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乳腺癌成为都市女性一号杀手 | |||||||||
|
|||||||||
|
|||||||||
协和医院乳腺中心主任孙强教授介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全球乳腺癌的发病趋势上升,乳腺癌是我国大城市女性患病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2003年中国的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五十二,而这个数字在世界其他地方更高。协和医院乳腺中心首席专家黄汉源教授介绍,北欧、北美、澳大利亚发病率高很多,美国和澳大利亚差不多是8到10个妇女就有一个患乳腺癌。在中国,乳腺癌发病率最高的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 据孙强教授介绍,乳腺癌的发病因素主要包括以下7条: 第一是遗传因素。比如说家里有亲人得乳腺癌,患病几率会增大,如果一位女性的母亲患有乳腺癌,那么她本人乳腺癌发病率比别人高出10倍,她的女儿发病率比其他人高出4倍。 第二是激素暴露史,也就是跟女性的月经有关系,月经初潮早,或者闭经晚的女性患病风险更大。 第三是与女性生育、哺乳有关。终生不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大,不哺乳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更大。比如西方国家的修女乳腺癌的患病率就高于普通人。还有日本一些地方,给婴儿的哺乳习惯就是一侧哺乳一侧不哺乳,后来发现不哺乳的那侧,患病率高。 第四是饮食问题,比如高蛋白饮食会增加患病几率。 第五跟情绪有关系,经常紧张、过度劳累都会导致身体发生变化。黄教授告诉时讯记者,查房时到病房里看到得乳腺癌的病人,不是离婚的就是夫妻感情不好,很少看到丈夫来探望。大城市妇女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是40到50岁,她们或者担任一些职务,或者处在竞争力比较强的工作岗位,这些导致她们压力格外大,格外劳累,与她们患病都有关系。 第六就是环境因素,辐射、污染等都有关系。 第七是良性的乳房疾病史,得了良性乳房疾病比没有乳房疾病的人患乳癌的几率高。手术斑痕、不正常的乳腺结构在受到体内激素刺激之后都有可能发生恶性变化。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远距离转移是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黄汉源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乳腺癌患者发现时多是二期,二期治愈率在协和医院已经达到70%。一般肿瘤在两厘米以下是一期;两厘米以上就算二期,如果肿瘤不到两厘米,但已经扩散到淋巴结,也算二期;肿瘤在5厘米以上就算第三期了,肿瘤没到5厘米以上,扩散到淋巴结也算三期。乳腺癌一期患者5年存活率在90%以上;二期患者一般达到65%,;三期患者按照文献的报告,只有25%存活,协和医院的统计是40%左右存活。 今年6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公布了一项突破性实验结果:弗隆(Femara)作为显著降低早期乳腺癌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的激素治疗药物,可以使远距离复发的危险降低40%,可以使患有早期乳腺癌且在确诊时已经扩散到淋巴结的绝经后妇女的死亡率下降39%。据孙强教授介绍,国内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已经好多年了,“弗隆”是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第三代药。但这种药能否被医生和患者接受还需要一段时间。 黄汉源教授介绍,夏天其他科室的手术病人减少,惟独乳腺中心的病人有增加,因为夏天洗澡频率增加,很多病人都在频繁的洗澡过程中更容易发现自己的病征,乳腺癌病人自己发现的比例在70%-80%。所以说女性朋友的自检非常重要。 黄汉源教授介绍,乳房自检的方法一个是看,一个是摸。看就是对着镜子,看是不是有下陷,出水等症状;摸要全摸到,正确的手法是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不能去抓,可以站着摸,也可以躺着摸,如果能够坚持每个月都自检的话,还是非常有用的。自检要定时,比如固定在每个月停经后10天。 |
|||||||||
|
|||||||||