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总局日前公布的《中国城市环境保护》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命名47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3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并且在山东和江苏两省出现了威海模范城市群、苏州模范城市群和常州模范城市群。
环保总局公布《中国城市环境保护》,使公众对当前中国城市的环境保护状况有所了解,这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但是,值得期待的是,环保总局是否还会公布一份《中国农村环境保护》呢?国家在命名了这么多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模范城区的同时,是否还会命名一批环境保护模范农村?
换言之,在环保总局的这一报告引起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关注之时,作为一个曾经长期在农村生活的民间环保人士,笔者更要呼吁各界给予当前农村的环境保护以更多的关切。长期以来,一提到环境污染,人们总是会首先想到城市,因为过去的工厂主要是分布在一些城市里。但事实上,当前一些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更要严重得多。
在河南,由于地下水质受到污染,在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沿岸,出现了多个“癌症高发村”,自1990年以来,沈丘县周营乡黄孟营村村民患癌症死亡的有114人;在安徽,宿州市杨庄乡的村民正遭受着奎河严重污染的深痛:2004年人口自然死亡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倍多,食道癌、肝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是同地非污染地区的两倍,高产高质农作物无法种植;在宁夏、山西,污染的河水浇地导致成千上万亩麦苗被毁、麦田被严重污染,不少农民面临断粮的威胁,山西临汾村民因饮用水被污染,导致50多人偏瘫;在浙江,东阳画水镇的污染已经有5年之久,导致方圆3公里之内,西北和东南两个方向,村民们呼吸困难,树木大片死亡,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画溪村在2004年已经发生了5例畸形死胎现象……这些触目惊心的例子,举不胜举。在有些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危及农民生存,已经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
从上面的举的这些例子也可看出,农村环境污染是在全国许多省份都存在的一个带普遍性的严重问题。事实上,今年年初,水利部一名副部长就曾经表示,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忧,目前中国农村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的大量使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面污染,“许多乡村特别是乡镇企业发达地区和开发项目比较多的地区,很难找到‘一块净土’、‘一方净水’。”目前全国还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区亟待治理,草原90%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一些生态严重恶化的地区,甚至丧失了人类基本居住条件!
实际上,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加上城市人口密集,一旦出现环境污染事故立即就会造成巨大影响,地方官员们本身也往往生活在城市里,因此城市的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城市都有意识地杜绝污染产业,例如北京前不久就宣布将在2010年前将首钢搬迁出去,并且今后不再发展涉钢产业。与此同时,农村便成为了污染产业必然落脚地,大量高污染的工厂被建在农村。劣质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商品在农村倾销。农民大量使用化肥等。这一切,导致当前中国许多地方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环境污染大有“农村包围城市”之势。
显然,农村环境污染不仅损害农民健康,危及农民生存,其最终也仍然将危及城市的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所以,现在,环保部门不应该仅仅是把目光盯住城市、盯住那些违反环境法规的大工程大项目上,更应该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给予高度关注,采取措施切实加大对农村的环境保护,这非常紧迫,刻不容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