随后,暗访小组又回到肿瘤医院的门诊大厅,观察了一会儿后,发现坐在注射室门口的两个黑衣女子也是医托。这两名女子年纪都在30岁上下,每人手里都拿着病历。她们巡视很久,最终锁定一名30多岁的女患者。

  这时,她们中的高个儿女子站了起来,很“随意”地坐到了“目标女子”身旁,和“目标女子”攀谈起来。“当时我也是这么被癌症折磨的,还以为活不下去了,要不是某医生,我就完了。”“现身说法”没多久,这名女子就被她深深吸引了,这时,这名女医托话锋一转:“这家医院我也来过,不怎么样,而且大医院太贵,给我治好病的那家诊所就在附近,花钱还少,你要相信我,我带你去试试。”该女子欣然同意,和这个女子离开了医院。

  暗访小组又随后在医院门诊各科室转了一圈,发现在各科室流窜的医托竟然有十几人之多,而且他们之间还相互认识,拉帮结派。在中药房前候诊椅上,暗访小组装成一名患者和一个女医托聊了起来。见有人上钩,女医托拼命游说暗访小组到附近的一家诊所看病。暗访小组顺势要她带路,正在女医托满口答应就要出发时,医院的保安巡逻过来。

  这时,一个穿短袖衬衣的男子突然从旁边过来,给女医托使了个眼色,同时低声对暗访小组说:“我们是来看病的,你要想去诊所看,明天来吧。”女医托立刻站起身,跟着这个男子匆匆走了。

  解读医托作业分成四步“月薪”达数万元

  暗访小组注意到,医托的作业程序共分四步:寻找目标———搭话———探听病因症状———介绍自己的求医经历。他们通常专门寻找那些操外地口音、急于求诊的人游说。说法主要有这么几套:自己或亲人也曾患有与病人类似的病;大医院徒有虚名,做了手术吃了药但不见效,反而在某个小诊所治好了;医院里某个专家水平一般,找他看病花很多钱都不见起色。

  暗访小组了解到,一个医托拉到一个病人,就能从诊所里提成30%到35%。一般情况下,一个医托一天就能骗到好几个人,粗略算下来,每月赚的黑心钱应该有几万元。

  肿瘤医院:出台两项措施抵制医托

  采访中,肿瘤医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称,医托屡禁不止的原因,除了其游击战术令医疗部门难以追踪堵源外,法律法规中缺乏制约条文也是根本原因之一。该院门诊部只好出台了两项措施:挂牌警示患者谨防医托;保安一旦发现医托当即予以驱逐。然而,这些措施对打击医托的违法活动收效甚微。

  医院保安王先生也告诉暗访小组,医托们每天都在医院门口转悠,一看到来就医的外地人就上去骗他们,作为保安,他没有权力去抓医托,只能在医托行骗的时候提醒患者不要上当。去年,他们和当地派出所联合打击医托,可是抓住后也只是教育一番,医托们出来后马上就又继续骗人。该保安称,医托一般是早上7时和中午12时左右最多,因为来挂号的人都到得早,而要挂下午号的中午就来了。医院附近的公交车站、对面马路上都是医托的聚集点。

  管理部门:医托诈骗须“综合治理”

  暗访小组了解到,医托的违法行为属于诈骗,轻者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要被处以罚款,进行拘留;重者将触犯刑法构成诈骗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记者了解到,在打击过程中,医托们变得越来越狡猾,给打击工作带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治理医托不仅需要卫生主管部门、城管、工商和公安各部门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关键还在于大力发展行业管理协会和组织,杜绝行医中的违法行为,把好这道关,才能根治医托。

  医院没有办法,那相关的执法部门呢?暗访小组又走访了河西区卫生局。河西区卫生局的工作人员王先生表示,其实监督所也收到了不少有关医托的投诉,但由于目前对查处医托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监督所的工作人员也是力不从心。

  识破医托:“名医坐堂”其实是托词

  三招即能识破医托骗术。

  第一招:与人套近乎。为取得病人的信任,医托一般以患者或患者家属的身份,与病人套近乎。

  第二招:诉说假经历。取得病人的信任后,医托接着以“亲身经历”谎称大医院不但贵而且治不好,某某医院某某教授是治这种病的专家,便宜有疗效,将病人骗至目的地。

  第三招:用高价药骗钱。在诊室,与医托联手的“医师”开出一些十分普通便宜的中草药,以高价卖给病人。

  另据了解,医托经常会以“某医院知名专家在某诊所坐诊”的话诱骗患者,其实,医院有规定,除得到批准的会诊外,医生是不能随便到其他诊所坐诊、接诊的,这只是医托骗人的借口。
 

 


 

来源:城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