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晚期肿瘤患者生命的曙光
——李留树博士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 |
|||||||||
|
|||||||||
|
|||||||||
前不久,全国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学习班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49所医院的56名专业技术骨干参加了学习。这是由卫生部批准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也是我国第一次举办以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为主题的学习班,旨在规范治疗标准,培养专业队伍,推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这一最新技术在我国的普及与提高。 负责主办这期学习班的解放军304医院肿瘤血液科,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的研究,并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日前,笔者就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学习班主办单位负责人——解放军304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李留树博士。 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中晚期实体瘤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据李主任介绍,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导致残疾和早死的主要疾病之一,在35~59岁年龄组中,恶性肿瘤居死因第一位。资料显示,我国恶性肿瘤年发病例数为200万,死亡约150万,并以3%的速度递增,且呈年轻化趋势,为各类疾病中死亡率之首。 迄今为止,人类尚未找到治疗癌症的最有效方法。目前,世界公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等。作为根治性的治疗手段,手术对于一些早期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有些早期肿瘤手术治愈率可达90%。由于肿瘤发病隐秘、潜伏期长,一般不易在早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 专家指出,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较之其他方法,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杀灭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许多实验模型提示,化疗药物剂量强度与其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成正相关,剂量增加一倍,疗效可提高数倍。剂量强度包括两个概念,其一是即定治疗单位时间内的给药量,平均相关剂量强度越高,疗效越好;另一概念是单次超大剂量,即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超大剂量化疗。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剂量化、放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肿瘤,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显示了良好疗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肿瘤的机制主要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某些肿瘤对放疗及某些化疗药物的量效曲线呈正相关,提高化、放疗的剂量,能明显提高疗效;二是化、放疗剂量提高,对正常组织的毒性也增大,尤其对正常造血系统造成严重损害,而产生的免疫功能低下和骨髓抑制是强烈化疗后不可避免的并发症,由此造成的严重感染和出血可导致病人死亡,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解决这一重要问题——它能使病人强烈化疗后加速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从而为中晚期无法手术或不愿意手术的实体瘤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本质是给肿瘤患者重建新的造血功能 化疗药物的特点是“是非不分”、“敌我不辨”,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人体的正常细胞。而最易受到侵袭的正常细胞是骨髓里的造血细胞,造血细胞受损,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脱发、疲劳、骨髓抑制等,其中,骨髓抑制极易危及患者的生命。许多患者由于耐受不了化疗的痛苦和损害而不得不中止化疗,失去治疗的机会,有的患者甚至死于化疗的并发症。 李主任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其本质在于减少化疗并发症,给肿瘤患者重建新的造血功能,以便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和创造条件。其基本方法是: 1.动员采集并冷存造血干细胞。人体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远不能满足移植需要,需采用动员剂使静止在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中,经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外周血分离,以获得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并冷存备用。 2.进行超大剂量化疗。超大剂量化疗采用的抗癌药,一般应满足下列条件:(1)该药对所治肿瘤有较好疗效;(2)实验模型及临床研究提示,该药有明显量效关系;(3)预处理剂量明显高于常规剂量;(4)与其他药物组合应用时无叠加毒副反应;(5)组合应用时与其他药物无交叉耐药性。 3.将冷存的造血干细胞回输体内。可以一次回输,也可以分多次回输。造血干细胞能自动定居在患者骨髓内,利用造血干细胞具有不断自我复制和分化的能力,补救超大剂量化疗中受损骨髓,重建造血功能,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据李主任介绍,造血干细胞来源有四种:骨髓、外周血液、脐带血和胎肝细胞。骨髓作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研究较多,临床应用最早且已成熟。近年来,人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受到各国学者的普遍重视,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均有重要进展。尤其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当前实体瘤治疗中的重要研究内容,究其原因,一是造血系统被瘤细胞侵犯相对较少,二是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方便,三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没有排斥反应,移植成功机率较高。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实体瘤治疗中的应用 李主任说,任何治疗方法都有自己的适应症,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主要对象,是对放、化疗比较敏感的晚期癌症患者,或常规治疗无效、复发或高度恶性的病例。具体病种除了白血病以外,还包括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和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生殖系统肿瘤、小细胞肺癌等实体瘤。病例选择的标准为:1.年龄在60岁以下;2.一般状况尚可、KPS在80分以上;3.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无严重损害;4.无严重或未控制的感染;5.无严重药物过敏史;6.无严重精神障碍史;7.妊娠妇女禁忌。 由于肿瘤负荷与治疗有效率及其生存期呈负相关,只有微小残留病变才能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达到根治,因此,移植前的常规化疗,可最大限度地杀灭肿瘤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使患者的肿瘤负荷达到最低,这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以及减少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肿瘤复发十分重要。病情处在完全缓解状态时移植,效果最佳。 专家认为,因病种不同,实体瘤病人对放、化疗的敏感程度各异,很难用统一的模式进行治疗。即使是同一疾病,也因年龄、病变程度、骨髓侵犯与否、造血功能状态和既往治疗情况等方面的差异,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案。不过,把过去各病种标准的常规治疗处方略作修改,加大剂量或采取联合放、化疗作为超大剂量方案的参考是可行的。超大剂量放、化疗后,除及时回输所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外,支持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洁净病房的隔离、无菌饮食、皮肤沐浴、肠道消毒、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血液制品的输注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等,都是移植治疗过程中缓解和控制肿瘤及各种并发症,使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的重要保证。1999年以来,304医院用这项技术先后治疗淋巴瘤、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肝癌等实体瘤200余例,多数效果良好,延长了患者生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国外大量研究也证实,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能够用超大剂量化疗结合自体干细胞移植而治愈,某些晚期乳腺癌病人可以延长无病生存期。 李主任介绍,全世界每年有新癌症患者达870万,每年癌症死亡病例690万。攻克癌症,挽救生命,仍是世界医学界的重大课题。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仅20多年,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然而,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无疑为那些已是晚期无法手术或不愿意手术的实体瘤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给濒临死亡的生命注入了新的曙光。(张献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