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临床中常见病和多发病,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世荣教授认为,现在在年轻人中尤其是从事“坐位”工作人群中高发的便秘,对大肠癌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更令人不安的是大肠癌经常“欺负”自家人。
便秘不光难受也会助癌
在中国,据估计每10个人当中就会有1人受便秘影响,尤其是年轻女性,便秘的患病率正在明显增加。
李世荣说,人的粪便中含有一种致癌物,医学上称为“二级胆酸”,它来源于肝脏分泌的胆汁,并驻留于粪便中,便秘者肠腔中的“二级胆酸”长期与肠黏膜接触,便增加了其不断刺激黏膜的机会。从这个角度讲,便秘者易于诱发大肠癌。
大肠癌也是“窝里横”
许多被消化以后的食物残渣和细菌产生的毒素以及被细菌酵解的有毒产物,由于便秘而长时间停留在肠腔,对肠黏膜的刺激和部分水溶性物质的吸收均对人体有不利的影响。
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大多数疾病均有遗传因素的影响。大肠癌也不例外,一个人的亲属中有大肠癌病人,那么他在一定条件下,如长时间进食高蛋白、高脂肪、少纤维(精米、细粮)的食物等,便有更多机会发生大肠癌,这种机会比一般人高2~4倍。若亲属,特别是直系亲属中有大肠癌病人时,家族中每一个成员都要定期接受相关检查。必要时还要进行治疗,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合理饮食多喝水
便秘其实是一种多科疾病,但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种:一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如肿瘤等;二是功能性便秘,如结肠动力功能低下等。
首选治疗措施应该是非药物治疗,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多吃一些粗纤维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等,多喝水,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增加户外活动和活动量。老年人可以做一做提肛运动。其次,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治疗,选择毒副作用小和不产生依赖性的药物。有人自己到药店买泻药服用,这是不可取的。可以适当用一些中药如麻仁丸、麻仁软、杏仁、甘草等进行温和调理、润肠通便。
但医生强调,便秘患者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便秘病因。如果不做检查自己在家吃药,短期内可能有一定效果,但可能掩盖病情。
及早发现大肠癌
据介绍,大肠癌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其次是腹泻、贫血、腹痛、体重下降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上述症状多出现于中、晚期大肠癌患者身上,早期癌大多无任何症状,只能通过定期健康检查(普查)才能发现,对于绝大多数参加普查的人来说,只要做三次简单的粪便化验,看看粪便中是否有眼睛看不见的血(医学上称“隐血”)。如果有这种“隐血”,则需要做结肠镜检查,以进一步确定出血的原因是肠癌,还是痔疮、结肠炎、息肉。尤其是嗜食肉者、嗜熏烤食物者、大量饮酒者、便秘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肠息肉患者以及有家族史者等高危人群更应注意定期检查。
(综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